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佛教的“无我”思想能够支持人权吗?——关于克瑞斯多夫·高旺士观点的商榷


    程恭让
    “9·11事件”以后,欧美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对恐怖主义进行反思的学术著作,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把关于恐怖之原因的探讨逐渐由经济政治的层面引向宗教和哲学的层面。其中出现的一本著作格外引起我的注意,这部著作是《恐怖时代的比较哲学和宗教》(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Times of Terror),编者是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艾伦(Douglas Allen)。此书共收录了15篇论文,这些论文中的大部分是从“亚洲和比较哲学学会”2003年5月23—30日于加利福尼亚举行的“恐怖时代的比较哲学”学术会议中筛选出来的。
    担任该学会会长的道格拉斯·艾伦在该书前言中写道:“尽管这本书是显然与‘9·11事件’以及后‘9·11事件’的暴力、恐怖以及恐怖主义相联系的,但将这本书只限制于那些特殊的背景可能会是一个错误。哲学家们在这本书中所揭示的是,贯穿整个历史,人类一直生活在恐怖的条件之下,不同的哲学方法和传统的洞见以及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暴力、恐怖以及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和多样形式吗?”这位主编确信,“比较哲学和宗教,作为这一卷的中心,可以提供与暴力和恐怖有关的新的洞见和方法。”(Allen,导言)
    在这部论文集中,有一篇题为“面对恐怖主义:佛教,人权,和自尊”(“Stangding Up to Terrorists:Buddhism,Human Rights,and Selt-Respect”)的文章,作者是克瑞斯多夫·高旺士(Christopher W.Gowans)。作为研究佛学的同行,这篇文章尤其引起我的关注。作者在文章中承认,在最近的几年里,对关于人权的当代思想,佛教能否提供支持,或者甚至与之一致,存在着值得深思的争论。高旺士写道:“在我的看法里,尽管存在着支持对于人权思想的一种佛教徒的拥抱的地基,但较之通常被认识到的而言,这种拥抱有着更多的困难和复杂性。我引导人们去关注很少得到人们关注的一种困难,并且我探求在何种程度上这种困难可以被克服。”(ibid,p.101)
    作者所谓的这种“很少得到人们关注的一种困难”,就是佛教的“无我”思想与作为当代观念的人权思想之间的复杂而困难的关系。在作者看来,许多哲学家们坚持在人权和自尊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争取人权的许多斗争当中被反映出来。人们认为,人权的观念包含了我们是道德地被许可、并且或许是有义务去拥有自尊的,而这一点有时候就意味着诸他者尊重我们的权利的确证性的要求,由此就有一个向恐怖主义作出反应的明显的暗示。正如通常所定义的那样,恐怖主义涉及对人权的过度的暴力,并且我们对于人权的拥有是被思考为要去担保主动地反对那些对我们施暴者。
    按照这样的观念,作者在论文中写道:“根据佛教的‘无我’教训——以及与此种教训联系在一起的无著、慈悲、同情的价值,等等——很自然地人们要去怀疑佛陀的追随者们是否能够正确地估价被理解为要去意味自尊之重要性的人权。一个佛陀教训的真诚的追随者能够勇敢地面对践暴他的或者她的人权的恐怖主义者吗?”作者的结论当然是消极的。“困难的核心是佛陀的‘无我’教训”,他写道:“对于佛陀来说,我们的最高的真实是一种‘无我’的真实,并且克服痛苦和得到涅槃的关键是我们的‘无我’的存在的实现。为什么这一点给作为自我尊重及自我确证的要求的人权概念创造了困难,是明显的。”(Allen,p.106)所谓自我尊重就是对于一个人的自我的尊重,而如果人们的自我并不存在的话,这种自我尊重的观念就很难被看作是好的东西。因此,看上去,佛教徒有理由去抛弃一种认为自我尊重是好的东西的人权概念。如果一个完全觉悟了的人抛弃了欺骗性的“我是”,那么要想见到这样一个人能够被道德地允许和需求去确证地要求别的人们尊重他的或者她的权利,就是很困难的。
    因此,高旺士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把人权观念与自我尊重、自我确证的观念密切地联系起来。由于佛教哲学拥有极为醒目的“无我”之思想,因此,佛教哲学在恐怖主义时代能否支持人权的观念,就当然是十分具有疑问的事情了。我认为,高旺士的上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为了支持他的观点,高旺士在论文中引用了一些巴利文的佛教文献。但是,他却没有引用关于“无我”问题的佛教思想的最权威的文献:《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sa)。这部文献用梵文写成,是公元5世纪以前佛教哲学的一部经典文献,作者相传为著名佛教哲学家世亲(Vasubandhu)。在此文献的最后一部分有一篇名为“无我之抉择”的附录,里面包涵了世亲对于“无我”问题的非常系统的思考。下面,试以这篇文献的论述为例,对于佛教哲学“无我”思想的动机与原因略作分析。
    在附录的开头部分,《俱舍论》将它的“无我”理论和盘托出。唐代佛教翻译家玄奘将这段话译之如下:
    越此依余岂无解脱。理必无有。所以者何。虚妄我执所迷乱故。谓此法外诸所执我。非即于蕴相续假立执有真实离蕴我故。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
    以何为证。知诸我名唯召蕴相续非别目我体。于彼所计离蕴我中无有真实现比量故。谓若我体别有实物如余有法。若无障缘。应现量得如六境意。
    或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现见。虽有众缘由阙别缘果便非有不阙便有。如种生芽。如是亦见虽有现境作意等缘而诸盲聋不盲聋等识不起。起定知别缘有阙不阙。此别缘者即眼等根。如是名为色根比量。于离蕴我二量都无。 由此证知无真我体。(《阿毗达磨俱舍论》)根据这段话,佛教哲学中“无我”思想的动机与原因有两个方面:(1)佛教的“无我”理论是与佛教的解脱理想密不可分的:佛教因为“无我”而可以达至解脱,佛教以外的各种宗教或者哲学则由于不能洞见到“无我”,因而不能达至解脱。(2)佛教否定永恒自我的存在,但并不否定现象性的处在因果网络中的过程自我;佛教并不是因为要追求解脱而刻意否定永恒自我的存在,而恰恰是因为此种永恒自我并不存在,所以佛教哲学才坚决地坚持了“无我”的观念。
    所以,首先,即使仅仅根据《无我之抉择》的上述引文,也可以看出,佛教的“无我”思想是一个深刻的、系统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这一部分(“无我”思想)的检讨,应当以对佛教世界观、人生观的全面系统的检讨作为基础。而这一部分“无我”思想也只有镶嵌在佛教世界观、人生观的整体思想网络中,才有其特质、地位以及意义。因此,将这一部分“无我”思想单独割裂出来与主要是来源于西方文化的人权理论相面对、相比勘,就思想方法而言,很难说不是一种片面的、有失公允的或至少是随意的比较。
    其次,就佛教“无我”思想史的历史实际而言,情况也是极为复杂、难以定论的。高旺士在他的文章中显然把“无我”思想理解为佛教思想的一种“定论”,他没有注意到或者有意忽视了在有关“无我”问题的讨论中,佛教思想史的实际面貌其实要纷纭复杂得多。
    在此可以举一部著名的佛教经典《楞伽经》(Lankaravatara Sutra)为例,该经是公元前后印度佛教大乘思想运动时期涌现的一部经典。在这部经典中,提出了如来藏的概念,如来藏(Tathagata garbha)是如来(Tathagata)之胚胎(garbha)的意思,是指生命中拥有的如来的本质或者基础。此经典进一步提出“无有‘自我’以及我所的如来藏”之概念,并把它称为“以如来藏作为名称的阿赖耶识”。(《楞伽经》;参见程恭让)因此,在这个特殊处理了的如来藏概念中,可以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特征:(1)如来藏由于是阿赖耶识即代表生命活动的第八识,所以是有生有灭的;(2)如来藏由于是如来之胚胎,是生命中的如来之本质,所以是无有生灭的。如来藏是生灭和不生灭的有机统一。
    佛教思想史的研究者们一般都会承认,《楞伽经》中提出的这种独特的如来藏观念,其实深刻地反映了大乘思想运动中人们对于自我问题的新的思考:如来藏其实就是自我之代名词,但它本身是自我与“无我”的统一。这种思想趋势可以说贯穿了印度大乘佛教思想运动的始终,并且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上述思想趋势也越来越显示了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考虑到在佛教思想史当中上述“有我”、“无我”交相辉映的辩证的思想实际,就很难简单地将“无我”(不存在自我)理论看成是佛教自我学说的唯一定解。事实上,上面所引证的文献《自我之抉择》的整个后续的部分都是以自我与“无我”辩论的方式展开的。如果我们并不站在某一佛教部派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佛教整体的立场上,不是根据某种抽象的佛教思想观念,而是根据实际运作的佛教思想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公允地得出结论,那种以“无我”作为佛教思想的独特地基并由此而讨论佛教哲学是否支持人权观念的做法,就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而言,是值得怀疑的。
    当然,高旺士论文的用意并不是要全盘地否认佛教思想在处理现代社会危机时的任何合法性。事实上,高旺士在他论文的后面部分也对佛教思想的一种可能的支持人权的方式作了尽可能的探索。不过,我对这种探索的学理意义仍然不得不有所保留。比较哲学、比较宗教研究无疑是19—20世纪以来人类哲学思想史上最有意义、最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而在“9·11事件”以后,以比较哲学、比较宗教研究的方式来探讨现代社会的恐怖危机之根源,也无疑开启了当代哲学与宗教研究中最富有潜力也最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研究方向。但是,我认为,如果学者们始终难以忘怀一种文化的根深蒂固的范式性,始终只能以一种文化的既定价值规范作为准则来从事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则恰恰有可能不但无法提供对于恐怖主义的某种有效的对治,反而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导致文化恐怖的思想源泉。
    
  参考文献:
    《阿毗达磨俱舍论》,唐代玄奘三藏译,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9册,No.1558。
    程恭让,2004年:《<楞伽经>刹那品中如来藏段梵汉对勘与新译——兼评吕徵先生关于魏译本段经文的批评》载《哲学研究》第3期。
    《楞伽经》,见《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宋求那跋陀罗译,载《大正藏》第16册。
    Allen,Douglas(ed.),2006,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Times of Terror,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