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立足中华文明,巩固文化主体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并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完整把握、准确理解、系统巩固文化主体性,有利于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何谓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形态,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民族特质和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根基。但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中华文明开始接受西方的洗礼,“全盘西化”一度成为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的“旧文化”的否定与批判占据上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日渐式微,逐渐没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分量与地位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赋予我们在新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作为其中的题中之义,重要性不言而喻。
    何谓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巩固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不仅仅指中华传统文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所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站稳中华文化立场,牢固树立独立自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的文化主体意识,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必须立足于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过程就是文化主体性不断塑造、完善、巩固、变革的进程。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几个重要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导,兼容佛道的文化主体格局。其间虽经历了焚书坑儒、五胡乱华、靖难之役、文字狱等数次文化浩劫,仍旧屹立不倒、文脉赓续。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华文明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变化、完善更新,铸就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积淀了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根基稳固的文化主体性,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文化心理和全社会共同文化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肥沃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遗留给后人丰富、独特而又影响深远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遗产,孕育了崇忠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倡自省、倡大同等历久弥新的价值理念。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要根植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沃土,不断挖掘、提炼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主动权和话语权,提升说服力和影响力。
    
    “两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而这一文化主体性则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高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以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意蕴,既立足“中国国情”又根植“传统文化”,既回应“时代之问”又倡扬“民族根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纵深。同时,“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并列论述,将“第二个结合”称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单向批判改造”到两者“双向互动共促”的历史变革;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准确、更加科学。这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更加自觉、更为主动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要用好“两创”这把金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段话中出现了四个“新”字,形成了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文化的逻辑演进结构,建构了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全新文化场域。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想要实现“软着陆”而不是“硬着地”,就不能简单地以中国古代封建王权统治范式的“旧瓶”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酒”,也不能粗放地以西方文化范式的“洋瓶”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酒”,而是要立足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以“两个结合”的“新瓶”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新酒”。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通过守正创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连接点、融汇点、共促点,开拓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牢牢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展现出中华民族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中华文化自我更新、迭代演进和现代转型的过程,是用科学方法审视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的过程,是形成根植于“传统”、发展于“现代”、着眼于“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主动、刚健有为的姿态,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