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栋:《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26 《德州学院学报》 陈玉栋 参加讨论
摘要:学界对《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理解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关键字解读,二是对章节所表达的意蕴,三是本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从对文中关键字的分析入手,科学梳理章节的准确意涵,系统阐释本章与《乡党》篇及全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色斯举矣”章予以全新解析。 关键词:《论语》;《乡党》;色斯举矣;解析 一、学界目前的争议 《论语·乡党》的最后一章是这样的:“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本章内容虽然寥寥数语,但学界对本章的理解历来存在较大的分歧,至今仍缺少权威性的定论。相比而言,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以下几种。钱穆先生将此章解释为:“只见人们有少许颜色不善,便一举身飞了。在空中回翔再四,瞻视详审,才再飞下安集。先生说:‘不见山梁上那雌雉吗!它也懂得时宜呀!它也懂得时宜呀!’子路听了,起敬拱手,那雌雉转睛三惊视,张翅飞去了。”这种解释能够基本展现当时的场景,但对整个章节的主旨表达不够明晰。杨伯峻先生将此章解释为:“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的脸色一动,野鸡便飞向天空,盘旋一阵,又都停在一处。孔子道:‘这些山梁上的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它们振一振翅膀飞去了。”同时指出,这段文字很费解,自古以来就没有满意的解释,很多人疑它有脱误。这种解释虽然得到学界普遍认可,但是对“色斯举矣”、“得其时”、“三嗅而作”等关键知识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同时也没有阐明本章前后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杨朝明先生的解释是这样的:“孔子与弟子子路一起走在山间,一群雌雉被惊吓得飞了起来,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又停落在树上。孔子说:‘山梁上的这些雌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朝它们拱拱手,那群雌雉振振翅膀飞走了。”这种解释较前者通俗、客观,但同样对于“三嗅而作”等关键点的解释不尽合理。 还有学者将“山梁雌雉”解释为“山间桥上嬉戏玩耍的雌雉”。当然也有学者将“色斯举矣”章理解为“记载的不是孔子赞雌雉得时而子路误解其意,而是孔子赞山梁雌雉为时物,子路以雉为贽献于孔子而孔子郑重接受的情节。”上述两种解释的合理性同样值得推敲与考证。综合来看,学界至今对于本章内容还缺乏相对中肯的解读。 二、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对于学界以往的解释,我们不妨要问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色斯举”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翔而后集”?第三,“山梁雌雉”的确切解释是什么?第四,孔子所说的“时哉”具体指向是什么?第五,子路为什么会“共之”?“共之”的对象是谁?第六,“三嗅而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第七,本章内容所产生的场景又是什么?只要厘清上述几个相关概念的确切意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章的正确解读也就会顺理成章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下面我们从对文中的关键字、以及语句的前后逻辑关系分析入手,逐一阐释上述问题。 第一个问题,“色斯举”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色”的意思有以下几种:①颜色;②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③种类;④情景;景象;⑤物品的质量;⑥指妇女美貌;⑦色欲;⑧姓氏;⑨(shǎi)掉色,色子。“举”的意思有以下几种: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兴起;起;④养育;生(孩子);⑤推选;选举;⑥指古代科举的“举人”;⑦提出;⑧全;⑨姓氏。根据本章内容,“色”应该解释为“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这里首先需要讨论一下“色”的主体问题。有学者认为将“色”解释为“见颜色不善则去之”,将“色”的主体指向人,将“色”解释为“人的面部表情”。也有学者认为“色斯举矣”是“人的行为”,将其解释为孔子把“脸仰起来了”,将“色”的主体更为具体地指向孔子。也有学者认为“色斯举矣”之“色”本当作“㱇”,“惊骇”、“恐怖”之义。由于㱇、色同音,抄写者以同音假借,故作“色”。假借的时间应当不晚于东汉即《论衡》成书或马融注《论语》。这种解释显然并没有指明“色”的主体。还有学者认为“色”指雉之惊色。那么“色”的主体到底是谁呢?结合后边的“翔而后集”,“色”的主体应该确认为雉鸡,而不是孔子。如果主体是孔子的的话,则“色”与后边的“翔而后集”没有必然联系,会导致“色斯举矣”与“翔而后集”形成两个相对孤立的事件。 接下来再讨论一下“举”的含义问题。大部分学者将“举”解释为“飞去”。《吕氏春秋·审应》中指出:“孔思对曰:‘该文君自由鸟也,骇则举。’”如果将“举”解释为“飞”这一行为的话,与下面的“翔而后集”中的“翔”形成语义表达上的重复。事实上,“举”应该取“全”的意思,解释为“全部,都,一起”,表现出雉鸡行为的一致性。因此,“色斯举矣”应该解释为“(雉鸡)全都显示出惊恐的神色”。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翔而后集”?学界对于“翔而后集”的解释争议不大,主要集中在雉鸡能不能盘旋和飞翔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本章的关键。“翔而后集”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场景,也并不仅限于雉鸡这一种鸟类。尤其是在夏收或秋收之后的场院里,人们会经常见到成群结队的麻雀或鸽子觅食。当有人经过的时候,它们会因为受到惊吓而一起飞向远处,飞过一段距离之后又接着落下来继续觅食。这里雉鸡的“翔而后集”与麻雀、鸽子的反应一样。“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能够完整地展现一种场景。因为雉鸡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所以采取了主动的规避行为,待飞行一段距离、认为安全之后,就会重新落下来聚集在一起。“色斯举矣”主要表现雉鸡行为的趋同性和一致性,“翔而后集”则表明雉鸡规避风险和确认安全之后的整个行为过程。 第三个问题,“山梁雌雉”的确切解释是什么?“山梁”并非所谓的“山涧桥上”,也非“山涧中桥”,而就是平常说的山梁,不应该存在歧义。在本文,“山梁”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景,对于内容的描述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本句最为根本的应该是对“雌”的解释,这同样也是正确理解本章内容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学者将本句中的“雌雉”解释为“母的雉鸡”,认为“雌雉”没有发挥的余地,就是母野鸡或母山鸡。是不是真的没有其他解释呢?答案是否定的。据相关资料记载:雉鸡脚强健,善于奔跑,特别是在灌丛中奔走极快,也善于藏匿。在迫不得已时才起飞。飞行速度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飞行不持久,飞行距离不大,常成抛物线式的飞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后又急速在灌木丛和草丛中奔跑窜行和藏匿。秋季常集成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进到农田、林缘和村庄附近活动和觅食。由此可以看出,雉鸡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性就是善于在灌木丛或草丛中藏匿,而这一特性就是所谓的“雌伏”,解释为“隐藏起来”。因此,这里的“雌”不应该解释为属性词,“雌雉”也不应该解释为“雌性的雉鸡”,而是应该解释为“隐藏起来的雉鸡”。同样的,如果将“雌雉”解释为母雉鸡的话,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为什么山梁上都是单一性别的雉鸡呢?显然这种解释不符合常理,也经不住推敲。 第四个问题,孔子所说的“时哉”具体指向是什么?钱穆先生认为:“虽雉之微,尚能知时,在此僻所,逍遥自得,叹人或不能也。”而现实生活中,自得其乐,悠然逍遥的人大有人在,哪有“人或不能”的情况呢?杨朝明先生则认为:“在孔子那里,‘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谈到‘时’的思想,并以之教导子路,非常合情合理。这里的‘时’与‘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意思相同。”严格地讲,这种解释也不太贴切。“学而时习之”中的“时”其指向相对更加宽泛一些,而这里的“时”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提出的,其指向要更加狭隘或精准。也有学者将“时”解释为“识时务”,但具体指向是什么却语焉不详。还有学者认为,孔子的“时哉时哉”是个双关语。字面意思是山梁雌雉是可以食用的时候了,言外之意则是现在可以收子路为弟子了。但是孔子与子路的这次郊游到底是发生在子路拜师之前还是拜师之后,根本无法考证,那么如何认定“时哉时哉”是一语双关呢?当然也有学者将“时”解释为“时令”,认为“山梁上的雌雉,时令到了(交尾期到了)”,这种解释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文中并没有相关季节的描述,何以认定到了雌雉交尾的时间呢?客观地讲,如果文中没有任何时间或者其他限制性条件作为语言背景的话,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描述是在阐释一种比较普遍性的道理比较符合常理。因此,将“时哉时哉”解释为“雉鸡交尾期”同样并不中肯。上述解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结合上下文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来解读。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时”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②规定的时候;某个时候;③季节;④当前;现在;⑤时俗;时尚;⑥时辰;⑦计时的单位;小时;⑧时机;⑨时常;⑩重复使用;有时候等。结合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在文中,“时”取“时机”的意思,解释为“审时度势”比较恰当。为什么孔子认为雉鸡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呢?这与雉鸡的生活习性有关。出于生存的本能,雉鸡始终对周围有可能产生的危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当孔子一行路过雉鸡躲藏的地方时,无意之中接近了雉鸡。雉鸡并不知道对方是否会伤害它,但是出于本能,在不能排除自身危险的情况下,选择了集中逃离。并且在飞行了一段距离、认为安全后又聚集在一起。这就足以说明雉鸡具备审时度势的意识和能力。子路到底领悟到了什么?事实上,子路所领悟到的正是孔子说的“连这些雉鸡都懂得审时度势”,言下之意就是在说当下的很多人还不懂得如何审时度势,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可以看出,“时哉时哉”的行为主体仍然是那些“雉鸡”。 第五个问题,子路为什么会“共之”?“共之”的对象是谁?文中子路行拱手礼的对象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孔子,二是那群雉鸡。钱穆先生认为“子路闻孔子赞叹雌雉(原文中为‘此雉’),竦手上拱作敬意”。同样也有学者认为“子路朝它们拱拱手”,或“子路向他们拱拱手”。还有学者将“共之”解释为“两手五指叉开相对拟捕捉状”,认为“共之”并非向孔子或者雉鸡拱手,而是摆出一种抓雉鸡的手势。按照这种解释,本章内容将失去其应有的整体性。更有学者将“子路共之”解释为“子路共同舞蹈,反复做着低头觅食和昂首挺胸的舞蹈动作”。我们不禁会问,子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即使是“雉鸡到了交尾期”,子路与雉鸡共舞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显然这种解释更不符合逻辑。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再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子路向雉鸡拱手的可能性不大。由此可以判断,“子路共之”是子路对孔子拱手行礼。因为子路在听了孔子说的“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之后,深受启发,这才是子路向孔子拱手行礼的原因所在。客观地讲,子路“共之”与“三嗅而作”是一套完整的连贯性动作。由此对孔子行拱手礼是合乎逻辑的,子路“共之”的对象是孔子,而不是那些雉鸡。 第六个问题,“三嗅而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杨伯峻先生认为“嗅—狊(jú),张两翅之貌。”将“三嗅而作”解释为“他们又振一振翅膀飞去了。”商承祚则将“三嗅而作”解释为:“子路以为孔子想吃野味时菜,事后将山鸡捕杀供膳。孔子知子路错会己意,既不便说明只好向这碗野鸡闻了三闻,离座而去。”陆岩军先生将本章解释为“(卫灵公)抬头看飞鸟(而故意冷落孔子),(那些鸟)盘旋一阵后落在树上。(孔子感慨地)说‘这些山间的野鸡很得时机啊(而我却时运不济)。’(这时站在旁边的)子路也感慨地应和起来。(孔子见卫灵公无意重用自己)便连叹几口气,与子路离开了。”认为“三嗅而作”是孔子在叹气。上述解释主观臆断的成分居多,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三嗅而作”的本质进行有效剖析。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嗅:“用鼻子辨别气味;闻。”在本章可以解释为“深深地吸气”。而“作”有以下几种解释:①起;振作;②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③写作;④作品;⑤装;装模作样;⑥当成;作为;⑦写成;写为;⑧发作;⑨同“做”。比较而言,符合本章语境的只有第一种解释“振作”。另外,本章中的“三”并非实指“三次”,而是泛指,解释为“多次,几次”。由此,“三嗅而作”应该解释为“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面部表情也随之振作”。至于引起子路这一系列反应的原因,就在于孔子对雉鸡“时哉时哉”评价,子路好像恍然大悟,从孔子的评价中似乎明白了更深层次的道理,不由自主地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子路所明白的道理是什么呢?接下来还会予以细致地分析。 第七个问题,本章内容所产生的场景又是什么?结合前文内容,大致情况可以描述为:“孔子与子路一起在山间小路徜徉,忽然看见雌伏在树丛之中的雉鸡。此时这些雉鸡也看到有人靠近,以为要抓它们,意识到了潜在的风险,全都表现出惊恐的神色。为防止被抓,就齐刷刷地像天上飞去。在飞行了一段距离、确认安全之后,又纷纷落下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有了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师生对话,子路貌似深受启发,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面露喜色,并向孔子拱手致意,对孔子的指导与点拨表示感谢。” 三、本章的系统解读 在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孔子的“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具体寓意是否如本文分析的那样呢?子路真的是因为感觉到恍然大悟而对孔子表示感谢吗?进一步说明这一点,这需要从《乡党》篇的整体内容谈起。 《乡党》篇主要阐述了孔子在言行举止、饮食起居、着装规范、乘车安全、待人接物等不同场合或层面所遵从的规矩,既出于礼制规范的考量,又符合辩证思想的要求,对人们的行为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很多人是持排斥态度的,不愿意受到规范和约束,完全没有意识到不遵守这种礼制规范将会小到对自身安全,大到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潜在的危险。孔子通过自身的举止向大家做出示范,让大家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注意讲规矩。例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均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在语言方面,如果不充分考虑到所处的客观环境,则容易招致不必要的误解和非议。又如“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在处理社会或外交事务时如果出现违礼或失礼之处,容易导致自身甚至是所代表国家的形象受损。尤其是在“色斯举矣”章的前一章提到“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目的在于向人们指出:坐车出行时,如果不遵守相应的规矩,则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遵从礼制的规范和要求,就像出行乘车一样,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上述内容看起来是有些繁文缛节、事无巨细,而事实上是要求人们时刻对潜在的危险保持必要的警惕,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客观上起到规避各种潜在风险的作用。这些躲在山梁树窠或者野草里的雉鸡都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当遇到潜在危险时一飞而起,确认安全后又落在一起。而相比之下,现在的大部分人还不如这些“山梁雌雉”,并没有充分理解礼制规范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做到从善如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章从整体上这样解读比较通俗易懂且符合基本逻辑:孔子和子路在杂草丛生的山林间行走时,一群原本藏在树窠或野草中的雉鸡见到他们,忽然全部惊恐地向天上飞去。在飞行了一段距离、认为安全后落到了远处,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孔子触景生情地说:“连这些雉鸡都懂得审时度势啊!连这些雉鸡都懂得审时度势啊!”孔子如此评价雉鸡,子路有所顿悟,此时犹如醍醐灌顶,充分领悟到了孔子评价雉鸡‘时哉时哉’的真正意图。子路不由自主、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随即神态为之振作,并向向孔子拱手行礼,表示出由衷的敬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陈先达:文化的时代性
- 下一篇:何民捷:守好魂脉和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