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王阳明龙场诗歌中的生命精神

五百多年前——明正德元年(1506)的那个冬天,王阳明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刚刚登基的皇帝朱厚照和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大板,在京城的监狱中度过了春节。出狱后,他又被贬到了贵州一个叫龙场驿的烟瘴之地,担任驿丞。龙场地处偏远,少数民族杂居,条件自然非常艰苦。然而这远离人世喧嚣的安静环境,让王阳明沉下心来,潜心研读圣贤经典,从而对儒家学说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了儒学史上的著名事件——龙场悟道。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认为圣贤之道应向内心求取,而不是求于外物,因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思想的一大转变。久经压抑的精神在龙场得到了释放,这个过程也反映在他的诗歌里。 龙场时期的系列诗歌,可谓王阳明生命超越之旅的写照。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王新建守仁》中说:“先生在郎署,与李空同诸人游,刻意为辞章。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所谓“居夷以后”即是贬谪龙场时期,钱氏认为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以后的诗歌胜过早期作品,“俊爽之气”就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生命精神。从现代诗歌理论分析,龙场时期的诗歌是为生命诗学,以诗性语言含蓄地反抗了政治权力对生命的迫害,也蕴含着形而上学之思。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王阳明的诗里人生,一探究竟。 明代蔡世新绘阳明先生小像(局部)   一、龙场初吟:旅倦体方适 从京城出发到龙场,一路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如被锦衣卫追杀、暗中拜见被贬官南京的父亲等。到达龙场驿,王阳明才发现此处荒废多年,房屋根本无法使用,所谓驿站基本上名存实亡。他只有先在附近的小山洞里住下,然后在山坡上搭了一间茅屋。他在《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一诗中描述到:   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王阳明全集》卷一九)   儒家诗歌观以“兴观群怨”为宗旨,王阳明继承了这一传统,其诗呈现景、情、理相交融的特色。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初到龙场时草庵还没有肩高,但长途跋涉之后总算有一个安身之处。尽管屋舍简陋,但一切都充满了浑然天成的情趣,荆棘为墙,地势为阶,山禽野兽不时同人往来,这种景象使他缅怀黄帝和唐虞时代。究其实质,是他通过缅怀圣人教化,突破了古今时空的障碍,从而实现对外在环境的超越。该诗还透露出阳明初到龙场的人际交往,如“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此处的“群僚”是指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这些四周的邻居都来问候王阳明,尽管语言质朴,甚至听不懂,但他还是能感受到友好之情。有了居住的茅屋,后来还逐步修建了其他配套设施。《论语·子罕》云:“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阳明引用了孔子之言,以“何陋轩”“君子亭”命名新修的建筑。 驿站的基础设施修好以后,平时没有什么事务,王阳明就坐在之前住过的那个小山洞里读《易经》,并命名这个山洞为“玩易窝”。他认为自己“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王阳明全集》卷三二),于是就以山洞为墓穴,日夜静坐。直到有一天,和他一起来的人都生病了,阳明亲自挑水做饭,照料众人;又担心他们抑郁,就给他们吟诗,众人听不太懂;阳明又给他们唱戏,并夹杂着讲些笑话,这些人渐渐忘记了病痛而变得开心起来。阳明心想: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中,会有什么办法呢?有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王阳明似乎感觉有人跟他说话,忽然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禁不住大叫起来,身边的人都被惊醒了。在北京的大牢里,他通过读《易》也有些体悟,而这次则是见性明心,破了生死牢关。海德格尔曾提出“向死而生”,死是对生的否定和终结,只有明白了死亡才能把握生命。诗人也可以通过主观之心与客观之物的感通,呈现出心物合一、古今澄明的生命境界。“悟”作为诗性思维,既联接着生命对外物的体验,又联接着内在的生命智慧,从而能够超越时间意义上的生死。“悟道”标志着个体生命对终极真理的获得,与诗歌创作相得益彰。 阳明玩易窝 “龙场悟道”这一事件在当地也引起了轰动,王阳明就开始讲学,逐渐忙碌起来。后来,他在附近又发现一个山洞,便仿照老家的“阳明洞天”之名,把龙场的山洞称为“阳明小洞天”。《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就记录了这段经历,其一云: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洒扫。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王阳明全集》卷一九)   根据诗中所述,山洞好像有意为王阳明而设,他在这里生火做饭,读书睡觉,乃至讲学。“穹窒旋薰塞”化用了《诗经》“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句意。即使在这样简陋之地,他也砥砺心志,无怨无悔,表现了他“寻孔颜乐处”的精神追求。惟其如此,才不被苦难所吞噬,处事便如镜照物,洞察本质,自然心定神闲,在逆境中迸发出生命的诗情画意。但他恬淡的情调中仍透着一丝乡愁,显现着生命张力。在阳明的精心营造下,龙场驿焕然一新,充满了人文气息。再后来,阳明在小洞天的山顶创建了龙岗书院,听讲者多达百余人,有的还考中进士,振兴了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 阳明洞   二、新年低唱:犹怜未系苍生望 从初到龙场至春节,王阳明度过了九个月。在这个冬天,又下了一场大雪,勾起了他浓浓的怀旧之情。譬如《雪夜》:   天涯久客岁侵寻,茆屋新开枫树林。渐惯省言因病齿,屡经多难解安心。犹怜未系苍生望,且得闲为白石吟。乘兴最堪风雪夜,小舟何日返山阴?(《王阳明全集》卷一九)   过年最能激发中国人的思乡之情,王阳明也不例外。他深感漂泊之苦,牙疼的毛病和患难的人生使得他深刻地体会到心灵安宁的可贵,渐渐习惯寡言少语。所幸新修的茅屋可以抵挡风寒,比北京的大牢还是自在。即使没办法去做匡扶社稷的大事,吟咏白石遣怀,阳明还是没有忘记天下苍生。风雪之夜最能引起人的雅兴,什么时候可以驾一叶小舟返回山阴老家呢?这种思绪透露出他不甘寂寞的无奈,以归乡之思表达了对现实的超越。理学开山者程明道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诗句,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一文中谈到,理学“于造化中主有我意”,将心物相合,是天与人同的境界。阳明在龙场对此理已大彻大悟,在失意中接续了天地万物一体的生生之德。 年关之际,王阳明接到了朋友和门人的邀请前去贵阳共度新春佳节,于是他就骑着一匹马出发了。行至木阁菁山道时,下起了大雪,王阳明便乘兴写下了《木阁道中雪》一诗:   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窅窕入层云。山村树暝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正思讲习诸贤在,绛蜡清醅坐夜分。(《王阳明全集》卷一九)   也许王阳明骑的马并不算“瘦”,但用这个字正好表达了他萧索孤寂的心情。途中山势还比较陡峭,群峰高耸入云,绝壁涧道盘旋其间,路两边不时有村落、寒鸦、鹿群,似乎还可以听到胡笳的乐声,宛然一幅雪景画卷。此时他思路一转,想着即将与贵阳城的友人聚会论道,绛帐红烛,美食清酒,彻夜长谈,倒是有些惬意。通过山水景物的审美,阳明还是导向了圣人之道。 贵阳城里的聚会讲习结束,王阳明又回到了龙场。元宵节是过年的最后一个节日,过完正月十五也就算过完年了,他由此写了《元夕二首》,其中一首写道: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阳明全集》卷一九)   所谓“元夕”,是指正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因为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故称“元”。王阳明想起去年的此时,他正在帝都,铜鼓声如同春雷萌动。明月升起在苑楼之上,华灯也显得暗淡,这时风声、马蹄声从楼下的过道传来。蓦然回首,他已在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伴着羌笛之声独自哀伤。最后两句“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有些突兀,阳明为什么这样写?一方面还是怀旧,先朝曾带给他很多快乐的回忆,如孝宗皇帝朱祐樘曾为两宫开办灯节;另一方面,隐晦地表达了新皇帝的昏庸给他带来的痛苦。抑或在他心里已有觉民行道的思想,不再指望得君行道。这影响了晚明以降的文风教化。 这几首诗也有一种杜甫式的沉郁。与杜氏相比,王阳明更有改变现实的力量。虽然罹患贬抑,他还惦念着朝政,偶有抱怨或牢骚,仍不忘圣人之教。因此,他能够平复抑郁,重振精神。总之,王阳明的这个年过得很不好。师友相聚,讲学论道,是短暂的欢愉,他需要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他心里可能也明白,新皇帝刚登基缺乏执政经验,一时被奸臣蒙蔽,自己才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以后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果然,在龙场过完这个新年后,他就时来运转了。   三、别离之音:惟余他日梦魂来 在阳明到龙场的第二个冬天,终于盼来了好消息——流放期满,升任江西庐陵知县。他在黔中的开山弟子为之饯行,阳明作《将归与诸生别于城南蔡氏楼》,诗云:   天际层楼树杪开,夕阳下见鸟飞回。城隅碧水光连座,槛外青山翠作堆。颇恨眼前离别近,惟余他日梦魂来。新诗好记同游处,长扫溪南旧钓台。(《王阳明全集》卷二九)   这首诗表达了王阳明即将离开龙场喜悦而又伤感的心情,一开篇就很辽阔,天开云散,楼高树青,夕阳中归鸟飞来,城边碧水涟涟,槛外青山叠翠。虽然这风景那么优美,但是我也要离开了,只有期待他日梦中再来。我会永远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用这首诗一遍一遍地回忆,见证曾经同游的钓鱼台。 王阳明离开龙场的那天,天空又飘起雪花,门人弟子冒着风雪严寒,将阳明先生一直护送至龙里卫。王阳明又作《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其一曰:   雪满山城入暮天,归心别意两茫然。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王阳明全集》卷二九)   王阳明与弟子塑像 该诗展现了王阳明既要离去又很留恋的纠结心理。“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用了孔子的典故。前一句,是说当年孔子带领一众弟子周游列国,被围困于陈、蔡两国之间之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在厄》)《论语·先进》记孔子晚年曾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及门,是指拜师入门的意思。后一句,说的是孔子和弟子一行路过宋国的时候,遭到当地人司马桓魋的追杀,弟子们保护孔子“微服而过宋”。微服,改变装束的意思。阳明在此用孔子的典故,一是感念弟子们在他困难之际跟随他,再就是用圣人不畏困厄的精神来勉励自己与诸生。“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大意是说:“也许我们一起喝酒相聚的日子不多了,但还是可以通过书信往来。明天我们真的要分别了,就珍惜现在的时光吧,哪怕秉烛夜游,通宵达旦!”由此可见阳明内心深处的柔软。除了龙里卫这个地方,还有弟子送得更远,到了贵州东部的镇远府,此地距离龙场将近五百里了,由此也可见师友之情深。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批评王阳明的诗过于讲理:“王伯安厉声吆喝:‘个个人心有仲尼。’乃游食髡徒夜敲木板叫街语,骄横卤莽,以鸣其‘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之说。志荒而气因之躁,陋矣哉!”但他赞扬周公、朱熹等人的诗能够实现“骀宕人性情,以引名教之乐”的诗教功能,实在耐人寻味。 表面上看,王阳明从中央被贬至地方,到龙场驿做驿丞,是个驿站站长的小官,实际上就是被流放,贬谪戍边,这在古代是一种罪刑。正值壮年的王阳明没有一天不想摆脱这种困境。汉代的贾谊受不了这种罪,就死在了流放地;唐代的李白也曾被发配到贵州的夜郎,因为运气好免遭一劫;宋代的苏轼,不断被流放,后虽蒙赦却也死在北返途中。与这三个人不同,王阳明不是一般的文人,他既秉承了诗人的多愁善感,也发扬了圣贤的生命智慧。他对圣人之道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每次遭难的时候都会向古圣先贤学习。这可能是他能因祸得福、转危为安的奥秘吧。换言之,王阳明继承了儒家“诗言志”和“士志于道”的传统,以独特的生命经历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龙场时期的诗歌虽不免感伤,但总蕴含着乐观豁达、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构成了王阳明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世界。宋明理学家们普遍认为诗文害道,从而贬抑诗歌创作。与其说他们反对作诗,毋宁说他们是反对舞文弄墨式的庸俗生活,而以道德生命的修养为旨归。王阳明大致承继了这样的思想,但在重视修养的前提下,他并没有陷于前人窠臼。 人这一辈子,谁没有遭过几道坎呢?有的人慢慢就熬过去了,有的人就是过不去,这其中既有命运与造化的捉弄,也有各自的才情和努力。龙场驿只是王阳明生命中的一站,而每个人心中也都有这样的一站。它引领着我们走出去,成己成人,乃至成贤,成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