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有: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09 中国孔子网 朱康有 参加讨论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并概略阐述的“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其历史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虽然较早(20世纪90年代有零星研究,新世纪以来有一定讨论),但因涉及意识形态核心层面的关键理解和敏感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故分歧较多,未形成宏深共识。现在我们党既然亮出这一鲜明主张,如何深入认识并推进相关问题研究呢? 三个四观:“结合”的高度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2014年在国际儒学代表大会讲话,他把中国传统文化提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高度——这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中是没有的。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因为我们以前讲把好共产党人的“总开关”是要通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的;现在看来还不够,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这两个讲话,一个对象是我党的高级干部,一个是许多国际友人在场的国际会议,既阐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执政党的意义和价值,又论述了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优秀文化对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启示和借鉴。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这样讲,对推动全党乃至全社会重新评估传统文化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它说明,高层认知已经不停留在以前经常提到的“继承”“发扬”“加强”等笼统、定性上,而是更清晰地点出具体内涵。“四观”意味着,对传统文化不再是零打碎敲的汲取、资源式的引证,而有了哲学的抽象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文化部分提到“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它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不言而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定位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的“四观”又有哪个能离开文化传统来谈论呢?与上面讲的“四观”相比,它们倾向于比较具体的作为独特“文明体”层面的概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这里的“四观”,既有抽象的宇宙观,又有比较具体的社会观(涉及社会发展和治理规律),还有与人民群众生活更密切的道德层面——人的言行规范,广义上说,公民的一言一行都在“道德”范畴之内。 以上三个“四观”中的“观”,其字义皆为对事物的共性认识或看法,表征我们对某方面统一概括、提炼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从个人到社会、国家再到人类、自然各个层面的评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围广大,形成的共识得到不断扩展和提升。 三个阶段:“结合”的深度 新时代,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论述二者的“结合”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2013年始,以2017年初“两办”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标志,第一阶段(四年多)主要在于强调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特别指出这种传承发展要“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自“结合”的关系角度看,侧重倡导优秀的传统文化经“两创”向马克思主义方面靠拢。 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至2021年党成立100周年,第二阶段(四年)主要提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关系问题。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之一在报告中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较早论述见2014年6月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实际上解决了“结合”的主体推动者重点在 “中国共产党”。仅靠知识分子群体(当然很重要)、没有政党参与,“结合”可能长期停留在学术层面。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执政党考虑的不只有“学术”因素,还有更深层次民族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度量。政党“出面”,有利于“规模性”地清除积弊,化解学术纠纷,并动用更大更强社会资源、力量实现“结合”目标。 从正式首倡“两个结合”(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武夷山朱熹园时实际已经点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但没有着墨更多阐述“第二个结合”内涵的建党一百周年讲话,到党的二十大重申“两个结合”且较为详细地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具体内容,当属第三阶段,仍处延伸之中。至于“第一个结合”的具体内容,我认为,是我们长期以来明确反复宣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做了归纳总结。“第二个结合”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以前的实践经验有,个别的总结也不错,不过在不同意见(尤其是“批判”氛围浓厚)的情形下,明示不多、强调远远不够,更谈不上“高调”宣示了。有学者认为,“文革”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到了那个程度,如何解释?我想,一方面党对这段历史有决议,有对产生此类问题的深刻原因的分析,另一方面概括出“两个结合”是着眼“百年”大局大势下中国共产党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革新、对中华文明的革新——而非历史的细节、枝杈甚或挫折。 如果说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关于“结合”的相关表述,乃在于陈述事实,那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第一阶段就有很大的进展:它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上,强调马克思主义要植根中国大地。显然,从“结合”的关系角度看,这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主动向优秀传统文化伸出了“橄榄枝”。 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主体的助推下,“结合”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力度、速度都会大大增强。这将使“第二个结合”走向深入,其结晶就是与“第一个结合”共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四个领域:“结合”的广度 精神根魂领域。“精神基因”“文化基因”“精神标识”“精神命脉”之论,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不可隔断的“根”“魂”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中先进成员组成的团体,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又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先进文化中,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处于顶端强势地位,马克思主义视作我党的“根”与“魂”当不会有任何异议——民族根魂与政党根魂之融合,体现了“结合”的根本性、彻底性。这一结合领域,突破了学术界“马魂、中体、西用”等看法。 价值观领域。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要素、国家的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内在一致的,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本身就是这一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才能坚守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一个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的“指导思想”,一个“立足”点,说明两者的“结合”在价值观领域大有可为。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落实到学科体系上,如何能把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另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融通起来,体现民族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样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这种“融通”的结合方式,对相关从业队伍的素质实际上提出了创新的更高内在标准要求。 党的建设领域。展开来讲,这方面涉及更多。比如,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那么,建构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文化,如何将其中的“指导”与“基础”协调起来,也是一个重大“结合”问题。再如,马克思主义论述社会革命很多,我们党现在又强调自我革命(与家风家教、廉洁文化、修身修心等源于传统文化的诸多理念关联)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两种“革命”如何“结合”,可实现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解决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等等,不一而足。 两个“博大精深”:“结合”的质量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两种思想文化,虽然产生时代差异大、内涵旨向不一,但皆标定人类正义之道、社会发展价值之道、未来理想之道,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互补空间。从中国共产党人20世纪20年代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改造和推动中国社会进程大踏步向前的精神文化动力和科学实践指导之日起,二者的“结合”真正开始了。 无论是从“质”还是从“量”上看,亦无论是从历史纵深还是从现实横向上看,如果有一方“质”上不纯、“量”上不足,或历史厚度浅表、视域宽度窄狭,都谈不上真正的“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50卷、第2版计划出70卷(历史考证版据说有上百卷之多),《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39卷、中文第2版60卷,他们既谈当时的现实问题,也谈各国的历史共性问题,更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走向和规律;除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旁涉军事、法律、外交、国际关系、自然科学等几乎人类一切知识部门;分量、含金量俱足,理论普适性、实践操作性极强,才能真正担当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乃至20世纪兴起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而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历史经验,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当下中国人处理和解决社会、民族、国家和世界的突出矛盾。两者的真正结合,把东西方文明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方文明的精粹)融通起来,同时吸收现代科技文明精粹,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共存”,一个基于全球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同”理想才有无限展开的可能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属于人类文明宝库中的“存量”资源(其中的要素“组合”也存在着无限创新的可能性,这一点自不必待言),因此“第二个结合”真正做到位,必与“第一个结合”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紧密相关,是开放且不排斥其他文明精华的。 三个解答:“结合”的部署 为什么要重视“第二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集中阐述时实际上用了三个包含“根”字的语句: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三个“根”的含义不言自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是几千年积累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大地有一百年的历史,要深入这个“沃土”绝非一朝一日之功。 至于双方具体“结合”哪些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用了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的语汇,还讲到马克思主义之下“科学社会主义”层面同中华文明“智慧结晶”蕴含的十大理念及“四观”体现的契合。这个简明论述,实际上有总有分。基本原理处于世界观层面,体现了哲学的高度(亦内含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突出“科学社会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呼应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会议主题,蕴意我们今天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只是中华民族20世纪以来的历史性创新,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持续推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没有长期积累的文化基因与之契合,单靠政党努力,也不会有翻天覆地的成功。从深层看,这是一种异域“嫁接”的成功(不是简单的“送来”和“接受”),机遇终于垂青有了“准备”的智慧头脑并不断追寻救国良策的中华民族及其精英们。时至今日,在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鲜明地提出“第二个结合”,指导中国复兴愿景与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宏图徐徐展开,稳步地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展现出一个非常宽广和深远的“结合”前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扼要地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途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高度浓缩的措辞中两次讲到“群众”,说明什么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称之为“国学”的复兴运动,主要体现在民间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推动上——这一局面看来将大大改观,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很快到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