皆有一段圣贤义理在其中——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散文家王阳明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00 国学网 武海军 参加讨论
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散文家王阳明,呈现出丰富复杂的样态,选本对阳明散文既有彰显的一面,也有遮蔽的一面,但由于选本的认可度以及选家对王阳明事功、学术、文章之间的选择与权衡等诸多原因,王阳明成了被遮蔽的散文家。 比王阳明稍后的茅坤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的“论例”中说:“八大家而下,予于本朝独爱王文成公论学诸书,及记学、记尊经阁等文,程朱所欲为而不能者。”茅坤此书专选唐宋八大家之文,但他认为唐宋八大家以后的散文代表作家在明代即是王阳明,阳明散文,是程朱所想达到但却未能达到的境界。他将阳明散文抬到与唐宋八大家散文等同的高度。署名归有光编的《文章指南》所选明代作者与篇数为:方孝孺1篇、宋濂3篇、王祎3篇、王阳明8篇,可见其对阳明散文的推崇。明代陆弘祚所编《皇明十大家文选》将王阳明与李梦阳、王世贞、茅坤、王维桢、董份、汪道昆、李攀龙、王慎中、唐顺之等10人看作是“皇明十大家”。 吴楚材、吴调侯所编《古文观止》选录明代作家12人的散文18篇,王阳明为明代入选篇数最多的作家,共入选3篇:《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黄宗羲所编《明文授读》选明代作家270余家,文章750余篇,选录文章篇数较多的作者依次为:方孝孺(23篇)、钱谦益(23篇)、宋濂(21篇)、唐顺之(18篇)、王慎中(17篇)、王守仁(11篇)、归有光(11篇)、艾南英(11篇)。从篇数来看,王阳明与归有光、艾南英并列第五。黄宗羲评王阳明《谏迎佛疏》,首先引用了茅坤的上述言论,并认为是“知言之选也”,又指出王阳明在明代散文发展中的独特贡献:“予谓有明之文统,始于宋、方,东里嗣之,东里之后,北归西涯,南归震泽。匏庵、震泽昭穆虽存,渐沦杞宋,至阳明而中兴,为之一振。”认为阳明散文的出现,改变了秦汉派一味模拟复古的不良文风,中兴了明代散文,是明代文统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家。在评论他人文章时,黄宗羲经常用阳明散文作参照系,如评陶望龄《拟与友人论文书》云:“歇庵之文,昌明博大,一洗剿袭模仿之套,盖宗法阳明者也。”评陈懿典《尊师焦澹园先生文集序》云:“文与道合一,亦是寻常议论,其推阳明、荆川为能合之人,固不谬。澹园之文虽是正派,然方而不圆,去阳明、荆川犹隔一尘。”可见黄宗羲对阳明散文的推崇。 王阳明在清代多个散文选本中有“八大家”之一的美誉。张汝瑚编选《明八大家文集》,王阳明与宋濂、茅坤、唐顺之、方孝孺、刘基、王慎中、归有光入选。刘肇虞编选的《元明八大家古文选》将元代的虞集、揭傒斯,明代的杨士奇、王阳明、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艾南英称为“元明八大家”,其《王阳明文选引》评阳明散文:“公之文,有似《国》《策》,似《史》《汉》,似《庄》似《骚》,似唐宋八家,无所不似。亦有绝无所似,自成一家言者,皆妙绝动人。”李祖陶编选《金元明八大家文选》,将金代元好问,元代姚燧、吴澄、虞集,明代宋濂、王阳明、唐顺之、归有光八人目为“金元明八大家”,李祖陶谈及王阳明入选理由云:“夫先生之学,自成一子,非宋五子所能拘;先生之文,亦自成一家,非唐宋八家之所能缚。”“其在唐宋八家中,兼有韩之豪、柳之峭、苏之达、王之横,绝不依傍古人,而自逼古人。”称赞阳明散文兼有众长而又自成一家。此外,顾有孝所编《明文英华》,薛熙编选《明文在》,徐文驹、罗景泐编选《明文远》等选本均将王阳明与宋濂、方孝孺、唐顺之、归有光等人作为明代散文的主要代表作家来呈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阳明散文在陈子龙等编选的《皇明经世文编》也得到推崇,入选散文达三卷。由此可见,阳明散文在诸多散文选本中得到推崇与彰显。 另一方面,不少选本也对阳明散文进行了有意或无意的遮蔽。刘士鏻所编《明文霱》,孙琮所编《山晓阁选明文全集》《山晓阁选明文续集》等选本,均将王阳明视为明代一名非常普通的散文作家,选录篇数既少,评价也不高。王甫白辑评《古文未曾有集》,选录明代多位作家的散文,未选录阳明散文。李扶九、黄仁黼所编《古文笔法百篇》,选录明代宋濂、方孝孺、归有光等15位作家散文19篇,未选录阳明散文。杭永年所编《古文快笔贯通解》于明文只选刘基《司马季主论卜》1篇。 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所编选本更是有意遮蔽阳明散文。尽管刘大櫆在《送姚姬传南归序》中举了王阳明小时候就以圣贤为第一流、立志向圣贤学习的事例来勉励姚鼐,但姚鼐等桐城派代表作家并不认同阳明散文(或者也是因为奉行程朱理学而不认同阳明学说),转而将散文取法对象指向了唐宋派代表作家归有光。姚鼐在编选《古文辞类纂》时在明代只选择了归有光1位作家,选文高达32篇,可见其对归有光的重视。梅曾亮编选《古文词略》沿袭姚鼐的做法,于明代只选归有光一人之文。曾国藩编选《经史百家杂钞》,在明代也只选择了归有光1位作家,选文7篇,主要集中在传志之属与杂记之属。吴汝纶编选的《桐城吴氏古文读本》也沿袭《古文辞类纂》,明代只选归有光一人之文。近现代人编选的选本也是如此,王文濡编选有《明清八大家文钞》,所选作家为:归有光、方苞、姚鼐、刘大櫆、曾国藩、梅曾亮、张裕钊、吴汝纶,实为桐城派之八大家。徐世昌也编有《明清八大家文钞》,与王文濡不同的是,他把刘大櫆换成了贺涛。钱仲联所编《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所选八家为:归有光、姚鼐、刘基、顾炎武、龚自珍、张惠言、王世贞、曾国藩。以上选本均将王阳明排除在“明清八大家”之外。 阳明散文颇具特色,自成一家。王世贞《艺苑卮言》认为王阳明属于“文章之最达者”之一。《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为文博大昌达”,“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赵友琴《阳明先生文选序》云:“先生之文,词不诘屈而平正通达,造位典谟,调不高奇而尔雅醇融,换魂秦汉。”徐元文《王阳明先生全集序》云:“其文章汪洋浑灏,与唐宋八大家抗行。”陈柱《中国散文史》则将王阳明与陈献章列为独立派,认为王阳明散文如《与毛宪副》等“殆可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可以塞天地之间者矣”。但问题的实质在于,王阳明是明代立德、立功、立言的典范,三者皆居绝顶,《明史·王守仁传》对王阳明的评价,则多集中在平定江西盗贼、平定宁王叛乱、创立“阳明学”等事功与学术方面,很少涉及到文学。王阳明更看重的也是自己的事功与学术成就,他常常以学者自居,而不是以文人自居,有人批评他到处讲学有损其高大完美形象,他却说:“某愿从事讲学一节,尽除却四者,亦无愧全人。”(邹守益《阳明先生文录序》)王阳明的弟子也是不把他当文人看的,黄宗羲说:“第自宋以来,文与道分为二,故阳明之门人不欲奉其师为文人,遂使此论不明,可为太息者也。”(《明文授读》卷二)指出阳明散文文道合一,但其弟子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不把王阳明当作散文家看,非常可惜。选家对阳明散文的评价也常常基于其儒者身份,如《明文英华》评其《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云:“粹然儒者之文。”《明文霱》评其《答毛宪副书》云:“有骨力人语,也是有学力人语。”署名钟惺的《王文成公文选序》评价其奏议、序记等文章:“皆有一段圣贤义理在其中。”认为阳明散文“学问真,性命正,故发之言为真文章”。因为王阳明的事功、学术成就遮蔽了其散文成就的光芒,当然也可能包括选家对阳明学说的认同与否等因素,所以是否将王阳明当作散文家来看以及如何权衡其事功、学术与文章的界限,成为不同选家评判阳明散文的重要选择标准。从散文选本批评的视角来看,阳明散文的成就与历史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与发掘,诸多散文选本遮蔽了阳明散文,即使是对阳明散文推崇的选本,也因为编者地位、选本的认可度、流传的影响力等各种复杂原因,大多数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如“八大家”之说就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影响。现行的多种古代文学史教材,对阳明散文也多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因而王阳明也就成了被遮蔽的散文家。这也正是我们深入考察、正确评判阳明散文应当要特别关注与留意的重要场域。 (作者:武海军,系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胡同名里的京味文化
- 下一篇:助力乡村振兴 挖掘和发挥传统农事节气文化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