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又是一年春节到。近年来,每逢春节,总有人感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很多在外打拼的人们甚至已经习惯了在外地过年或者携家人旅游过年。尽管如此,每年春运期间的客流量仍然不断在刷新着纪录,尤其是春节前后那几天,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显然,春节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地位仍无可取代。 春节邮票“迎新春” 人们感慨年味儿越来越淡,对比的是原来过年。近三十年,即便是在非常讲究礼仪和规矩的豫东农村,比如我们河南商丘柘城县,过年期间的民俗记忆也有很大变化,这也间接导致了大家说的年味儿越来越淡的局面。 众所周知,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很盼着过年,为什么?三十多年前,国家穷,农民也穷,孩子多的家庭一年到头大概只有在新麦节(农历六月初一)、中秋节和春节这三个重要的节日才舍得割肉吃。平时就连红糖也很少买,更不用说现在各种各样的糖果了,那时候也没那么多花样。因此,小朋友们都盼着过年,一来能吃些好吃的。二来父母能给添一件或一套跨年的新衣服。没错,一件就能让孩子们开心好久,一般家庭也不会奢侈到给孩子买几件的地步。三来小孩能在这时获得一些压岁钱,小男孩能借机玩鞭炮,小女孩则是买花儿或者买好吃的零食。当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大人与孩子都变得稀松平常时,甚至日常都已吃腻、穿腻、玩腻了时,小时候那种对过年的渴盼心情还会剩下多少呢? 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那就是现在的人都图省事、求方便,省去了很多过去过年必有的环节,如准备过年食品、民俗祭祀、人情往来等,这些环节的简化让人感觉过年变得有些随意。兹举数例如下。 小时候,腊八一过,特别是腊月十五一过,家里就要开始大规模地准备过年的节令食品了,重要的有蒸年馍、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麻叶子、炸玉米花子、炸酥菜等。蒸馒头很费工夫,一般要蒸大半天甚至一天,母亲常常需要喊邻居帮忙,当然她也常帮别人蒸馒头。揉馒头是个技术活儿,我会用面团做河南卷子、擀河南手擀面,但是揉馒头学了几次也没有揉成,只有大妹妹学会了。蒸馒头同时要蒸大馍(巨型馒头,里面塞几颗红枣)和枣花馍。大馍是送近亲的,大到两个男人都吃不完一个!在我们县,大馍是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二回娘家时的节令食品和礼品,因此在我们当地方言中,女儿又被称作“大馍”。(我表叔有一次电话问我:“嫩嘞大馍泼吧?”意思是:“你女儿长得活泼健康吧?”)另外,在我们豫东一带,尤其是商丘以及周口的太康、淮阳、鹿邑、郸城等靠近商丘的县区,过年走近门亲戚(姑、舅、姨等)时,大馍也是必备的礼品。一个大馍代表一位健在的老人,所以去走亲戚时,什么都可以不带,只要大馍到,就代表礼节基本到位。如忙得实在没法去走亲戚,大馍也是可以请人代捎的。如果亲戚家两位老人都健在,要带一对大馍,少一个都不行,否则就相当失礼,亦不吉利;如果年前有一位老人去世的话,年后走亲戚就要相应地减一个大馍,但女儿通常需过了三年再减。枣花馍要用面搓成条,再盘旋缠绕并用筷子夹出各种形状,这个我当时会几样。 蒸年馍 此外是炸绿豆丸子、红薯丸子、麻叶子。炸绿豆丸子的程序是先把绿豆用石磨碾碎,然后放入大盆用水泡一段时间,泡滂之后用笊篱撇出绿豆皮子,剩下绿豆黄子,再去村里石磨上碾成绿豆泥,再入油锅炸。麻叶子是方形白面片,中间划开几条线,双面都有芝麻。酥菜是挂面糊之后炸出来的各种油炸食品,比较常见的是酥鱼块、酥干鱼皮、酥鸡块、酥油馍、酥豆腐,甚至还有酥麻花。在这些忙碌中,我常做的事情是帮母亲烧土灶,顺便在灶坑里烧几个红薯。丸子、麻叶子刚炸出来时的焦脆,烤红薯的香甜,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现在想到这些年关节令食品,我仍然禁不住要流口水。 除了吃的,不能不提一下我们县农村过年时的几个最重要的讲究和规矩。 一是年关附近不能说丧气话、不吉利话,否则会被大人批评。 二是大年初一当天早晨天不亮时,同族中同辈的人要结队出去给全村长辈拜年。庄户小的拜年要走遍一个庄,大的话至少要拜完你的近门。如果你远道回家却在这天没有出去拜年,会被笑话失礼。现在过年,人们经常说给人拜年的话,但在传统民俗中,拜年就意味着行跪拜礼,所以只能晚辈给长辈说拜年,不兴长辈给晚辈说拜年(长辈可以对晚辈说新年快乐)。但现在我们出去拜年,只是说说拜年的客套话而已,长辈们高兴地回应几句“好啦,一来就算了”,或者“免了免了”的话。只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或者爹娘,才真的要行跪拜礼拜年。当然,不管有没有跪拜,近亲的长辈照例是要给压岁钱的。 三是除夕当天下午要给逝去的先人烧纸钱。第二天清早要再次上坟烧纸钱,这次是给先人拜年。所带纸钱不能全部烧了,要留一叠拿回家,意为年年有余。烧了纸钱之后再放鞭炮,一般是散炮,三个就行,现在多是放一整盘。最后再给先人跪下拜年,磕四个头。 四是从除夕那晚一直到初十前后,家家户户的大门与每个屋子的门前都要横放一根细木棍,俗称绊门棍。木棍长度超过门框宽度,意为挡住凶邪、防止家财外流。过去一般要放到初十前后,现在一般放两天就收了。 五是除夕当晚睡觉之前要放关门炮。放散炮,一般放三颗。大年初一五更之前女主人要早起,焯春菜(一般是菠菜),放在堂屋正当门的大馍上面,祭祀老天爷玉皇大帝。男主人这时候放三颗开门炮,一家人吃点饺子填一下肚子,再放大盘鞭炮,这时候就要尽快把大门打开迎接别人拜年了。大盘鞭炮的爆炸碎屑正月十五之前不能打扫出去,因为那代表着一年的财运,扫走了不吉利。现在的人图省事,一般不焯春菜了,有的大年初一就把鞭炮碎屑打扫了,开门炮和关门炮也只有少数家庭还在坚持。 春节邮票“放爆竹” 六是过完大年初一就开始走亲戚。初三尽量不要去走亲戚,除非人家家里有人去世且还未出三年,那么三年内每年的大年初三他们家所有的亲戚都会赶在这天一起到坟上哭祭;并且他们家的春联在亡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贴红色,只能贴蓝紫色的,意为悼念亡人,哪怕字的内容是过年喜庆相关的也都无所谓。过年串亲戚时必须要对长辈说一些拜年的吉祥话,同在自己村拜年一样,一般不会真跪拜,只有姥爷姥娘(老家的规矩:三辈不忘姥娘)等至亲,不让跪拜也是应该跪拜的。走亲戚坐下喝酒时的坐次也是有讲究的:正北方是主宾,德高望重或年龄大的长辈才能坐;懂事的后辈会自觉坐到正南方或者东南与西南角的位子,那几个位子代表着辈分低或年龄小。 顺带提一个常常被其他省份所诟病的豫东农村女性不上桌的习俗,这甚至被扯到男尊女卑的话题上来了。真实的原因是,豫东一带农村坐席,一般要行酒令,这里面到处都是规矩,过去的女性要比现在社会的女性矜持得多,在旁边既不喝酒也插不上话,会感觉很尴尬。所以豫东人过年走亲戚,如果来的人多,女主人和女宾、儿童会单独在厨房摆一桌,把菜分一半,也就是男人和妇女儿童分桌制,这个习惯在豫东农村至今还有保留。除过年外,豫东农村的吃席还有一个特殊的场合是以妇女儿童居多,男的则极少,就是庆生宴。在豫东方言中叫“送珠美”(“送粥米”的谐音),过去送的一般都是厚纸包装的二斤红糖、二斤大米,还有鸡蛋,放在盛着麦子的八斗子上面,盖上红布。这种场合一般只能女主人代表全家去参加宴席,男主人不去。所以这种由女性不上桌而延伸出来的“男尊女卑”的说法并不成立,至少“男尊女卑”不是女性不上桌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作为传统社会遗存的部分农村,女子并没有我们观念中的那么卑微。对内,长房女主人特别是老太太往往才是一家之主,长子都得乖乖听命,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年什么时候才算过完呢?过去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父辈们陆陆续续出去打工,年就算过完了。即便是亲戚多的家庭,一般在初十之前也都该走完了,包括过年后女儿第二次回娘家走亲戚给娘家送扁食(饺子)。亲戚走完了,元宵节的气氛渐浓了。初十前后的夜晚,小朋友们开始挑着灯老(灯笼)到街上去玩,大家互相比一比谁的灯老好看、谁的结实,不服气的当场比赛撞或者被大人“撺掇”着撞灯老,撞烂了、被烧了,众人哈哈一笑,图个乐子,寓意大约是碎碎(岁岁)平安。大一点的男孩就挑着忽闪灯出来玩。忽闪灯的灯碗是用白菜根或者小半个红薯做成,中间凿空成碗状,侧面再弄个筷子插进去当把手,放上蜡油或者柴油,用棉花或者破布当捻子,点着了就是一个忽闪灯。元宵节当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放两盏玉米面做的油灯,灯油是芝麻油或棉油。现在的人为了省事,大都放两根小蜡烛代替了面灯。另一个重要节目是家家户户当晚都要放烟花,大家常常是看了一家又一家,能看一晚上。现在,村里的小孩越来越少,像挑灯老和忽闪灯、放面灯这些习俗好多都消失了。 元宵节面灯 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或者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民俗习惯慢慢地或改变或简化或消失了。但民俗中的精神内容不能丢,每一个仪式、礼节不单单是个形式,一般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在里面。比如,焯春菜是祭祀老天爷玉皇大帝,上坟是祭祀祖宗和先人。儒家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孔子又云“礼失而求诸野”(《汉书·艺文志》),中华文化的根其实就深扎在农村。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省略了很多仪式中的环节,甚至某些仪式本身。其实,有些仪式不该省,有些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越省事,也就越没有了应有的庄重感和敬畏感。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年过得更有年味儿一些,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尽我们的努力,在过年各环节增加一点形而上的内容,说白了就是仪式感。孔子说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的话,意思是仅仅强调形式还不够。但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有这个形式差不多就够了。实际上,在我们抱怨年越来越没有意思的时候,君不见广东一带务工返乡大军,不惧艰险寒冷骑摩托车千里返家,这就是仪式感——尽管回家只有那么几天。过年回家的意义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或者衣锦还乡去炫耀。年,最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与家人团圆,只有回到自己老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在一起,才叫过年,才有真正过年的感觉!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寻根之旅!今天的我们还会给自己的小孩亲手制作枣花馍、炸酥菜吗?还会自编自写一套春联吗?还会走亲戚时一如既往地热情问好长辈而不是只顾自己玩手机、聊微信、打游戏吗?还能不能对天地与已故亲人施行一种饱含敬畏感、崇拜感的祭祀仪式?如果以上答案都是否定的,年味儿又从何而来?我们又如何留得住乡愁? 春节邮票“包饺子合家欢” 中国自古就是乡土中国,中华文化的根在农村!留住年味,留住乡愁,激活、活化乡村里的民俗文化与民间记忆,这是当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举措和重要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