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赓续文脉: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赓续文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继而化入社会各层面,是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保障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的工作,然而目前的工作大都停留在古籍文献的整理、修整、汉字的训诂、考证、概念的阐述的层面,可是,“汉字如果不在文章中,就是枯萎的,文献不在文人的笔墨间新生,也是枯萎的,文物堆列在博物馆,而不在“文境”中,同样是枯萎的,而华夏先祖能够让文字、文献、文物生生而不枯,最后形成流动的传统文化文脉,根本在于‘文教’”(孟鑫《文脉的形成》)。  由此可知,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就在于“文教”。
    “文教”简而言之“以文教化”,其涵覆中国社会的很多层面,主要包含学校教育层面和其它社会层面。“文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去几千年间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而“文教”的断裂,则可能会导致文字、文献、文物成为“死物”。  
    著名史学家蒙文通生前曾感慨“数十年来史学究不脱乾嘉以来训诂考据之窠臼”“史料有如药物,史学则如医术,今日史学多弃医术而侈谈药物矣”。当下研究文字训诂、修整、阐发文献的学者众多,然而却导致将文字孤立于文章,这便使文字成为枯物。同样,借蒙文通先生的举譬来说:文献有如药物,文教有如医术。文化传承若弃文教而侈谈文献,如此,文献便也成了枯物,即使再多的修订整理和阐发解读也是枯在那里,无法走入百姓日用,甚至不能走入文人学者的日用。      
    因此,传统文化的阐发和传承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阐发只需要文献,而传承需要“文教”。仅以文物的传承来说,就需要文教中的“文境”这一理念来说明。文物只有在“文境”中,才是有生气的。文物不应只堆列于博物馆,文物是人、文、物的时空结合,至今仍在不断发生和衍化。  “易闻晓的海口赋刻石,应植立于霞屿星礁之上,背夕晖,迎素月,龚一大师的琴台,应置于丘壑间,唐诗逸的剑舞,应出现在乱云翠微下,着魏晋风的汉服,当优游于广庭椒殿之中,新出西汉古剑,应于剑架上观看,方得其神”(孟鑫《文境》)可见,文物需置于文境,才能活起来,才能实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承。
    “文教”所起的传承作用,不仅在于文字、文献、文物,也在于“文人”。文人在传统社会又称士,传统文教的一个主要作用即于学校教育中造“士”,“士不必多,整个社会有一小部分的士,就可以士为中心,似水波之荡漾,将‘文德’下渐至社会的各个阶层”(孟鑫《文脉的形成》)。   新时代之文人不必曰士,但可培养文德以下渐各层次民众。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释道、经史子集,而儒释道和经史子集皆从属于“文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皆以“文”为中心展开和联结。因而,后来有了“文人书法”“文人画”的观念,诗、书、画皆称“文心”,儒释道皆“文”,其首先是文章,“动植皆文”。“文”覆盖了中国社会的各层面,形成教化,这种“文”的凝结作用,同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具体课程门类中。“离开了“文教”这个活水源头,儒释道即是死物,经史子集也只有在文教的环境下,才是流动的。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主体,还是具体如文字、文献、文物,如果不在“文教”的场域之中,都不能“活化””(孟鑫《文脉的形成》)。   
    因此,我们研究“文教”的现代转化,更是将“文教”作为一种学校教育和社会基础,以生生而不陈腐的现代形式,去粗取精,推陈出新,重构于当下,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在目前的社会各层面“活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