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杨朝明|以“礼”行礼滋润心灵

以“礼”行礼 滋润心灵

——春节的文化底蕴

  从礼俗到礼仪,再到礼义,春节各种节庆习俗,集聚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我们需要温故知新,返本开新,正确认识和理解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意义,挖掘其丰富文化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以“礼”行礼,将礼的真精神切实贯穿于具体施行中,形成尊道德、崇道德的社会风尚。  从除夕之夜的团圆盛宴,到正月初一的万象更新,春节这个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儿,凝聚着中国人的美好情感和心愿,也承载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春节历史悠久,在千百年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样的年节习俗和礼仪,如我们熟知的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祭祖先、压岁钱等等。虽然各地具体习俗可能会有些许差别,但都吉祥喜庆,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从深层来看,更蕴含着中华礼乐文明和传统美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礼”是中华文明的内核,“礼”的形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不断变化,而“礼”的精髓却一脉相承。周公继承夏商两代文化,经天纬地,制礼作乐,使礼乐成为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章,并逐渐演进为一种底蕴深厚的人文文化。这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论语》说“因不失其亲(新),亦可宗也”,就是说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  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坏乐崩。孔子儒家继承周代的礼乐传统,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礼的形式中体现礼的内涵,对“礼”进行系统阐发,以德治、仁爱等思想筑牢中华礼乐的“文化大厦”,为其注入了强大生命活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礼之仪要体现礼之义,人们的言行举止要体现礼的内在意义。从礼俗到礼仪,再到礼义,春节各种节庆习俗,集聚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中国的礼乐文化是合乎天道、顺乎人情的。每到春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踏上归途,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告别旧岁,迎来新年。而在大自然里,冬的寒意正在慢慢褪去,春的生机开始缓缓萌发,这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孔子家语》里孔子谈到周礼时说:季冬正法,孟春论吏,治国之要。意思是冬末考察德治法令,调整总结,初春则评定官吏,为新的一年国家治理打下基础,与辞旧迎新相对应。在阖家团圆的氛围中,家人们欢聚一堂,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互相走动,在自然和睦的闲话家常中,畅谈各自收获感受,交流情感,谋划新的一年,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不仅仅是仪式,而是通过满满的仪式感,让爱与敬的情感升华,激发个人的精神气质,增进家庭的幸福和谐,进而就是国家的蓬勃发展。这正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在古代,祭祀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现在,过年时,很多人仍然会用不同方式拜祭祖先。年节礼仪之中如祭祖、敬老、尊长等,彰显了爱与敬的“至德”“要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追忆先人,并不是单纯地回忆过去,更多的是着眼于现实世界的人间关怀,它能够净化社会风气,使人民道德仁厚。欢欢喜喜过大年,把祖先与子孙、过去与未来,把上、下、左、右交融共生,突出了一个“和”字。《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家庭和谐才能发展,正如春天的万物生发。春节实际上就是团圆和谐的节庆,让人们和谐自己的内心,并由此形成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  春节是弘扬家风的绝佳机会。中国古代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其核心内容不离“家庭”“孝道”“和睦”。中国哲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关于“家”的哲学,我们在家庭里扎下做人的根本,知孝悌,懂爱敬,然后从家庭走向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就能“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礼仪文化沉淀在社会脉络之中。如果我们不理解礼乐文化的深层意义和风俗礼仪的内在关系,就很难理解它的内在美。这样看来,读懂春节,就读懂了传统,就读懂了文化。春节积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折射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要有新内涵,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春节习俗和礼仪有的也会随之演变,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则应代代相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春节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节点,礼之用,和为贵。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节日属于广义的“中国礼”,中国礼乐的终极目的,是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为此,我们需要温故知新,返本开新,正确认识和理解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意义,挖掘其丰富文化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以“礼”行礼,将礼的真精神切实贯穿于具体施行中,形成尊道德、崇道德的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才能守正创新,立足新时代,过好这些具有“中国”意涵的节日,发挥其滋润人们心灵的德化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