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怀信】“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再解
http://www.newdu.com 2024/12/04 02:12:40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再解 作者:黄怀信(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六月二十日庚申 耶稣2019年7月22日 关键词:蘧伯玉使人于孔子;论语;训诂学 《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自古学者多以为是使者赞蘧伯玉,孔子赞使者。如何晏《集解》引陈群曰:“再言使乎者,善之也。言使得其人。”皇侃《义疏》曰:“云‘子曰使乎使乎’者,孔子美使者之为美,故再言‘使乎’者,言伯玉所使为得其人也。”朱熹《集注》曰:“言其但欲寡过而犹未能,则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见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 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 蘧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给他座位,而后问道:“他老人家干些什么?”使者答道:“他老人家想减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使者辞了出来。孔子道:“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钱穆《论语新解》译作: 蘧伯玉使者来到孔子家,孔子和使者坐下,问道:“近来先生做些什么呀?”使者对道:“我们先生只想要少些过失,但总觉还未能呀。”使者辞出,先生说:“好极了!那使者呀!那使者呀!” 凡此等等,亦皆以为是孔子赞使者。唯有东汉王充《论衡》载: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曰:“夫子何为乎?”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非之也。”说《论语》者曰:“非之者,非其代人谦也。” 不仅于《论语》原文多“非之也”三字,而且明确指出是“非其代人谦”。 笔者曾于《论语新校释》译作: 蘧伯玉派使者到孔子那里。孔子让他坐下,然后向他打问:“老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老先生最近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没能做到。”使者出去后,孔子说:(这是)使者吗?(这是)使者吗?” 并于“章旨”中明确指出:“此章批评蘧伯玉之使。言‘欲寡其过而未能’,一则见其过多,一则见其无能。可见是揭主人之短,非议主人。孔子非之甚,故重言‘使乎’。使不能扬主之长反揭其短,何得为使?旧以为赞其使,谬。” 为什么说赞其使者者谬?因为原文“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没能做到)”,明显不是夸赞之辞。子曰“使乎?使乎?”,更是明显不赞同使者所言,而是认为其言有违使者的本分。既如此,那么又焉得谓“善之”?焉得以为“得其人”(皇侃《集解》引陈群说)?又焉得为“美使者之为美”(皇侃《义疏》)?明明“言其但欲寡过而犹未能”,又如何见得“则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使者之言又怎能视为“自卑约”?又怎见得其“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那么夫子再言“使乎”,又怎见得其为“重美之”(朱熹《集注》)?可见各家所言皆非。 杨伯峻所译,既然“他老人家想减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孔子所言“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又怎能是夸赞之言?钱穆所译“我们先生只想要少些过失,但总觉还未能呀”,其中“但总觉”三字明显是增出之辞,“好极了”三字也是原文所不具。且既然想要少些过失而总觉还未能,又怎么能说“好极了”?可见所译也有问题。 那么究竟当以何说为是?考《论语·卫灵公》载孔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孔子认为蘧伯玉是君子,原因是其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退隐)。《孔子家语·困誓》载:“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可见蘧伯玉确有贤名。但这些,似均与“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无关。那么,蘧伯玉为什么会派使者到孔子那里,孔子又为什么会对其使者有所不满,有似偏袒于他? 《孔子家语·正论》载:“卫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以其女妻之。疾诱其初妻之娣,为之立宫,与文子女如二妻之礼。文子怒,将攻之。孔子舍蘧伯玉之家,文子就而访焉。”原来孔子在卫期间曾住过蘧伯玉家,无怪乎他向使者打问“夫子何为”,又无怪乎他对使者之言有所不满。而前人多以为是使者赞蘧伯玉、孔子赞使者,看来也当与此有关。但毕竟与“欲寡其过而未能”无关,所以不能因彼而曲解于此。 另外,《淮南子·原道训》言“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也恰好证明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不然,怎么会有“四十九年”之非?总之,“欲寡其过而未能”是说蘧伯玉想减少自己的过错,但未能做到。也就是说他经常犯错误,尽管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并想改正,但老毛病始终改不了。 《庄子·则阳》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可见蘧伯玉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既如此,那么也就更不值得肯定了。所以我们认为,此章为孔子非议蘧伯玉使者之辞,而非夸赞之辞。 近友人廖名春教授撰文提出:“《论语·宪问》篇使者所谓‘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既非谦辞,说蘧伯玉‘想减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也非其对蘧伯玉的非议,言其过多而无能。而是说蘧伯玉‘喜欢舍弃他的过错’,在喜欢改过、勇于改过上,无人能及,没有谁赶得上。”并且谓“欲”不训“想”而“当训为喜好、喜欢,是对遽伯玉做事行为倾向的归纳”;谓“寡”不当训“少”或“减少”,“当训为舍弃”;谓“未能”之“能”“当读为‘耐’”,而“‘耐’与‘忍’‘堪’‘任’互训”。又谓“‘未’犹‘不’”,“又相当于‘尚未’‘不曾’‘没有’”。谓“这里的‘未能’与帛书《五行》篇的‘不能’意义相同,也就是‘不耐’‘无奈’,即没有赶得上,没有比得过”。并引《淮南子》和《庄子》之文以为证。(参见廖名春:《〈论语〉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说辨证——兼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的释读》载《“新见材料与传统文化研究展望”学术研讨会暨泰山学者论坛论文集》,2019年) 应该说,这样的解释不符合训诂学的一般原则。训诂学讲究文从字顺,凡是本字、本义能解通者,一般不能反用通假字或引申义。比如“寡”先应当训“减少”而不应当训“舍弃”;“未能”当如字读而不能读为“未耐”(“耐”字实借为“能”);“未”就是犹未、尚未,不能反释为“不”,等等。而且既然喜欢舍弃他的过错,在喜欢改过、勇于改过上无人能及,怎么会五十年而有四十九年之非?再说,如果孔子是赞同蘧伯玉,那么其辞应该作“使也使也”,而不应该作“使乎使乎”。《淮南子》和《庄子》之文纵有赞许蘧伯玉的意思,也非赞其勇于改过。 所以,所谓“孔子是高度肯定了使者对蘧伯玉勇于改过的评价,表扬他不负使命”的结论,应该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