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其它 >

走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前列(2)


    作为一种活着的文化传统,手工艺并没有完全停止发展,而是保持着“制随时变”的开放姿态,目前正呈现出极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从纯手工生产到利用简单机械辅助的半手工生产;从独立手作到分工合作;从家庭副业式经营到专门的手工作坊和大型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从沿街叫卖到前店后厂式,再到体验店、“公司+农户”、“互联网+”等销售方式……不仅产品本身的类别和审美差异性体现出文化多样性,手工艺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差异性。今天,中国手工艺文化无疑在发展,但仍保留了历史上最为核心的“文化特质”,这一切都是手工艺人适应这个开放、多元环境的结果。
    强劲文化功能
    手工艺之所以在“道”和“技”的层面都能较好地保持传统,并不断发展,说明传统文化要在现代社会得到复兴,全看它能不能适应和影响现实生活。文化首先应该是生活的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有阶段性的经济目标,但是还应该与当前形势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相一致,更应该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国家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或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鼓励手工艺的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是将用户的想法或特定需求介入产品的生产过程,用户可以通过定制获得个人属性强烈的商品,或与其个人需求匹配度高的产品和服务。“定制”对于手工艺生产者而言并不陌生,由于手工艺本身便是个性化、差异化、限量化的生产,它很适合为小众服务,甚至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社会发展到今天,“定制”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有能力的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购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将更多心力倾注在文化消费、情感倾诉和身份识别上。可以说,定制本身便是特定的消费族群的生活方式的表达。
    其二,强调手工艺的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即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适应,同时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表面上看,与柔性化生产相关的硬件,似乎与未来数字化智能工业有更加直接的关联,与手工艺生产没有太多关联,其实柔性化生产不仅有设备的柔性,还包括管理、人员的柔性,也就是人对供应链的敏捷而精准的反应能力,这一点手工艺生产不能落后于时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