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立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42 国学网 宋敏 参加讨论
立秋为秋之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古人对秋的感怀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对秋季物候变化的感知。《楚辞·九辩》中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首次将悲秋的情绪以文学语言表达于世。汉代也同样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样的诗意传承。这类诗中常传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文人们将自我的生命与自然相融合,在与自然的不断沟通中,加深对秋的认知。立秋节气正是在这一认知的深化中应运而生,它是古人心中具化的产物,文人们将对秋的无限诗情凝聚在此,含蕴丰润的立秋诗词得以展现。 中国许多传统节日节气都定型于唐朝,唐人感知自然,将万物与自我相联系。唐前的节气诗,节令时间不明确,内容粗疏。直至唐,众多节气诗作才大量涌现,表达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唐会要》卷二十三曰:“每年大中小祀,都七十祭。其四立、二分、二至、腊、上辛、吉亥等日,盖为气节也。”唐代尤其重视四立、二分、二至,立秋节气在唐代诗词中也得到了发展,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已小具规模。据统计,《全唐诗》中有二十七首提及立秋,唐人以物候的变化诠释立秋的到来,将此时物候变化细微地表现出来:“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刘言史《立秋》)花叶飘零,一夕之间季节转换了冷暖,暑气消散,万物揫敛。他们通过写景咏物表达对自然万物的深情。自立秋出现在诗词之中,就伴随秋所特有的愁绪。唐白居易的《立秋日登乐游园》写尽了对世事似水变迁的感慨:“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这首诗乃是作者晚年为官长安时,于立秋次日所作。乐游园本是一个浪漫而充满诗意的地方,可即便身处如此一个令人钦慕的游览胜地,看着眼前这萧索之象,联想到在官场受挫的人生经历,诗中亦不乏一种凋敝悲秋之感。萧瑟的秋风、凋零的草木、南飞的大雁、远遁的游子,使得此时的凡尘俗世凄美又伤情。唐朝诗人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览镜》中写下了此刻悲凉的心境:“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立秋前夕,遇见镜中的自己,雪鬓霜鬟,不由心生感慨,此时的诗人已不在意一切浮华和赞誉,在他的眼中,所谓过往,不过浮华一梦。众多对于秋天岁时之暮的嗟叹不禁让人感慨,这一片暖黄的秋,为何生出那么多的悲凉? 立秋诗词至宋代发展至巅峰,“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这里体现为“顺时而动”“因时而感”的顺应自然的方式,在时节流转的过程中,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查《全宋诗》有一百五十二首提及立秋的诗作,《全宋词》中亦有八首提及。宋代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出了对天地万物的深切感知,立秋的意蕴在此时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继承了唐代立秋诗的悲凉,宋代诗词中不乏有“穷销壮岁功名志,病过新秋赏咏时。自古世间如意少,天公宁肯为君私”以及“风声雨气凉秋夜,世故时情病客心”这般感慨人生不易的诗作,然宋代在表达这一节气时,常常表露出对家国社稷的担忧,赋予了立秋诗词多重意义。“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周紫芝《立秋前三日夜雨》)自身的困顿也不敌那时局的动荡牵动文人的心,他在此就道出了自己一片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宋代是最重视文人的一代,文人士子们都拥有报国为民的一腔热血,奈何身逢乱世,金兵肆虐,民不聊生,文人们将自己的切身经历投入到了诗词的创作之中。叶梦得发出“安得仓箱盈百万,少令天下足军储”的感慨,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拥有万贯家财,能够为朝廷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立秋诗词经唐代发展至宋代其用语趋于世俗化,在审美上追求平淡美,如:“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这样言辞平易的语言与宋代文人至柔的创作情怀相契合,也是唐诗极度绚烂后的突破。宋代世俗文化兴盛,文人在语言的创作上更加迎合市民阶级,与雅词丽语的应制之作相比,这种没有物化的形态更得人心。文人沈说就不加粉饰地写出了自己在立秋时节的所见所感:“昨日午时秋,西风夜转头。吹来溪外雨,藏却树间楼。暝带栖鸦色,凉催客燕愁。一樽吟未了,衰鬓早飕飕。”(《立秋》)这是诗人通过感官的直接感受,是他在立秋日所体会到的独特韵味。诗人在立秋之际,观景之衰态,叹人生之不如意,自是满目悲凉,唯有顺应自然发展之势,才能求得精神的超脱。 唐宋之后的立秋诗词在风格和题材上基本定型,后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续立秋的风韵。文人的情绪与自然的悲凉之气相应,他们将时节中体会到的千般滋味洋溢在诗词之中。多情的明代才女夏云英诉出了在立秋时的心境:“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立秋》)秋雨伴随着秋风到来,诗人待在点有沉香的闺阁之中,静看秋景。这首诗勾勒出了一幅初秋生活的恬淡小景,虽然文中未言愁情,但望着那黯然失色的景象,那股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清代诗人施闰章的《舟中立秋》表达出了步入衰秋的苦涩心情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垂老”“阴云”“急雨”“乱”,这些字眼无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阴雨和纷乱,草木的凋零象征着壮盛之期的逝去,人在暮年,眼看国家动荡,却又无能为力,诗人不由为此感到深深地怅惘。清计东的《宣府逢立秋》写出了立秋的壮阔之美:“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诗人笔下的文字是秋的本真之美,明丽清朗,雄浑壮阔,赋予了立秋振奋人心的魅力。在认清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应以积极地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万般不易,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明人王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指出:“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不仅能表现出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美感,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亦可以演变为一种特定的标志。就立秋而言,梧桐与它有着不解之缘。据说,梧桐树会在立秋日落下第一片叶子,因此人们就将梧桐叶的坠落视为秋天的开始,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花镜》曰:“立秋是何时,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据统计,梧桐这一意象在宋代立秋诗词中出现了十三次,《全唐诗》所涉及的立秋诗词中也有两处提及到梧桐。梧桐是感情树,春悲秋愁,最能解人意。宋代诗人武衍在《立秋夕》一诗中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水花香弄晚风清,闲立梧桐看月生。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月下梧桐,更添凄凉之感。即便有那花的香气和清凉的晚风,也掩盖不住那一丝忧戚。在这些诗词中梧桐几乎成了悲秋、孤寂、落寞等情绪的象征。诗人刘翰在《立秋》中就写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清晨醒来,看到梧桐叶落满地,就知道秋天已如约而至。王镃的《立秋》中写:“西风吹绉碧纱衣,金井梧桐昨夜飞。自汲井花调药罢,却簪秋叶满头归。”在秋风吹拂下,梧桐叶落,曾几何时,它也是往昔树上那一抹骄傲的绿意。承载了文人众多悲绪和愁情的梧桐,怎甘就此衰落? 秋季时常会给人呈现一种衰败的景象,而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往往引发诗人的众多感慨,他们将自己在这一时节体会到的人生百味熔铸于这小小的节气之中。古往今来诸多立秋诗词中,既有对“何事悲风秋画扇”的喟叹,也有对它千姿百态清韵的迷恋。当然,秋天对播种者来说,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他们无心去顾及秋日的萧条,从他们的眼中望到的满是收获的喜悦。如今,正逢立秋时节,我们不妨摆脱喧嚣的浮躁,走出家门,去感受这生命的成熟与深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