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智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29 中华孔子学会微信公众号 吴安春 参加讨论
摘要: 中庸是儒家思想文化之精髓,几千年来,儒家的中庸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价值观及思想方法论,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与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源泉和实践典范。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历代大儒都对其做了阐释与发挥,使其思想体系更加缜密与完备。今天,我们尤其需要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来支撑和引领中国的社会改革与发展。因此,合理地解读中庸的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中庸;天人合一;仁德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要法,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担心年代久远了会出现差错,于是,把它记录成文字,传授给了孟子。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历代大儒都对中庸思想做了阐释与发挥,使其思想体系更加缜密与完备,成为儒家文化之精髓。 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而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是善与适度。这种善发端于生活,彰显于生活,由不偏不倚的行为表现出来,是人人应当实践的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 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不离人性,不离人生,正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中庸之道。至于中庸的根源,按照儒家的解释,它来自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人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是说,中庸之道是天赋予的,是人性中蕴含的,是人人具有的,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被证知的;遵循自然人性就可以合道而行,修人道以教化民众,因而,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本点,也是教育的精髓所在,它蕴含着重大的教育启示。 一、中庸的学理解读 中庸的真谛就是和谐、适度。“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相济;对于一个社会或群体来说,就是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彼此融洽。“和”并非是一团和气,不辨是非,而是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在与人和谐共处的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主见。“适度”,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言行举止恰到好处,当为则为,当止则止,把握好尺度和时机。适度并非让人无所作为,而是要求人“无为而无不为”,把握好为与不为的时机。 在儒家经典里,中庸即“中和”。“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这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不及”是低于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而导致相反方向的质的变化。因而,只有中庸才能够保证事物的稳定发展和变化。这样叩其两端而折中的方法,是最为合理的处理事物的思想方法。对人而言,中庸思想要求人的任何思想言行都要随时处中、要适度。只有随时把握适度的智慧,思想言行才不至于落偏,才能符合“中”的思想。但同时中庸的运用需要极其高超的智慧境界,不能把“中”理解为对任何事情的折中。比如,善恶就无法折中,必须要抑恶扬善。但要在善的范畴中,把握尺度,度量扬善中的对立双方的不同意见,取其适度的“中”而用之。 “和”者,即和谐有序,是事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人来说是指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的思想言行。“和”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 董仲舒说:“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万物就会各就其位,万物就获得了生生之德,得以繁育。可见,中和之德不仅是规范人的情感行为的原则,更是宇宙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法则。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是最完美的道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王夫之则说:“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明中庸之德。符合中庸之道是君子的必要条件,能够“和而不同”是君子的标准,而能够在隐居之时,也坚守中道而不后悔,这是圣人的行为。颜回就是这样的圣人:“回之为人,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选择了中庸,得到了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记在内心,一刻也不忘记。可见,在儒家心中,中庸之重要性有多大!中庸是做人必须遵循的标准,符合了中庸,才能真正地把握“道”,才能真正进入贤圣之列。如果人能够呵护好自己的德性,能够慎独,能够恪守中道,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归其道。 中庸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真正的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常常表现得肆无忌惮。 二、中庸的“天人合一”境界 中庸之道既以一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德范畴为表征,如道、仁、德等,又表现在人们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之中,表现为适恰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态度和境界,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思想。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在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并将自己对道德智慧的领悟转化为道德的实践,在待人接物中充分地展现这种领悟性的道德智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 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宋儒“二程”将中庸之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将中庸之德看作超越自然万物的永恒理性和道德本体,认为中正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则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行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由此,中庸被赋予了终极意义,中庸之德所彰显的人生境界被提升到“天人合一”的至圣道德境界。 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其基本精神是天人合德、以德配天、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从而为人的生存和生命意义追寻终极性的依据。从内容上来说,中庸之道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同一体验,说明人、自然和社会具有亲情般的道德关系,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道德智慧,其最高的境界是要达到自己与整个宇宙秩序合而为一,也即“天人合一”境界,此时人的自我生命价值和自然宇宙价值融合统一,从而达到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悟证。这是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从人伦方面来看,中庸之道是人在一定的人伦关系中做人的智慧。其根本点是人与社会如何协同一致的问题。由于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可以转化为人对内在德性的追求,因而,人在与社会、他人的交往中,要恪守道德规范,要修炼自己的内在德性,这是个体安身立命、与社会共同体和谐相处的基础。因此,中庸之道并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还以实体的方式存在着,是具体而实在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庸思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中庸所倡导的和谐思想来营造整个社会的伦理秩序。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协同合作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的精神基础,成为社会伦理实体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社会转型和道德文化转型的精神支柱。 同时,中庸思想又是具体而实在的,依赖具体的感性个体的“道德自我”来承载。“道德自我”的本性是具有道德智慧、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精神自由、德性丰满自足、恒定自如、人格完满的生命。这是“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的真实妙用。这样,“天人合一”的中庸精神,从形上理念层面下落到形下人生层面,成为人生真切的感受和生命的真实体验。反之,感性个体与天地精神合其德,使得感性个体对生命本性的探索,不断地超越世俗生活世界,向着天地精神回归,成为生命的最高价值追求,在追求中感性个体成就了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成就了自我生命的不朽和永恒。 达到“天人合一”道德智慧境界的感性个体,其最理想的内心状态是自足的及自我主宰的。人在认识和领悟自己的内心生活世界时,会遇到来自外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人受制于环境,难以驾驭环境,在环境中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找到自我与环境的平衡点。另一种情况是,人面对波涛汹涌的外部环境,有足够的心力,不为外界所左右,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具有恒定自足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做到心中自有主宰。这是圣人所证知的境界,不是高不可攀、无法证知的形上理念,是蕴含在人生命之内的、人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证知的终极价值。 三、中庸之道的修学 如何修学中庸之道?“修道之谓教。” 极其完美的中庸之道需要完美的德行来实现。儒家提倡修“五达道”: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三达德”:知德、勇德、仁德。人人需要在这些基本的人伦关系中,修学、培植、贯通“三达德”。“三达德”是天命、人性的真实内容,“五达道”是现实人生际遇中的各种生存关系,将“三达德”实现于“五达道”之中,是将中庸之道落实到现实人生中去,如此,才能真正地发现道、体悟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才不至于流于神秘莫测。 中庸之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呢?儒家提出“修道以仁”,也就是只有依据仁,人们才能遵循中庸之道。仁的自身,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仁是最高的德性。“中庸之道,乃是‘仁’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流行、实现。儒家道德,必以仁为总出发点,以仁为总归结点。”可见,“仁德”是中庸之道的核心。“仁德”的基本内容是生生之仁,是仁义礼智四德。生生之仁是宇宙的本体,也是生命价值的本体。孔子说:“仁者,爱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朱熹说:“爱之理,心之德。”儒家的“仁德观”使人对道的追求转化为人生境界的提升,转化到人的现实德性生命之修养中。自此,儒家对道的追求已从学理落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实中,将终极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的人伦道德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贯通之路。儒家把人伦关系的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儒家道德文化中蕴含的人伦之道和安身立命之道,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信奉的价值准则,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从“仁”落下,到实现“真诚”,是修学中庸之道的关键。天地的德性是真诚不二,化生万物的。天、地、物、人皆共出于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是仁心之全体的呈现。“至诚—尽性(尽己、尽人、尽物之性)—知天”,是个体生命修学中庸之道的基本路径。唯有求至诚,才能得仁心。至诚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天生内心就至诚而明白大道理,二是有的人可以从明白道理入手进而能到达内心至诚。至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至诚的功用一是为着成就自己,二是为了成就万物。最至诚的德性是永恒的,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的。诚可以消解一切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可以融合人与人、天与物、圣人与凡人之间的疆界。因此,至诚之德是修学中庸之道的重要品德。 对于君子而言,守住中庸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处在自己该处的位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奢望分外的东西,无论富贵、贫贱、顺境、逆境,都能泰然处之。安分尽伦,顺乎自然。冒险是违背中庸之道、徒劳无益的行为。这是中庸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几千年来,儒家的中庸思想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价值观及思想方法论,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中庸的思想与实践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源泉和实践典范。今天,我们的社会变革正需要追溯历史,展望未来,汲取历史的经验,扎根当下的实践,并在东西方文化的交叉点上,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定位。这尤其需要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来支撑和引领中国的社会改革与发展。因此,合理地解读中庸的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儒家故事|陈献章:是谁捧出活圣人
- 下一篇:孔子预言的阐释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