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寒露:秋色重,寒意浓

清晨步行上班,走在院墙外的小路上,看着那些正徘徊于青黄之间的银杏叶,设想着一个月后如何才能为脚下的这段“黄金大道”留下更多“靓照”,突然,一阵醇厚的花香扑鼻而来,甜而不腻,淡而有韵,沁人心脾,这正是桂花独有的香气,直到走进室内,仍感余香犹存。院里的桂花开了,这为即将到来的寒露时节增添了更为浓郁的秋韵,而当我试图闻香寻花时,却发现并非易事。看来,李清照当年以“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来描写桂花,是有写实成分在的。
    “露水先白而后寒”,从白露到寒露,一月间,秋已深,天愈凉,露更重。一字之别,更新的不只是节气,更是季节。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各地的温度和湿度都双双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而且秋燥明显。在北方呈现深秋景色,白云红叶交相辉映,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东北和西北等地则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字的出现意味着天气正从凉爽转入到寒冷,气温快速下降,寒生而露凝,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因而称之“寒露”。这实际上是物理上的液化现象,不过,古人用水的物态变化来展现季节的转换,还是相当有诗意的。 “寒露”的诗意不仅仅体现在名称上,也体现在寒露节气的物候中。古人总结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在寒露之时,看鸟,看花,可谓是见微知著,物我两忘。 鸿雁,我们常称为“大雁”,是一种随着季节变换而南北迁徙的候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它成为古人观察岁序更迭和气候变化的一个标志性参照物。在二十四节气的物候描述中,鸿雁多次出现,雨水节气的物候中有“候雁北”、白露中有“鸿雁来”,小寒中有“雁北乡”。“鸿雁来宾”历来至少有三解,一以“宾”为“宾客”,二以“宾”为“宾雀”,三以“宾”同“滨”,为水滨。 第一种解释出于郑玄,孔颖达疏言:“上仲秋直云‘鸿雁来’,今季秋云‘来宾’,以仲秋初来则过去,故不云宾。今季秋‘鸿雁来宾’者,客止未去也,犹如宾客,故云‘客止未去也’。”后来又延伸为“季秋后至者为宾”,比如陈澔在《礼记集说》中言:“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如先登者为主人,从之以登者为客也。”我们知道,鸿雁南飞并不是同一时间、同一批次而是有先有后,白露时节就飞回南方的鸿雁很像先期回家迎客的主人,而寒露时才南飞的鸿雁已是最后一批,仿佛就是那姗姗来迟的客人。 第二种解释出于许慎、高诱。一般读者皆以“宾”字属雁,但他们皆以“雁来”为句,“宾”字则连下句读,言“宾雀入”。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提到了许慎的讲法,许慎在注解《淮南子》时说:“宾雀,老雀也,栖宿人家堂宇之间,如宾客然。”如果依此句读,仲秋、季秋皆作“雁来”,那么二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呢?高诱在注解《吕氏春秋》时有所阐释,他认为,仲秋白露节气时之“雁来”,是说大雁“从北漠中来,南过周、洛,之彭蠡”,季秋寒露之“雁来”,则是说大雁“从北方来,南之彭蠡”。高诱由此提出:“八月来者,其父母也。其子羽翼稚弱,未能及之,故于是月来过周、洛也。”即八月时先飞来的是“父母”,九月时飞来的则是“子女”。此外,他还着重解释了“宾爵”,认为“(老雀)栖宿于人堂宇之间,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 第三种解释以“宾”为水际解。清人姚际恒引《王莽传》言:“率土之宾,以其时更寒,鸿雁悉来南,而宅于水滨也”。他还借此批评了另外两种观点:“郑氏以‘宾’为‘宾客之宾’,谓‘客至未去’,殊迂。陈可大又以为:‘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尤无理。” 无论是何种解释,因天渐寒冷而迁徙的大雁,都成为人们思乡怀人的寄托。唐人周贺作《旅怀》一诗,其言:“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何年自此去,旧国复为邻。”“泽雁和寒露”正是指寒露时节大雁南归的物候现象,诗人借此来反衬自己旧国难归之事,归期渺茫,人不如物,自是悲感无限。 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多生于海中。”深秋时节,黄雀隐入山林,蛤蜊浮出海面,这本是两种现实存在的自然现象,古人以“飞物化为潜物”的奇特想象将两种生命联系起来,既是对秋日光景的幻化描述,又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之生命意识的灵动体现。 寒露三候“菊有黄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草木皆因阳气开花,唯独菊花因阴气而绽放,素雅坚贞的风骨与格调正由此底定。恬然自处、傲世不屈的菊花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追捧,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往往以菊花自喻、自省。屈原所作《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秋菊之落英”正象征着芬芳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借菊花写出了坚定不移、淡泊宁静的高贵人格。元稹则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道出了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深秋天寒,百花凋残,正是菊花的盛开,给人间带来了一片生机。 天气转寒之时,往往最易体悟温暖的真谛。民间有“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三朝,浅水也寻桥”等说法,添衣保暖,防止寒邪入侵,自然是这个时节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不过,除了身体的温暖,内心的温暖更为重要。网络上曾流行一句话:“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这或许仅仅是叛逆的调侃,因为当经历了人间冷暖和世事沧桑,当所有人都不觉得你冷时,你就能体会到那种“唠叨”是多么的珍贵。所以,当秋凉转了秋寒,自己别忘了加件衣衫,同时也别忘了时刻守望着我们的家人们,心在一起会更加温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