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师道尊严 >

刘轶:大山里的青春无悔


    
    【图语:刘轶】
    “习总书记,见到您我非常激动,我可以叫您‘习大大’吗?”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贵州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的刘轶,有幸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面对面交流,当面叫他“习大大”而迅速成为网络红人,被很多网友称为“最幸运的教师”。
    为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18年前,遵义师范学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刘轶,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来到遵义当地最著名的小学——文化小学实习,最终留校工作。18年来,她从未把教师当作简单的谋生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在孩子们成长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她努力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去熏陶、感染他们,成为一个有根、有信念的中国人,为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已成为刘轶和学生课上课下最喜欢诵读的内容,朗朗的诵读声不仅成为他们班的标志,更成为她和学生的精神追求。2010年5月,学生谢松筠参加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小学“祖国好·家乡美”主题活动获决赛一等奖。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爱的阳光
    在刘轶看来,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们的真诚。让每个孩子有集体归属感,个人使命感,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刘轶可谓想方设法、费尽心思。通过值日小班长、生日庆祝会、主题班队会、诵读表演、新闻播报、读书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刘轶班上有个叫贾瑞的学生,一年级时从正安老家来文化小学读书,父母都不在身边的他寄宿在小饭桌,一两个月才见父母一次。瘦弱、内向的贾瑞心中缺乏安全感,学习困难,常常上着课就悄悄哭起来。刘老师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很是心疼,主动与其家长联系,让家长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陪伴。
    在贾瑞身上, 刘轶付出了很多关爱,嘘寒问暖的同时还悄悄鼓励班上同学主动与贾瑞学习、玩耍,一起游戏,尽可能创造机会鼓励、表扬他。现在的贾瑞进步很大,不仅性格开朗、活泼了许多,学习成绩已跃升为班级中上游,这学期还当上了背书小组长。
    将教育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
    9年前,刘老师刚送走自己带了六年的毕业班,女儿就比预产期提前近一个月来到世上。因为是自己从一年级一手带上来的班级,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身怀六甲的刘老师没有请过一天假,哪怕是怀孕到最后全身浮肿,由孕前90多斤到产前150多斤都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辅导他们复习。
    产假刚结束,学校考虑到她才送走毕业班就安排她接手一个只剩一学期就要毕业的困难班级,这个班调皮捣蛋、人心涣散,成绩全级垫底。刚生为人母的刘老师什么也没说,接下了这个别人眼中的包袱。教了一段时间后,刘老师发现这班孩子其实并不笨,只是老师换得太多,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基础不好。于是,刘老师和他们像朋友一样悉心交流,唤醒了他们心中的内驱力。
    渐渐地,上课迟到、讲闲话的学生少了,每天准时到校参加早自习、专心听讲的学生多了。刘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在她为学生的进步高兴时,紧张的教学工作加上晚上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引发糜烂性胃溃疡,疼得她整晚睡不着觉,甚至做了两次胃镜检查,体重直降到九十斤。身为医生的丈夫心疼她,叫她请假休息,她却说学生正是关键时刻不能耽误,每天只是吃药止疼仍然坚持上课。最终该班大部分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理想的中学。
    怀着危机感实现自身卓越发展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刘轶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她积极承担课改实验和课题研究,是学校省级课题“读经典、学做人”的实验老师,主持的课题“《弟子规》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成功申报为遵义市重点课题。
    在教育教学中,刘轶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多次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的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获奖,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工作18年,刘轶一直担任班主任,她学习他们的理论、书籍的同时,还坚持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和育人方法,班级管理独树一帜,效果显著。
    三尺讲台,书写精彩。辛勤的付出换得累累硕果,但是在刘轶看来,成绩只是过去时,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不断实现自我的梦想和人生价值,而这也是她一生无怨无悔的追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