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49 《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 王钧林 参加讨论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审视民族复兴的内涵,深切地了解到民族复兴不仅仅是指复兴我们曾经有过的人民富裕、社会繁荣、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历史,而且指复兴我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礼乐发达、文明先进的“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国家富强受人羡慕,“礼义之邦”受人尊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塑造的“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为周边各国各民族以及远道而来的使者、商人、旅行者等仰慕不已,被视为国家的典范、样板。进入 21 世纪,中国和平崛起后,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的问题,不仅摆在了全体国人的面前,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重视。 “礼义之邦”不是遥远而不可企及的,而是实实在在呈现于人们心目之中的。我国历史上的“礼义之邦”,依内外视域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人心目中的“礼义之邦”,以春秋时期的鲁国为样板,其基本特征是文明先进,崇尚仁义,倡导礼乐,讲信修睦,礼让不争;另一种是中国周边各国、各族以及来华使者、商人、旅行者、传教士等心目中的“礼义之邦”,大致以汉、唐、宋、明为典范,其基本特征是:坚持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核心价值儒学与当今社会观;国民有温良、恭敬、礼让的文明素养;社会秩序优良,人人安分守己;实行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择制度;有以德服人的泱泱大国之风。 “礼义之邦”的价值取向是礼义。礼义不同于礼仪。礼义指规则道义,礼仪指礼节仪式。礼义的内涵远比礼仪丰厚、宽广。描绘国家形象时,宜用“礼义之邦”,不能误写作“礼仪之邦”。此不可不辨。礼义和仁义都是儒家提倡的道德价值,礼义和仁义分际何在?在历史上,也曾偶尔有过“仁义之国”的提法,说明仁义亦可用于塑造国家形象。为什么人们大力倡导“礼义之邦”而很少提及“仁义之国”?礼义和仁义同属儒家倡导、为中国社会认可和接受的道德理念。仁义主要指向内在的道德意志,礼义主要指向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义属于儒家“鲁学”系统,被纳入“三纲五常”,列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首;礼义属于儒家“齐学”系统,被纳入“国之四维”,列为礼、义、廉、耻“四维”之首。仁义偏重个人道德文明建设,礼义注重社会制度和公共道德两个层面的文明建设。虽然在养成国民个人道德素质方面,仁义的作用深切著明,但是,就塑造国家形象而言,礼义却比仁义更加有成效。这是由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证明了的。 两千多年来,中国一向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受到世界各国的仰慕和尊敬。可是,到了近代,由于贫弱落后,中国人渐渐失去了自信,批判旧道德,否定旧制度,破坏有余,建设不足,这使得中国在革故鼎新的社会转型中改变了国家形象,与“礼义之邦”渐行渐远。如今,在经历了百年曲折、坎坷之后,我们立足于现在,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越来越觉得有必要重塑中国“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 重塑“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不是复制我国历史上已有的“礼义之邦”的标本,而是与时俱进,挖掘并汲取我们先民塑造“礼义之邦”的历史经验与传统智慧,发扬“礼义之邦”的优良传统,在正确的思想、理论、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下,站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审视世界历史上各种成功的国家形象,吸收各个时代的强国塑造其国家形象的经验教训,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着眼于现代文明国家的一般构成要素,认真分析研究全球化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慧时代“礼义之邦”的基本构件,提出在新的时代塑造新的“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的愿景。这一愿景至少应该包括:坚守中华美德,识礼义,知荣辱,认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拥有先进的政治文明,立法为公,立政为民,公权力敬畏规则、敬畏民意;建设法治社会,人人守法,守纪律,守规则,自觉维持公序良俗;崇文重教,引导人民争做既有传统中华美德又有现代文明教养的中国人;维护人类正义,捍卫世界和平。 国家形象由一国价值取向和国民文明素养所塑造。一国崇尚的核心价值观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决定着社会风气的清明与优良程度,而国民文明素养更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人民拥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具有自强、自律、自尊、自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知道平等待人,执礼敬人,善良爱人,乐于助人,重然诺,守诚信,自觉遵守各种法律、秩序和规则,必会赢得世人的敬重;由这样的人民组成的国家哪怕是小国寡民,也是伟大的、受人尊敬。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富裕程度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仓廪实”“衣食足”,然而,“知礼节”和“知荣辱”似乎还有所不足,尤其表现在个别人在出国旅游、文化交流时。须知,身在异国他乡,每一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着中国人的文明教养,他人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自然就会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身为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以礼义修身,守规则,懂规矩,不分内外,自觉地做一个有仁义道德、有礼义教养、接人待物彬彬有礼的人。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如此,重塑一个有着高度文明素养的“礼义之邦”指日可待。 “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不仅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空间。问题的提出,发人深省;而如何塑造,尤需深长思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形象已经改变和提升。在此基础之上再接再厉,再造中国,重塑“礼义之邦”的国家形象,使我中华民族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襄赞的“盛德大业”,是全体儒学与当今社会中国人的光荣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正确认识这一使命,自觉承担这一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文选自“尼山儒学文库”之《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作为“庙学”存在的儒学
- 下一篇:曹景年|汉代经书架构问题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