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年|李贽《四书评》真伪新考——以《四书眼》为线索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8:11:07 孔子研究院 曹景年 参加讨论
摘要:前人对李贽《四书评》的真伪争议颇多,但尚无定论。将其与梁知(即叶昼)的《四书眼》对比,发现有多达60余处雷同,而且《四书评》往往暗用《四书眼》引文而抹去姓名,这说明《四书评》抄袭了《四书眼》,由此可断定其作者绝不可能是李贽,从而使这一公案得以定谳。两书都引用了较多杨起元、周汝登、顾宪成的观点,而此三人正是梁知所尊为师者,由此推测二书很可能都是梁知所作。梁知可能先作《四书眼》,然后取其精要又作《四书评》,但《四书评》先出,而《四书眼》后出。《四书评》虽是一部伪书,但它首次把四书作为文学评点的对象,丰富了四书学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李贽;《四书评》;《四书眼》;辨伪;叶昼 关于署名李贽的《四书评》(以下除标题及引文外皆简称《评》)一书的真伪问题,曾引起长期而广泛的争论,但至今尚无定论。“文化大革命”期间,李贽被当作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以《评》也被认为是李贽的一部尊法反孔著作。其后,崔文印等学者对此书真实性提出质疑,但更多学者则坚信此书为真。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没有新证据和新材料,争论渐趋平息,真书说占据上风,甚至很多学者干脆忽略对真伪问题的考辨,而直接将其当成李贽的著作进行研究。李贽作为晚明重要的思想家,辨明其著作的真伪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试图从学界关注甚少的《四书眼》(以下除标题及引文外皆简称《眼》)一书入手,通过考察其与《评》的关系,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一、《四书评》真伪问题讨论回顾 前人对《评》的真伪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即伪、真、难以断定。 第一种观点,认为此书是伪书,实出无锡人叶昼之手。生活于晚明的盛于斯在《休庵影语》中说:“又若《四书眼》《四书评》、批点《西游》《水浒》等书,皆称李卓吾,其实皆叶文通笔也。”稍晚的周亮工(1612—1672)也说: 叶文通,名昼,无锡人,多读书,有才情。留心二氏学,故为诡异之行,迹其生平,多似何心隐。或自称锦翁,或自称叶五叶,或称叶不夜,最后名梁无知,谓梁溪无人知之也。当温陵《焚》《藏》书盛行时,坊间种种借温陵之名以行者,如《四书第一评》《第二评》,《水浒传》《琵琶》《拜月》诸评,皆出文通手。文通自有《中庸颂》《法海雪》《悦容编》诸集,今所传者,独《悦容编》耳。文通甲子、乙丑间游吾梁,与雍丘侯五汝戡倡为海金社,合八郡知名之士,人镌一集以行。中州文社之盛,自海金社始。后误纳一丽质,为其夫殴死。文通气息仅属,犹鸣冤邑令前,惜乎无有白其事者。侯汝戡言,其遗骸至今旅泊雍丘郭外。 周亮工也认为《评》出自叶昼之手。由于盛、周二人生活年代距《评》成书时代非常接近,故以上二则材料成为伪书说的主要依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疑耀》七卷提要承其说云:“相传坊间所刻贽《四书第一评》《第二评》,皆叶不夜所伪撰。”但伪书说后来不甚流行。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崔文印先后撰写了两篇文章,论证《评》非李贽所作,而是叶昼伪托,除了依据盛、周之言外,还提出三点论据:第一,叶昼曾从学于顾宪成,而《评》中个别观点和语句显然来自顾宪成。第二,从语言风格和思想倾向看,此书对四书以赞美为主,不符合李贽批判的思想性格。第三,刊刻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樗斋漫录》引用的叶昼之语,见于《评》正文。日本学者佐野公治差不多同时也关注到了此书的真伪问题,他认同崔文印的伪书说,又提出了新的证据,他考证出《评》中引用的周汝登之语所在原书刊行于李贽死后,故《评》不可能出自李贽之手。叶朗则从《评》称赞饮酒一事出发,认为李贽不喝酒而叶昼好饮酒,故此书作者是叶昼而非李贽。 第二种观点,认为此书并非伪书,确是李贽所作。这是明清以来比较通行的看法,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针对四库提要说:“我们所见的《四书评》一书,并无所谓第一评、第二评等称谓,而精神内容、文字风格与李贽其他著作吻合,提要仅指为相传系叶所伪撰,可能即本周亮工之说,并未确证。因此,仍定为李贽的著作。”在崔文印重新提出伪书说后,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反驳。朱宏达、罗永吉分别从张岱《四书遇》、蕅益智旭《论语点睛》对《评》有较多引用出发,认为此书为真的可能性较大。刘建国、任冠文都认为盛、周之言不可信,而且《评》的思想、文字风格都与李贽并不抵牾,故此书并非伪书。张昭炜撰《〈四书评〉平议》一文,系统反驳了崔文印的观点,认为盛、周之言不可信,由于《樗斋漫录》刊刻晚于《评》,其中的叶昼之语也可能是叶昼暗自引用《评》中的话;与顾宪成的相似之语也可能是顾宪成引自《评》。该文还认为《评》所体现的真、活、病与药等评点特征与李贽童心说一致,《评》尊孔的思想风格与李贽晚年著作《道古录》一致。近又有王传龙《〈四书评〉〈四书眼〉的真伪问题及思想渊源》一文,除了反驳了李贽伪书说的几项论证,又从李贽、杨起元、叶昼有密切师承关系的角度,来解释《评》与《眼》个别词句的一致性问题。总体来说,近年来真书说占据上风,有不少李贽研究者直接将此书作为李贽的著作进行研究。 第三种观点,认为此书真伪难定,主张存而不论。约刊刻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删补四书微言》中就说:“……其它若《四书评》《四书眼》等书,真赝不必尽核,理趣互有发明,今皆参入。”今人牛鸿恩认为《评》与李贽思想有一致的地方,但也存在更多抵牾之处,并举了大量的例子,但他仍不敢断言此书为伪,而主张存疑。 可见,前人对此问题的讨论虽然很多,但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其最主要的原因受资料限制,仅围绕盛于斯、周亮工只言片语展开讨论,其余对《评》思想、风格的探讨又太过主观,难成定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引进《眼》这一新材料,将有助于把此问题的研究再推进一步。前人的讨论虽然涉及《眼》,但没有作全面考察,例如崔文印仅据《眼》卷首凡例,认为《评》与《眼》都是叶昼伪作,佐野公治仅初步考察了二书合编本《评眼》的版本情况,王传龙虽注意到了《眼》,但所关注的内容未超出前人言及的范围。 二、《四书眼》一书概况 《眼》一书共十九卷,《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湖北省图书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有藏,其中,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网站公布了扫描本。据哈佛本,此书卷首有万历丙申(1596年)杨起元序、万历辛亥(1611年)萧孔誉序、无知子《四书眼凡例》三则、万历辛亥梁知《四书眼纪事》以及《四书眼姓氏》。正文先以篇为单位抄录经文,然后罗列“论”若干条,讨论经文要点,如《大学》篇后有“论在明明德”等39条,《论语·学而》篇后有“论说乐君子”等7条。书中还有不少眉批、夹批和尾批。 据卷首资料,知此书作者梁知,又称梁无知,南阳人,批点者为杨起元、叶文通。关于梁知其人,前引周亮工语认为是叶昼的托名,学界对此没有异议。叶昼生平诡秘,多以假名示人,但假名也往往暗含其真实身份,如叶不夜,不夜即昼。梁溪为无锡之别称,叶昼常自署名“梁溪文通子叶昼”,梁知以“梁”为姓,暗指其为无锡人。梁知在《眼》中自称南阳人,而南阳恰是叶氏的郡望,这又点出了“叶”字,由此更能肯定梁知即叶昼托名。另外,《眼》所载梁知友人多在无锡周边江浙一带,而与河南南阳无甚关联,如卷首《纪事》《姓氏》所载人物籍贯有京口、武林、吴兴、广陵、梁溪、松陵、醉里、青浦等地。又据《纪事》,梁知尊无锡顾宪成为师,而叶昼也曾从顾宪成问学,《顾端文公年谱》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九月”条记载:“夏台卿时丁忧,闻公旋里,复假馆邑之孙氏,来学于泾,偕至者李衷纯元白、叶昼阳升,与钱抑之俱留泾上。”这进一步印证了梁知与叶昼身份的重合。不过,梁知在《纪事》中多次提到叶昼名字,如称:“文通子姓叶名昼,无锡人,而亦同不敏东西南北者也,此公浮沉大类我。”又称经叶文通(即叶昼)介绍认识了周安期等人,又称叶文通参与了《眼》的点评,这些说法显然是一种障眼法,一方面给读者造成梁知与叶昼是两个人的假象,另一方面又变相地告诉人们梁知与叶昼有密切关系。 然而,梁知既系假托之名,则其师杨起元在序中称“南阳梁子”就显得比较奇怪,老师似乎不应该称弟子的假名,由此,杨序的真实性似乎值得怀疑。不过,杨序作于1596年,而《眼》正式刊刻于1611年,在刊刻时可能会改动序文,“南阳梁子”或许本是“梁溪叶子”之类的称呼。但无论杨序是真是假,此书的作者是梁知这一点是无法动摇的,因为若杨序是假,那就是梁知有意假托名人杨起元;若杨序是真,而序称梁知“一日,持四书一编证余,余勉之曰:可谓四书眼矣”,则是梁知在完成书稿后请杨氏作序。至于书中的批语,可以认为是梁知观点的表达,而不宜直接认定为出自杨起元手笔。 《眼》除了单行本,又曾与《评》合刻,称为《四书评眼》(或《四书眼评》)。日本内阁文库网站公布了两种扫描本,第一种(索书号277-193)有残损,第二种(索书号277-182)内容完整,二本为同版摹印,内容一致。卷首仅有《四书眼评引》,内容袭自《眼》的《凡例》三则而略有改动。正文于经文每章之后以“李云”“杨云”分别列出《评》和《眼》的内容,两书原有的眉批、夹批等亦全部照录,也分别标以“李云”“杨云”。将其与《评》《眼》的单行本比照,内容完全一致。其标“李云”尚可理解,因《评》原本就署李贽名以行,而把《眼》标为“杨云”则显系误解或有意托名杨起元。 三、《四书评》对《四书眼》的承袭 关于《评》与《眼》的关系,《四书眼凡例》有交代,其第三则云:“先师与李卓吾不同道而亦亟称卓吾,两人相对,每危坐终日,各不出一语,真有相视莫逆之意,故其论次批评间多暗合。此书凡与《四书评》同意者已尽情删削,尚存百千之一二。”这里交代《眼》与《评》本有很多暗合之处,梁知则将这些暗合之处大量删削,仅保留了“百千之一二”,这说明二书已经基本上没有共同点了。然而,笔者基于《四书评眼》对二者进行仔细比勘,发现二书有多达60余处雷同,已经远超“百千之一二”了,而且这些雷同都不是偶然的巧合或当时的通行见解,而是有明显的承袭痕迹,如都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语句、都提出同样的新异解释、都特别关注某个字词、都引用同一人的观点等等。限于篇幅,以下即从这四个方面列举若干例证并略作分析。 (一)《眼》《评》在行文语气、用词方面的雷同 例1.《大学》“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句 《眼》: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便是无所不用其极,新民新命都从自新得之。 《评》:新民新命都从自新始,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是自新处无所不用其极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样子。 今按,两者一致之处有两点,一是认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二是认为新民新命都从自新而来。 例2.《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章 《眼》:此是记者隐语,以此了乡党之案。 《评》:分明一则禅语,若认作实事,便是呆子。 今按,“隐语”与“禅语”意义接近。 例3.《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章 《眼》:夫子言外之旨,有欲杀先自子意。 《评》:言外有要杀先从子始意。 例4.《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章 《眼》:师文武耳。(尾评) 《评》:分明说他师文武而语自圆妙。 例5.《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章 《眼》:巍巍乎其有成功也,是岁功成;焕乎其有文章,是七政齐,这正是实在则天处。 《评》:末节正是则天实际处。 例6.《孟子·尽心下》“逃杨必归于墨”章 《眼》:此等去处,必亲身经历方知其渐。予少年时…… 《评》:远杨远墨都有味,经历过方知其妙。(眉批) (二)《眼》《评》都采用同一种新颖、怪僻的解说 例1.《大学》“格物致知”解 关于《大学》格物的诠释,历史上众说纷纭,朱子以为是穷至事物之理,阳明以为是正其心之不正,还有诸如格去物欲等说。《眼》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解,即认为察民风、通民情就是格物致知,其解“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句云:“盖欲诚明明德于天下之意也,故必先致其知。盖五方之风气不同,四海之人情各异,非先致其知,何以明明德于天下哉!”致知就是知天下四海五方之风土人情,这是明明德于天下的必要条件。又解“致知在格物”句云:“格,通也,通天下之心以为一人之心曰致知,通一人之心以为天下之心曰格物。”又认为“听讼吾犹人也……大畏民志”章是格物之传:“此格物也,有以通民之志。”《评》的解释与《眼》如出一辙,其评“大畏民志”章说:“还是此篇释格致耳,大畏民志、使之无讼正是格物处。”又评“修身齐家”章云:“诚意又须格致方能明明德于天下……说到格物,正是说明明德于天下也,不明明德于天下,亦说不得物格知致。”也把格物致知与通民情、明明德于天下统一起来。 例2.《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章 《眼》:今之解者都作有德者不孤必有邻看了,不知夫子原说德不孤必有邻也,犹言一善立而众善至也,是劝人进德语。 《评》:有一善端,善毕至矣。 今按,“德不孤必有邻”一般解为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而《眼》《评》则理解为立了一善,就会有更多的善接踵而至。这种说法非常新异。 例3.《论语·公冶长》“左丘明耻之”章 《眼》:说左丘明又说丘者,正为两人皆秉《春秋》之笔,存直道于万世耳。 《评》:独说丘与左丘明,以两人都作《春秋》者耳。 今按,两者都认为孔子之所以把自己与左丘明相提并论,是因为两人都作《春秋》,是同道。 例4.《论语·子罕》“是道也,何足以臧”章 《眼》:非谓是道不足以臧也,只问子路:是道也何足以臧哉?欲其思而得之耳,若竟作不臧说,便与何用不臧处有碍。 《评》:是道也何足以臧?叫他去想,不是说竟不臧也,竟说不臧,便是两舌。 今按,“是道也何足以臧”,前人一般理解为反问句,意思是不足以臧,但《眼》与《评》却不约而同地认为这句话是疑问句,是问子路“是道”足臧处在哪里?让他去思索这个问题。 例5.《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章“听言观行”句 《眼》:此儆宰我耳,不要说春秋世界俱是言行不相顾者。 《评》:要知专为宰予,勿牵连春秋之世为是。 今按,两者都告诫读者此言仅针对宰我,不要牵连春秋之世,解释角度完全一致。 例6.《孟子·万章上》“不告而取”章关于舜与父母关系的解释 《眼》:读此一段乃知父子天性,即至顽之父亦不灭也,妙在使完廪者父母,焚廪者只一个瞽叟也,此舜之所以得免为廪上灰也。观此则出而掩井从可知矣。岂不是叟亦一时压于后妻之嚚,不得不外面顺从之耳。其中父子之恩原不断绝,及到死生之际自有以斡旋之。 《评》:使完廪者父母也,焚廪者瞽叟也,所以得生出然后从而掩之,亦瞽叟之力也。盖虽惑于后妻后子之言,而天性之爱至于死生之际,亦不泯灭也。 今按,两者都认为,舜之所以能够逃脱父母设计的陷阱,是因为瞽叟暗中帮助了他,所以真正想要杀舜的只有舜后母,瞽叟是受后妻迷惑或害怕后妻才不得已参与害舜的,这说明瞽叟与舜之间的父子天性之爱没有泯绝,尤其是在死生之际更能体现出来。这一解释非常新颖别致、富有想象力,而两书恰恰完全一致,二者的关系值得思索。 (三)《眼》与《评》常有相同独到的关注点 例1.《论语·子罕》“巽与之言”句都关注“与”字 《眼》:今人混账,都作“巽语之言”读过,殊不知“与”字极妙,谓即以法语之言巽与之言耳。 《评》:巽与之言,“与”字最妙,即以法语之言巽与之言耳。 例2.《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句都关注末句“者”字 《眼》:第三句忽换“者”字,尤见其深恶痛绝之意。 《评》:只用二“也”字,叫一“者”字,主客了然。(今按,“叫”字疑有误) 例3.《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句都关注首句为何不用“思”字 《眼》:下三语俱有“思”字,此语无“思”字,见圣贤文字之妙。盖此处容不得思,一思身家之念便起,如何致得命成! 《评》:致命不用“思”字,有理。 例4.《孟子·梁惠王下》“一怒而安天下”句都关注“一”字 《眼》:一怒,“一”字最妙,见得真正为民亦不妨暂或一怒耳,然决不可二也。虽论勇,实在还说仁智。 《评》:“一”字可味,见勇不可不好,亦不可久好也。说勇处原是说仁智,所以为妙。 例5.《孟子·告天下》“宋牼将之楚”章“终去仁义”句都关注“终”字 《眼》:或问去利只说去利,去仁义加一“终”字何也?曰:利所本无也,仁义所固有也。去本无者去之而已,固有何可去乎?故曰终去者,郑重之辞,痛惜之语。 《评》:去仁义处加一“终”字有味。盖仁义我所固有,不可令之去者也,即去望其复来者也,曰终去则终无望矣,何等斟酌! 例6.《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章都关注句中三“与”字,认为用法一致。 《眼》:向作牵连自家与颜子说,圣人殊无此等口气,此“与”字与下文二“与”字一般看,盖夫子许颜子能用行舍藏也,并不并自家说在内。 《评》:三“与”字一般看最有理,若作仲尼牵连自家说,恐圣人无此气象。 例7.《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章都关注为何先说止后说进的问题 《眼》:论文理应从平地说起,今以“止”在前而“进”在后,文字大有变化。 《评》:先说“止”后说“进”,绝妙鼓舞。 由上述三类例证可见,《眼》与《评》的雷同绝不是偶然一致,而是存在明显的承袭痕迹。那么,到底是谁承袭谁呢?单从文句对比看,《眼》顺口说来,烦琐无条理,显得更朴拙,而《评》则文字简洁明快,有修饰痕迹。如上述第一方面雷同例6,《评》只有一句“经历过方知其妙”,而《眼》则通过“予少年时……”一大段文字,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非常亲切自然。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评》承袭《眼》的可能性更大。事实是否如此?这就需要考察第四类雷同,即对同一人观点的引用。 (四)《眼》引用了一些不知名人物的观点,而《评》则承袭了这类观点但隐去了姓名 例1.《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章 《眼》:吴江周安期曰:“……缘何说可以语上不可语上,只是此语人自可不可耳。” 《评》:圣人无语不上,只是人自不可语上耳。 今按,周安期(1582—1647),名永年,诸生,有文名,《眼》卷首列其名,是梁知的知交好友。周安期的这个解释很新颖,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一般理解为孔子认为对于中人以下的人,由于资质等问题,不能跟他讲比较高深的道理。而周安期则认为,可或不可说的不是孔子,而是孔子言说的对象,孔子对任何人都说最高的道理,只是听话的人自己认可或不认可。《评》承袭了这种解释,但隐没了周安期之名。 例2.《大学》“不修身不可以齐其家”章 《眼》:此篇结法亦与诸篇不同,诸篇都正结,此篇独反结,似反结口气,尤为吃紧,亦见叮咛嘱咐之意云。义乌沈子上曰:“正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故其结法如此。” 《评》:此传反结,亦有深意,正与经文“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处相关应。 今按,义乌沈子上生平无考,推测可能是梁知的学友。沈子上认为,“不修身不可以齐其家”用否定语气结尾,与正心、治国、平天下等各章以肯定语气结尾不同,这正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句呼应,是为了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评》亦采用此种解释,但未提沈子上之名。这个解释虽然算不上新颖,但都能关注到这个细微之点,很难说只是一种巧合。 例3.《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章 《眼》:注作“焉知来者不如我之今日乎”,殊非圣人口气。王房仲以首句截,下三语连读,谓后生固可畏矣,然其可畏者,以来之有闻不如今之无闻耳。然日月易逝,至道难闻,又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且四十矣五十矣无闻矣,又安足畏也哉! 《评》:“焉知来者”自连下二句读,是转口语,就说后生将来未必不如今日也,若仍如今日,有何可畏? 今按,王房仲(1566—1601),名士骕,太仓人,王世贞次子,工制艺及古文辞,曾编选多部时文选本,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梁知是无锡人,与太仓相距甚近,二人可能有交往,或为文友。对于此章,前人一般认为“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是直承“后生可畏”的,意为后生将来可能会超过今日之我,所以我要加倍努力。而《眼》所引王房仲的观点则比较奇特,认为“后生可畏”是单独一句,“焉知”句与下二句是一体的,讲的是相反的意思,意为:后生虽然是可畏的,但由于至道难闻,又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会像今天一样仍是无闻呢?用肯定语气说就是,他们未来也很可能像今天这样仍是无闻。如果四十五十还无闻(即四十五十还如今日),那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这样理解非常别扭,明显是一种有意的标新立异,但奇怪的是《评》竟然也采用了这种解释,但也没有提王房仲之名。 上述三条都是《眼》指名道姓引用,而《评》不标来源但与之暗合。上文又已明确二书肯定存在承袭关系,因此,这种暗合只能说明《评》暗自承袭了《眼》,而不是相反。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旁证。《眼》于《大学》传九章论“有诸己”句云:“复所先师曰:‘此存之于心如此,言必有诸己而后可求诸人,不然,何以求人?……’其详具《答叶庵书》中。”同章《评》眉批云:“有诸己数语,杨复所说得极妙。”《眼》详引杨起元语并指明出处,《评》虽称杨起元名但不引具体内容,而直接评论其语如何如何,这种做法非常奇怪,很像是《评》作者看着《眼》的引文写的评语。 总之,通过上述论证可以断定,《眼》在先,《评》在后,《评》承袭了《眼》的大量内容。而从李贽孤傲、随性、追求自由的性格,以及其童心说所主张的纯真、无伪等思想来看,他显然不会通过大量抄袭别人著作的方式来伪造一部新书。因此可以断定,《评》的作者不可能是李贽,前人关于《评》之真伪的纷纷争论可以就此定谳。 四、从引文推测《四书评》作者为叶昼 既然《评》的作者不是李贽,那又是谁呢?盛于斯、周亮工、崔文印等人认为与《眼》的作者为同一人,都是叶昼,但没有可靠的论据支撑。通过仔细对比《眼》《评》两书的内容,发现它们在引文方面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都或明或暗引用不少杨起元、周汝登、顾宪成的观点。由于三人都是《眼》作者梁知(叶昼)明确尊为老师的,故《眼》引用三人的观点不足为怪,而《评》也较多引用三人的观点,这就不能不怀疑《评》与叶昼也存在某种关系。《评》引用杨起元一则已见上文,以下对其引用周汝登、顾宪成观点略作考证。 (一)《评》对周汝登的引用 《评》共称名引用了2条周汝登语,均出自《东越证学录》卷四。《眼》则引用了4条(其中1条未称名),其中3条出自《东越证学录》卷四,1条出自卷五。两书引用重合1条。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表1《评》《眼》引用周汝登语表 通观《评》全书,周汝登也是其称名引用最多的学者,可见其作者对周汝登的特殊关注。而且《眼》《评》的引文都集中于《东越证学录》卷四、卷五,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引文实际上都是同一人所为。 (二)《评》对顾宪成的引用 《评》虽然没有直接称名引用顾宪成语,但与顾宪成观点暗合者达7处。相应地,《眼》引用顾宪成观点达10处(其中3处未称名)。两书引用重合3处。列表如下: 表2《评》《眼》引用顾宪成语表 关于《评》暗用顾宪成的观点,崔文印先生已经指出了第7条“孔子年谱,后人心诀”一处,并以此证明《评》为伪书,但颇嫌孤证。本表则详列7条,尤其是第4条《评》使用了代表顾氏学术宗旨的“小心”一词,这些都足以证明《评》对顾宪成观点的承袭。从引用出处看,《评》引文主要出自《小心斋札记》及《虞山商语》,而《眼》的引文也主要出自这两本书及《东林商语》,两书引文出处相近。《评》对顾氏观点如此青睐,不能不怀疑其作者也是叶昼。 综上可见,《评》频繁引用了杨起元、周汝登、顾宪成之语,部分引文与《眼》的引文重合,因此推断《评》的作者很可能也是叶昼,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前人的观点。至于《四书眼凡例》所称“此书凡与《四书评》同意者已尽情删削”,似乎《评》在先,《眼》在后。但仔细品读这句话,不难读出以下这层意思,即在《评》之前《眼》就已存在(未刊行),但由于《评》已经先期公之于世,故要刊行《眼》,便需要对《眼》的内容作一些处理,主要是删除与《评》的共同之处。其实这句话也不过是障眼法,因为二书仍保留了大量雷同,毕竟出自一人之手,再怎么努力避免,雷同也还是难免的。总而言之,二书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眼》先作而后刻,《评》后作而先出。《眼》作为叶昼的专门著作,篇幅远大于《评》,应是其多年思索积累的结果,可能着手甚早,杨起元序作于万历丙申(1596年),而萧孔誉序作于万历辛亥(1611年),时间跨度达十余年。在这期间,叶昼可能撮取《眼》的主要观点炮制出一部托名李贽的《评》并公开出版,受到世人的欢迎,直到万历辛亥才正式将《眼》以“梁知”之名刻印出版。 结语 前人认为《评》不是伪书的一个重要证据,是认为《评》的语言和思想风格与李贽是一致的。《评》在语言的犀利直白和大胆的批判风格方面,与李贽确实有相似之处,如“老捕快”(《论语·颜渊》“季康子患盗”章)、“陈贾该死”(《孟子·公孙丑下》“燕人畔”章)、“一棒子打死与狗子吃”(《论语·述而》“吾无隐乎尔”章)、“若皮相,柳下几是一个混账汉”(《论语·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章),“今之从政者只是一个无耻。”(《论语·子路》“斗筲之人”章)等等,但这类愤激之语并非只有李贽才能说出来,作为底层文人,愤世嫉俗、郁郁不得志的叶昼也未尝不能说出。而且,《评》在思想方面与李贽的差异,前人也已指出很多。再加上本文提出的文献学方面的坚实证据,更可以证实《评》不是李贽作品,而极可能是叶昼伪作。 托名李贽的著作在晚明大行于世,且层出不穷,而叶昼似乎是当时公认的李贽伪书的主要制造者之一,署名李卓吾评点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都与叶昼有说不清的关系,当时人除了盛于斯、周亮工外,钱希言也说“比来盛行温陵李贽书,则有梁溪人叶阳开名昼者,刻画摹仿,次第勒成,托于温陵之名以行”,认为托名李贽的书多是叶昼伪撰。另外,在署名“梁溪文通子叶昼题”的《笑林评序》中有这样的话:“憨憨子以书抵予,谓卓吾诸书出,而世人耳食者不知真卓吾自在人间,余笑以为知言。”从叶昼的这句自白可以看出“卓吾之书出”与他本人有密切关系,而且这在其友人圈中似乎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而叶昼则自得其乐,俨然以“真卓吾”自居。不过,《评》虽然是一部伪书,但也自有其意义所在。它首次把四书作为文学评点的对象,丰富了四书学的文化面向,且书中文字犀利泼辣、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给晚明文化生活带来一股新鲜空气。叶昼虽然只是一位底层文人,且行迹神秘,但他在晚明文化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学术疑团,还有待学界的进一步探究。 原载:《海峡人文学刊》2024.1 作者:曹景年,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