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的实景史料:绝世孤本《圆明园四十景图》(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2:11:20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圆明园四十景图》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绘制特点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是康熙帝给四皇子胤禛的赐园,最初只是胤禛的私家小园子,面积很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登基,随后开始扩建,并在《御制圆明园记》中记录此举:“始命所司酌量修葺亭台丘壑,悉仍旧观,惟建轩墀分列朝署”。他常年在这里办公并下令朝政事宜皆在圆明园照常办理。无论上朝、领报还是议事,大臣们都要到圆明园来。自雍正登基到雍正十三年,圆明园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已扩至三十八处景区。弘历继位以后,改元乾隆。乾隆觉得圆明园“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便继续在圆明园里听政。虽说“无以踰此”,不需大改,但是乾隆还是在园子里面又添建了一些景区,如夹镜鸣琴、汇芳书院、涵虚朗鉴、方壶圣境、曲院风荷,改建了蓬岛瑶台。乾隆九年,添建结束,当时的画师开始为圆明园四十景区作画。 对照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雍正年间所建的三十八处景区在《圆明园四十景》中都可以找到,只有紫碧山房未被列入画册。乾隆添建的几个主要景区也都在。三十八处加上加建的五处已经四十三处,怎么说是四十景呢?实际上,仔细对照可以看出,四十景图中有的一张册页绘制的内容包含着不止一处景区,例如“坐石临流”一景,画的内容有坐石临流亭、同乐园、佛城(舍卫城),这样三景合并在一景中绘出,四达亭在水木明瑟一景中绘出,再加上未绘的紫碧山房一景,便可减掉多余的4景了。 所以《圆明园四十景图》基本上反映了乾隆九年的圆明园全貌。除此之外,《圆明园四十景》的重要性在于:它全面地记录了圆明园的具体情况,其卓越的细部描写为人们认识圆明园的园林及建筑特点,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其详细程度超过了现存最早的乾隆四十年所绘的全园平面图之详细程度。 《圆明园四十景图》与印象的中国绘画并不一样,它受到西方透视学影响,建筑画的技巧有所提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比例造型。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人所作的界画较好地掌握了透视技巧。到了清代,透视技巧进一步提高,比如,四十景中的很多建筑物都可以找到灭点,它不在图片内而在图片之外。但是,山水方面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画法进行绘作,水的位置基本上对但仍有夸张,而山失真严重,真实度低。相比起来,对建筑的绘作采用传统与西方画法结合的方式,比较成功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情况。 正大光明(资料图) 三、《圆明园四十景图》的真实性 从整体来看,四十景图中所画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档案内没有记录,但是大量考古发掘可以证实,一些在样式房的平面图和文献记载里没有的地方在《圆明园四十景图》中可以找到。 天然图画:天然图画的主体建筑叫五福五代堂,还有朗吟阁和竹薖楼等其他建筑,这些其他遗图中都有。但是,《四十景图》中的小水池、小水池上的建筑以及水池里的一些小岛和岛上的两棵松树,在样式房的遗图里无法找到。2002年,北京的考古发掘队伍对此专门进行了考古发掘,果真找到了水池的边缘和小岛。据样1704号图的白粉痕迹来看,应该是在道光十一年被填平。 杏花春馆:乾隆帝御制诗序中所说“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发花,灿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视野田村落景象。”乾隆改建之后,景物也随之改变。北部小山依然如旧,高居画面右上角的小城关“屛岩”遗迹被找到了,发掘出了城关门洞下部的角石,四块角石完好地立于城门地面之上。另外画面半山腰的六角亭绿云酣遗迹也找到了。 坦坦荡荡:雍正年间坦坦荡荡叫鱼池,后得乾隆皇帝将其改名为坦坦荡荡,提升了这一景观的文化内涵。考古发掘发现,建筑遗址、水池与四十景图所示完全相同,而且发掘出了位于水池中的风光霁月敞厅、四方亭,以及水池中的假山。 另外,文字的记载也能说明它的真实性。绢本四十景绘制的年代是乾隆三年夏至到乾隆九年。现存档案中,能够真实反映当时图档的情况很少,乾隆年间的建筑平面图只存留两张。其中一张是全园的平面图,另一张是九州清晏景区的平面。前者基本上能找到若干四十景图所画的建筑平面遗迹,但是,有些改建多的已不能看出原来面貌,有些改建少的景区还跟四十景图是一致的。从四十景图同乾隆年间的图纸对照中可以看到有些景区改建的痕迹,所以这两张图具有对照的价值。其中改变最多的就是九州清晏。九州清晏是皇帝的寝宫,寝宫曾经失过火,很多皇帝又根据自己的爱好也进行过改建,所以改变最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知耻崇廉
- 下一篇:"一日看尽长安花"如何成为孟郊的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