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菲: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33 大众日报 马小菲 参加讨论
和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正确认识中华文明这一突出特性,深刻理解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发展,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的思想起源于先贤对天地、宇宙的深刻体察。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之理,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追求通过阴阳调和、协调发展而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和完美秩序。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和”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和为贵、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先贤认为,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消弭矛盾、防止冲突的最好方式,是互谅互让、协商一致、和解对话,而非以暴易暴、以牙还牙。实现和平和睦和谐,首先要从个人和家庭做起,循此原则,以和平和谐精神亲仁善邻、敦睦乡里、尊重他人、善待自然,推及世界,则协和万邦。二是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意识。西周末期思想家、周太史史伯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此后,孔子进一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的哲学是“会通”,是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本质是尊重差异、尊重多样性,坚持原则,正视矛盾,平等相待。 和平性在古代中国政治理念上,体现为反战止战,倡导和平。春秋战国战争频繁,诸子百家不约而同提出了反战的主张:儒家主张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崇尚王道;墨家宣扬兼爱相利、非攻尚同;道家推崇道法自然、无为无争;兵家代表人物孙武也赞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司马法》亦指出“国虽大,好战必亡”,其要义是慎战、不战,他们均坚持以文化人而非武力征伐。在外交实践中,体现为反对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中国国力强大而不称霸的和平秉性从汉代即已形成;盛唐时期,万国来朝,展现的是大国包容天下的气度和胸怀;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掠夺,不欺弱,不攻伐,不殖民,各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相待,播下了合作、和平、交流与友谊的种子。在经济文化上,体现为反对强人从己,崇尚互利共生。中华文明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和平性,决定了我们在面对文化上的“他者”时,始终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方式与之展开对话。在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一直主张通过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吸收、借鉴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谋求共同发展。汉代使者张骞“凿空之旅”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商队沿丝路往返,开启了中西方器物、艺术、习俗的交流互鉴。尊重而不排他,欣赏而不强加,成就了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不同宗教文明和平共存、交流互鉴的佳话,也铸就了中华文明追求和平、守护和平的不朽篇章。 基于对中华文明本质特征的系统总结,以及对当今世界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作出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之重大科学论断。当代中国的和平理念与实践,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此后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新理念新倡议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自我优先、均势制衡、零和博弈、国强必霸、文明冲突等逻辑,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理念指引,为人类实现永久和平永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维和预算摊款国和经常性预算会费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出兵国。在推动全球发展方面,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过去3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动力源、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不搞文化霸权。文明交流互鉴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动力所在。中国多次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国际会议,还同多国共同举办“文化旅游交流年”,开展经典作品互译和联合考古等活动,将文化文明平等交流落到实处。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20世纪50年代,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延续发展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明确提出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等处理中非关系的“五不”原则,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也是新时代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准则。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共建“一带一路”是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的典范。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在此过程中,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吸引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是开放包容进程,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此外,中国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积极推动朝鲜半岛核、伊朗核、叙利亚、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今年又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并继续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劝和促谈。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我们要继续秉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陈来:《周易》中的变革思想
- 下一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