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师道尊严 >

施杞:甘为人梯的医学巨擘


     
    【图语:施杞】
    50年来,施杞始终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出“引路、铺路、养路”的模式,善于做伯乐,甘于做人梯,勇于做基石。他创立了“一体两翼,大鹏战略”教育思想体系,并提出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论,一批又一批的医学人才脱颖而出。
    首创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期间,施杞提出建设“全国一流,世界著名”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实施了“三五系统工程”(三高:高凝聚、高效率、高水平;五一:一流教师、一流毕业生、一流设施、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校园文化)。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他勇于改革。在实践中,他始终坚持学校一切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在办学体制、机制、模式上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在全国医学院校率先实行完全学分制教学,并实行主辅修、双学历教育制度,全校教学、科研、医疗等业务整体推进,得到全面提升,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经国家教育部评审,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早更名为大学并获得“本科教育优秀学校”的高校,对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施杞还首创了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六结合培养模式”(中医与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医古文与外语结合,医药学与生物学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业务技术与组织管理能力结合)。如今,该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并在2013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毕生精力投入医学研究
    施杞对于教育事业的炽热之心并未因年龄的增长、岗位的变迁、外界的繁杂,而有丝毫的动摇、减退。1998年,他退出行政岗位之后,深受中医药事业感召,谢绝了香港大学高薪聘请,成立了一个高水平的“脊柱病研究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兼备的中医学子,变“黑箱”为“白箱”,解开了中医药千年奥秘。
    2001年底,香港大学著名的骨科专家梁智仁院士听闻施杞团队发现了椎间盘退变的“三期变化规律”后,邀请施杞派学生到自己的实验室重复动物模型并验证中药疗效。于是,王拥军博士得到选派,并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系列中医药及单体的药效学以及疗效机制研究,获得了梁教授的认可。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脊柱病领域最高级别的期刊——美国Spine。他和王拥军提出“恢复脊柱平衡”等学术思想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打开了中医骨伤科学通向国际交流的大门。
    研究所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施杞的高瞻远瞩、精心设计和细心栽培。2003年,“脊柱病研究所”牌子刚刚挂上,先生便带着自己的高足——王拥军博士北上,去争取“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当时,生命科学领域中最热门的是基因表达等前沿项目,中医药项目备受冷落,评委会大多数又都是西医专家,中医只有两个席位,要说服西医专家投票给中医项目,实属不易。对于外界的不解,师徒俩充耳不闻,通宵达旦做准备,精心修改答辩PPT,预设100个问题并精心准备答案,最终以高票通过,获得了115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刚刚成立的研究所来说,这笔费用无异于雪中送炭。
    有了这个突破,脊柱病研究所近11年大步前进、硕果累累,团队先后承担国家及部市局级课题178项,共发表论文652篇。
    为团队培养优秀接班人
    斐然的成果让施杞看到了团队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2006年,他毅然“让位”,三次向学校党委递交辞职报告,大力推荐王拥军教授接任所长职务,以进一步促进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施杞为学科建设、为团队培养了优秀的接班人,真正实现了“继绝学、开太平”的理想。
    施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弟子们。近11年来施杞先后选派19名博士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霍普金斯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等进修学习。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回国,无一人滞留国外,逾期不归。
    如今,施杞的学生王拥军秉承老师“一体两翼”的培养理念,发展了一支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创新团队。师徒二人在2006年共同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成为上海中医药界的一段佳话,共同为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开拓创新之道。
    施杞始终以柔和敦厚的处世之道,虚怀若谷的治学之道,殚精竭虑的行医之道,春风化雨的为师之道,在中医学这一领域坚守、传承与发扬着那千载不变的执着信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