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峰宇 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和议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3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知识体系既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规律认知的反映,也是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归纳。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复制,更不是对西方现代观念体系的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是孕育于中华文明基质且受益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刻彰显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知识体系建构和演进的两大逻辑路径 西方知识体系演进历程表现为一种对普遍必然性的追求。从历史上看,它呈现了由传统形式逻辑转向现代科学逻辑的发展脉络,是研究者基于不同国情、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建构的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上看,它伴随着对知识真理性的追问和挑战,对逻辑分析方法的分析和运用,对外在世界和主体发展的认知,但它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人类价值的探究。可以说,脱胎于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近代知识生产,世俗世界的展开、经验知识的积累、专业研究的分化孕育了西方现代知识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既有的解释世界的资产阶级知识体系转换为改变世界的无产阶级知识体系,将基于地方经验的知识体系转换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世界知识体系,得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要求的规律性结论,呈现了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现代知识体系,是人类知识体系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在推进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深化。 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百年探索的实践与成就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最初历程。在早期探索中,西方知识体系被译介到中国,与文化保守主义并存的是,不乏中国知识分子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引进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反观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马寅初、费孝通等名师大家,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为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在中国具体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标定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起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一条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探索建构符合民族文化、理论观念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知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在思想史和现实的双重境遇中重新开显知识演进的逻辑,扎根于对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建构。在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学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取得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阐释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面加强。 三、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议程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 “三大体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目标。从学科体系角度看,根据某一领域专业化、体系化的认识,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学科集合构成学科体系。从学术体系角度看,学科体系的研究领域和知识类型决定了学术组织机构、评价体系、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等众多因素结合而成的学术体系。从话语体系角度看,话语体系集中体现为相应学科的学术概念、范畴、理论、逻辑框架、研究方法等。 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答案。深入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总问题及其涵盖的元问题。深入研究时代发展进程中亟待解析的现实问题。及时破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问题。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独树一帜”的标志性成果。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原则。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次,以中国和时代问题为观照。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最后,打造为国际学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鲜明特征。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沈江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王 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王 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康震:用中华诗文滋润心田
- 下一篇:李磊:大河之洲里的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