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孔府内的家风文化


    
    孔府,本名圣府或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长子长孙衍圣公世代办公以及居住的府邸。他们在这里居住了长达约600年,以其地位之高,延续时间之久,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家”。那么,孔氏家族是如何延续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兴盛不衰,进而成为天下第一家的呢?
    首先这得益于历代王朝对孔子的尊崇以及对孔氏子孙的优渥,特别是嫡系的长子长孙,历代帝王更是对其不断封赐,使其地位越来越高,最后享受到正一品的待遇。其次,就是孔氏家族内在的生存密码——家风家教,而孔家的家风家教就是诗礼传家。为了能够传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和诗礼传家的家风家教,也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约束族人,使家族能够长期繁荣发展下去,万历十一年,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颁布了具有纲领性质的族规《孔氏族规箴训》。这部箴规共十条,涵括了各阶层族人为人做事的生活准则,要求各地的孔氏子孙共同遵循,同时也可以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自定家规。因此,迁徙到外地的孔氏族人也都以《孔氏族规箴训》为指导方针,制定出了符合各自的族规家训,并要求族人严格遵守,如有违背者按照家法来处理。孔府内的三堂就是处理家族内部事务以及执行家法的地方。孔家的家法最严重的是开除族籍,即不再承认孔氏子孙的身份,生不得入族谱,死后也不得葬入孔林。
    在历史上除了衍圣公和族长对孔氏族人严格要求外,历代帝王也非常重视对孔氏族人的约束和管理。在大堂的正上方悬挂有清代顺治皇帝赐给孔子六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兴燮的圣旨匾,也称“锡爵嗣封”匾,其内容有“国家功成治定,必先重道崇儒。其大宗之裔,锡爵嗣封,承奉祀事。即支庶亦加优遇。尔其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尔尤宜率祖奉公,谨德修行,身立模范”,这是顺治皇帝对孔氏家族优渥的见证,但同时他也要求衍圣公管理好族人,做修身立德的模范,使所有孔氏后人都能够凛守礼度,不要玷污了祖先以及家族的名声。也正是在这种诗礼传家的家风家教的约束和管理下,才使得孔氏家族兴盛不衰,绵延两千多年。
    孔府的整座建筑群以及每座单体建筑都体现着各自的功能,门匾、对联、照壁、阁老凳等无不体现着规矩之道和家风文化的气息。圣府、圣人之门、六代含饴、诗书礼乐,都显示着这座古老家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历代衍圣公都能做到率先垂范,恪守礼制。孔子七十三代孙衍圣公孔庆镕手书的一副对联显示出了他为人处事的风格和对后代子孙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诗礼家风的传承:“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处世犹益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在三堂的正上方悬挂有乾隆皇帝手书的“六代含饴”匾,是送给六十七代孙衍圣公孔毓圻的第三位夫人黄氏的。乾隆二十二年他第三次来到曲阜祭拜孔子的时候,看到七十一代孙衍圣公孔昭焕上有高祖母黄氏,下有儿女,达到了六代同堂,实属罕见。“饴”原指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在这里专指甜美。“六代含饴”即指孔家人能够达到六世同堂这件事令人由衷地感到幸福。在乾隆看来,孔子后裔这个大家庭,子孙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和睦相处的生活在一起,能够有这样甜蜜幸福的时光,实属不易。这里既体现了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良好家风,同时也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延续。
    历史和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好的家风可以让家成为爱的港湾,坏家风可以成为贪腐的温床。站在新时代,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需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