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最早接触佛、道、仙是出于好奇。弘治元年(1488年),王阳明十七岁,受父命从北京回浙江余姚老家完婚。守仁的未婚妻姓诸,诸氏的父亲名叫诸养和,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七月,王守仁前往江西南昌岳父家完婚,一到诸府,守仁就以自己的聪明好学赢得诸府上下的喜爱和尊敬。 守仁在诸府过得甚是快活,一眨眼,婚期就到了,诸府上下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笙歌悠悠,喜气洋洋。但到新郎新娘拜堂之时,新郎官却不见了,这可把诸府上下急坏了,岳父诸养和赶紧派人四下寻找,可是一夜过去了,也没有找到。第二天清晨,王守仁竟然没事似的自己回来了。原来,昨天合府上下忙着操办婚礼,守仁闲着无事,甚感无聊,只身出了府门,来到了翠花街,一抬头看见一座庙观巍然矗立,这观不是别物,正是当年南昌的大去处——万寿宫,又称铁柱宫。 守仁信步进入万寿宫内,当时天色已晚,宫中无人,守仁就来到了后殿,但见烛光摇曳之中,一位道士独坐一榻,闭目养神。等到道士睁开双眼,守仁才上前行礼交谈。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由人生谈到世事,由世事谈到养生,阳明早已把拜堂成亲之事抛到九霄云外了。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阳明这才起身告辞。阳明悠然自得回到岳父家中,看到大家焦急的眼神,才把昨晚拜堂成亲的事想起来。诸府上下听知此事,真是哭笑不得。 虽有“新婚之夜无踪迹”的荒唐之举,但出世并不是王阳明的本意,其初心可昭的还是入世精神,他出世心之切,乃是他入世心之深而不被人理解和重用所发出的无可奈何之叹!出世的选择仅仅是他暂时的一种逃避和消遣! 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移居钱塘西湖养病,在此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了强烈的入世愿望,而且渐悟佛老之非。他常往来于南屏、虎跑诸寺庙之间,逐渐对僧人的内心矛盾有了深切的洞察和了解,他曾通过自己的点拨开导,使一和尚还俗。《年谱一》记载,有一个僧人闭关修炼,三年不说话不看东西。王阳明对此十分不解,喝问这个僧人:“你这和尚终天口中念念有词,在说什么呢?!终天睁着两只大眼,在看什么呢?!”僧人立马被这振聋发聩的喝问惊起来了,于是便开始与王阳明对话。王阳明问这个僧人家里的情况,僧人答道:“家中有一老母。”阳明问道:“你想念你的母亲吗?”僧人说:“怎么能不想呢?”于是,王阳明点化他道:“血脉之情是割不断的,爱自己的母亲是人的本性,你为什么要违背人的本性来修炼这些无用的东西呢?你既然想念你的母亲,为什么不回家去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僧人对阳明感激涕零,第二天,就弃钵抛经,回家侍奉母亲去了。 这时,王阳明已经学会以禅攻禅,即运用禅宗的机锋棒喝,指明出家修禅是违反人的本性的,表明他在人生道路上几经挣扎与奋力自拔之后,终于认清了佛老空虚误世的本质,决心与佛老决裂,找到了人生应走之路。不久,王阳明离开西湖,北上京师,开始了有所作为的政治和教育生涯。 王阳明心学的创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学凡三变:从泛滥于辞章到致力于朱学,再到出入于佛老。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经过这一番的积累和历练,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名垂青史的阳明心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