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关键》与南宋古文转型
http://www.newdu.com 2024/12/05 03:12:56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马茂军(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自清代以后大家比较熟悉的古文选本是《古文观止》,而南宋流行的则是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目前《古文关键》研究的热点是评点研究,实际上它透露了南宋古文的转型。说起古文的演变史,首先是中唐的转型,以韩柳古文运动为代表。它结束了骈文独尊的局面,提倡古文复兴。不过,它不仅是文体的革新,主要还是儒学复兴运动的产物,中唐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复兴儒学,解决道德沦丧、藩镇割据的现实问题,所以儒家思想、文以载道以及原道宗经征圣成为古文运动的重要诉求。北宋中期欧苏的北宋古文运动在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比如欧阳修对情感的追求,形成一往情深、一唱三叹、一波三折的“六一风神”,苏东坡追求自由思想与自由书写的小品文,是为唐文与宋文的转型。 唐宋八大家各时期的人数又极不均衡,北宋占六家,而南宋152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中华文化造极于两宋,因此南宋也是古典文化的高峰,思想上产生了朱熹、陆象山这样的理学大师,诗坛产生了中兴四大诗人,词坛也有李清照、辛弃疾、姜夔这样的大词人,唯独古文似乎默默无闻,既没有大名家,甚至古文面貌研究也语焉不详。研究发现,南宋古文的存在状况,南宋人车若水似乎给我们提供了线索。车若水的《脚气集》:“予登筼窗先生门,方逾弱冠……相与作为新样古文。” 理学家车若水把南宋古文叫作新样古文,那么南宋的古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试从吕祖谦古文选本《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探讨南宋古文的转型,与新样古文的形制。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弟子3000人,《古文关键》是吕门主要的古文教材。但是我们在是书中却很少看到关于唐代儒学复兴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对文以载道的过分要求,而这些是韩柳欧非常强调的,这是第一个转型,是由道到文的转型。吕氏《古文关键》不关道德一事,《四库总目提要》也评论:“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这种对文的重视,背后实际上是宋代文人的自觉,苏东坡著名的话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古文运动者苏东坡来说,他的功业不再是立德立功,而主要是立言了。文人们开始非常看重自己文章的独立存在的价值。编写与阅读古文选本成为时尚,宋代也出现了100种左右的古文选本。 南宋古文的第二个转型是对文法的强调。《四库提要》评《古文关键》以为:“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卷首冠以总论看文作文之法。”从《古文关键》开始,古文从神圣的复兴儒学的神坛,从形而上的高大上下沉到形而下的作文法。《古文关键》卷首叫《看古文要法》,第一部分《总论看文字法》,“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案例部分又是“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又附“看诸家文法”,有曾文、子由文、王文、秦文、张文、晁文。 第三个转型是厚今薄古,舍弃秦汉古文,推崇唐宋古文,开创明代唐宋派先河。《古文关键》一改唐人只取秦汉古文的传统,变为只取唐宋八大家古文。宋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具有极大的文化自信,欧阳修疑经疑古,王安石制《三经新义》,苏东坡提倡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书写,全都是推崇当代文化。宋人在绘画、书法、诗词方面都是自成面目,开宗立派。南宋人以北宋为模范,以北宋为经典,号曰北宋典型。南宋人对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从学习的角度继承,特别推崇欧苏又能自成面目,特别强调事功之学、制度之学,曰永嘉派、永康派、江西派。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唐宋八大家古文则明白晓畅,便于实用。南宋事功派继承了八大家的明白晓畅,这是一种近代化、实用化的语言趋势,也是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要求,结合事功的主题,成为南宋散文的时代面貌。 第四个转型是古文的主战场从意识形态下沉到科举。王守仁《文章轨范序》直接指明“宋谢枋得氏取古文之有资于场屋者……盖古人之奥不止于是,是独为举业设耳。”《古文关键》有点像现在的作文范文书,并附有评点。范文是供学生学习模仿之文,评点只是告诉学生如何模仿。说起科举辅导,吕祖谦比同时期的老乡陈傅良还要稍逊。陈傅良科举辅导的城南茶院红极一时,同时期的吴子良记载“止斋年近三十,聚徒于城南茶院,其徒数百人,文名大震。初赴补试,才扺浙江亭,未脱草屦,方外士及太学诸生,迓而求见者如云”(《荆溪林下偶谈》卷四)。陈傅良以科举文辅导名震一时,宋叶适《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曾记述陈傅良新样古文的形制说:“公未三十,心思挺出,陈编宿说,披剥溃败,奇意芽甲,新语懋长。士苏醒起立,骇未曾有,皆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縻他师,亦借名陈氏,由是其文擅于当世。”尤擅长科举文创作。陈傅良编著的服务于科举的古文选本《八面锋》也红极一时,《四库提要》评此书曰:“相传此为傅良所撰……皆预拟程试答策之用,非欲著书,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议论,亦一代之风尚,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是编虽科举之书,专言时务。”科举文与古文互相借重,互相煽动,是典型的新样古文,是永嘉派古文的核心样式。城南书院是新样古文的培训场所,当时浙人在科场无论是数量,还是名次,都独占鳌头,以至于受到别的地区的投诉,新样古文在科举场的成功对南宋古文运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古文关键》中提出了“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这样违背纯文学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科举文的特点。为什么议论文字有用呢?因为宋代科举是“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议论文对科考最有用。 第五个转型体现了商业文明的时代特点,是古文运动借助古文选本评点,借助书商的商业化操作,将古文运动从过去孤立封闭的师门传承,扩大到更加广阔的读者、举子、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让古文运动落实在普及教育上,有了更加扎实的基础。从《古文关键》的多处矛盾来看,可能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他们从吕祖谦谈文的语录、授课的讲义、课堂评点的古文组合剪辑成《古文关键》一书。《四库提要》也怀疑“考《宋史·艺文志》载是书作二十卷,今卷首所载看诸家文法,凡王安石苏辙李廌秦观晁补之诸人俱在论列,而其文无一篇录入,似此本非其全书。”可见当时《古文关键》比较畅销,可能有二卷本,还有二十卷版本。 实际上不管书商有多少“神操作”,不管建本多么粗制滥造,但是它的价格便宜,大量印刷,还是极大推动了古文选本的发行,让老百姓买得起、看得上书本,由是推动了古文的普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评点的最大特色是文本与评点结合在一起的现场感。评点者将文本阅读感现场表达出来,随机标注在文本上,可以是即兴式的、感性的,也可以是理论提升式的。评点本的神奇在于借助这些标抹符号,读者可以现场体会评点者的感受,犹如现在的线上教学,所以格外真切。章学诚《校雠通义·宗刘》认为评点是一种因陋就简的即兴式批评,在应用上是“庶几便于(初学者)揣摩诵习”,可以说评点本是最好的自学考试教材。后来明代古文选本700种,清代古文选本600种,而成熟的清代选本大部分有评点,古文也找到了它最佳的存在方式,最终延续为今天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成为我们的国粹。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13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传承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古都建筑风貌
- 下一篇:古老的铅钱曾远传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