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行合一”思想的三点认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50 《学习时报》 吴昊昙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关于知和行的关系,他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强调的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他还强调,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做到修身修为,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知行观,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基本问题之一。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中国古代先哲们就开始对知行的辩证关系做过初步探讨,如《尚书》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提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到了明代,王阳明首次系统论证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儒家思想史上引起广泛的争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记载他与弟子门人交游问学的往来语录《传习录》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把握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实质内容,本文对《传习录》中阐发的“知行合一”思想进行再探讨。 “知行”的层次问题 一般而言,知为认知,行为实践。但是细读《传习录》会发现,“知行”的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心之知行”“意之知行”“身之知行”。“心”可理解为本心,“意”可理解为意识,“身”则是身体。关于“心之知行”,王阳明提出“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一方面,“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所以,“心”所具有的“知”即是“良知”;另一方面,“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心”还具有生成万物之动能,是“不学而能”之“良能”。因此,在王阳明心学中,“心”之知为“良知”,“心”之行为“良能”。 关于“意之知行”,《传习录》中写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意识、意念基本上属于知的范畴,但是在王阳明这里,意识不仅有“知”的属性,还有“行”的属性,因为意识可以触发行动。“知食乃食”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意识如何触发行动。人只有“欲食”的意识,才有主动去“食”的行动,“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因此,没有意识,行动便没有动力。所以“意”之知是意识的感知,“意”之行是意识的触发,并表现为行动。 最后,“身之知行”。与“心”“意”相比,身体是由具体物质构成的客观实物,人之耳目四肢一方面可以感知外界刺激,此即“身”之知;另一方面,“身”还可以在感知刺激之后作出相应的举动,此即“身”之行。正如《传习录》中所言:“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 “心”“意”“身”虽然都具有“知行”两相维度,但是其地位却是不同的。“心”之“知行”是首要,如《传习录》中所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意识、身体的“知行”都是依赖于本心的“知行”。 “知行”的顺序问题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阳明与其弟子徐爱的一段对话,王阳明说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依据字面意思,认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认知的完成,似乎先有知,而后才有行,故知行有时间先后之分。然而,王阳明说完此话之后紧接着又说道:“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其实,“知行”是一体两面,并不存在顺序上的先后之分。“知”即包含“行”,“行”亦包含“知”。没有“行”的“知”不是王阳明心学的“知”,没有“知”的“行”亦不是王阳明心学的“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在与弟子徐爱的对话中,王阳明还以反面案例说明知行的合一性。“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传习录》反复强调的是,“知”和“行”不是两件先后分离的事,而是一件事的两个向度。 此外,为了说明知行的合一性,《传习录》中还有一些以“孝悌”“痛”“寒”“饥”为例,说明“知行”不可分割的言论。“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比如如何知痛知寒知饥,“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可以看出,要有知,必有行在其中。因此,王阳明才断定,“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知行”的良知良能问题 良知良能是“知行”的本体。意识的认知与身体的感知都是基于本心之“良知”,意识的发动与身体的举动都是基于本心之“良能”。在《传习录》中,“知行合一”不仅强调“知”和“行”本身,更强调“知行”的良善属性,应以良知良能导引“知行”。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而是“良知”。王阳明认为,“知识”与“心之本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离心的知识,“此心在物则为理”,以本心去求事物之理,可以达到“知行合一”;一种是失却心的知识,“外心以求理”,外于本心去求理,“知行”则会分离。以外心求理,可使“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换言之,如果没有良知导引,知识的增长不但不能用于良善之目标,反而会使人沉溺于私欲,乃至泯灭天理。因此,私欲的存在会使“知行”与良知良能分割开,“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从而无法达致“知行合一”。 由此,“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在于良知良能的实践。“知良能,是良知;能良知,是良能。此知行合一之本旨也。”当然,“知行合一”并不意味着排斥知识,而是强调其良善之导引,“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知行合一”思想丰富了传统文化中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论探讨,对我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最出色的哲学著作之一《实践论》,其副标题即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表明,在“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鲜明的“实践”特色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合一”的本质特征融合起来。因此,深刻理解“知行合一”,亦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