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相宗络索》心要例说


    蔡相宗
    摘要:佛教相宗一派名相繁多,分析细密,规制宏大,逻辑谨严,自古号称中国佛教难治之学。船山作《相宗络索》一书,将相宗内容提纲挈领分门别类加以论述,对后学了解和摄持相宗提供了巨大方便,成为人生性命之学的法宝。在《相宗络索》一书基础上,以佛教相宗文学代表作《西游记》为例,对其心要——首章“八识”和尾章“八识转成四智”做具象阐述,更有助于宏扬《相宗络索》一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相宗络索》;八识;八识转成四智;《西游记》
    

    众所周知,《相宗络索》一书是王船山应先开和尚之请所作。然而,这只是《相宗络索》问世因缘之一,另一不广为人知因缘是“为儒家寻找性命之学的答案”。个中原因是明儒虽受佛教思想影响,建立理学,广宣身心性命之论,但对“心之所以为心,性之所以为性,生命之所以相续流转和人生实践的最终归宿,终不免与曩模糊,依稀仿佛。”船山正是面对此等境况,深入佛教相宗,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并最终写就《相宗络索》一书。故本书学术意义非同凡响。虽然此书当时并未有多大影响,但其内在价值,正如乌云遮蔽的太阳,总有光芒四射之日。因而本书被“称为释氏‘小绀珠’(刘毓嵩语)”,又被王恩洋推崇为“我们治船山学不可不读此书,治中国学说史也不可不治此书。”
    佛教相宗一派名相繁多,分析细密,规制宏大,逻辑谨严,自古号称中国佛教难治之学。船山作《相宗络索》一书,将相宗内容提纲挈领分门别类加以论述,对后学了解和摄持相宗提供了巨大方便。即便如此,一般后学对相宗依然望而却步,只因名相繁多,理论抽象。故而更需在《相宗络索》一书基础上,做具象阐述,才能发挥《相宗络索》一书的真正价值。这是本文《{相宗络索)心要例说》的写作动机,此“例”专指相宗文学代表作《西游记》。
    《西游记》依玄奘法师天竺取经故事加工而成,其内容与玄奘法师息息相关,尤其与玄奘法师开创的中国相宗(又名唯识宗等)渊源深切。玄奘法师从天竺取经归国后,广译相宗经论,大力宣扬的相宗思想在《西游记)暗含颇多,妙趣横生。台湾林中治先生《西游记与唯识》对此做过详细阐述。本文以《西游记》例说《相宗络索》,不可能像林先生一样论述翔实,只能撷取《相宗络索》之心要做一概说了。
    《相宗络索》共二十九章,其中“八识”是首章,、“八识转成四智”是尾章。首章是《相宗络索》的基本要素,尾章是《相宗络索》的“唯一宗旨”、“最极无上的大成就”闽。故首尾二章是《相宗络索》一书之心要。
    先说首章“八识”。“识”一般分成八种。但这八种识并不是平列而作用相等的,可以分成不同类别。一种是分作二类,即所谓一本七转。二是可分作三类,世亲菩萨《三十唯识颂》里就把八个识分成三类。三是可分作四类,《相宗络索》就把识分成了四类: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而这四类恰与《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完全对应。即前五识——悟能;第六意识——悟空:第七末那识——悟净:第八阿赖耶识——唐僧。
    一、前五识——悟能。《相宗络索旷八识”章“前五识”点明五识: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功能“九缘”章“根”条认为:“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辨香。舌能知味,身能觉触者,为胜用根”。而这正是《西游记》中悟能的典型特征。悟能贪恋声色,就是“眼能见色,耳能闻声”的功能,悟能贪恋饮食,就是“鼻能辨香,舌能知味”的功能,悟能贪恋睡觉,“一路上挑担有力”,又因“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等都是“身能觉触”的功能。
    《相宗络索》“九缘”章在介绍前五识“为胜用根”后,又说“余三识不缘此缘”,即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没有“见色,闻声,辨香,知味,觉触”的功能。而《西游记》中与“余三识”相对应的悟空、悟净和唐僧也无任何声色犬马贪恋饮食等物欲。
    二、第六意识——悟空。第六意识的最大特点即,相宗络索》“九缘”章所言,能分别前五识相对的色声香味触诸实境。此分别功能,唯第六意识具有,其余诸识皆无,所以“分别依”说“七八本无分别,不缘此缘”。有人认为前五识也具分别功能,实则“前五与同时意识和合,乃生可忻可拒之见”,如果不和合,前五也不能分别。所以“三量”章说“前五不起计较,不具比量。”而《西游记》中悟空与唐僧、司能、悟净最大不同是能辨别事物是非真假,其余三人则不能。
    “九缘”章“作意缘”条认为,“前五待作意。识乃发生。若不作意,根虽映境而不与己相关,见如不见,乃至触如不触”,即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之一切行为,第六意识如果作意,则无所不知,如果不作意,即使前五识眼看耳听鼻嗅舌尝身触,但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西游记》中悟能——曾经的天蓬元帅遇到妖魔鬼怪,如果离开悟空的指点,竟不能辨别,即是此意。所以悟空骂悟能是个“呆根”、“呆子”。
    第六意识如果作意,则对前五识一切行为无所不知。这个特点相宗称为“五俱意识”。即“六识五种”章所说“明了意识”即“同时意识”。“五识一起,此即奔赴与之和合,于彼根尘色法生取,分别爱取,既依前五现量实境,故得明了。”所以前五识的所作所为,第六意识看得清清楚楚。故而,《西游记》中悟能心里所怀的各种勾当,都瞒不过悟空的火眼金睛。
    “八识”章“第六意识”条认为,第六意识“诸境不现前,意亦生起”,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等功能全部关闭,无任何眼视耳听鼻嗅舌尝身触等行为发生时,第六意识仍可作意。此种境况相宗称为“独头意识”。“六识五种”章所说各种独头意识即是。《西游记》真假悟空的故事,即是独头意识妄想分别的结果。假悟空与真悟空本是一体,无奈真悟空妄想分别,“遂于幻中现其影似,而乱起计较、思冤、违顺”等独头意识所致。
    《相宗络索》“六位心所”章“不定”条认为,唯第六意识有“不定”,所以不得安隐。而“前五现量决定,无此不定。第七坚执非量,亦无此心。”“迷悟二门”章“流转门”条说“六识别境令生不定”。第六意识又叫“恒易转”,是八识中最不稳定者。《西游记》中的悟空是只猿猴,正表心猿意马“不定”意。故而,孙悟空龙宫强索金箍棒,冥府硬勾生死薄上名,搅乱蟠桃大会,偷吃太上仙丹,大闹天宫等等一切胡作非为,是人的第六意识“不定”因此不得安稳的形象描绘。
    三、第七末那识——悟净。第七末那识最大特征是“我执”,即如“八识”章“第七末那识”条所言“此识虽未思善思恶,而执八识一段灵光之体相为自内我”。玄奘《成唯识论》认为末那识“叵审思量,正名为意。”即说第七末那识执着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于此相对应,《西游记》中悟净非常顽固地执着唐僧为自我,与他形影不离。所以无论化斋还是巡山,无论降妖还是救人,都是悟空和悟能的本分事,留下来陪伴和照顾唐僧的却非悟净不可。其最直接的任务是照顾唐僧的起居生活,登山牵马,而不是挑担。所以如来分封五众时说悟净“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八识”章“第七末那识”条认为“一切染品皆从此起。故梵云末那,唐云染。”从此可知八识中最恶者即此识。故“八识三藏”章“我爱执藏”条说“此八识流转生死之祸苗,皆由七识强揽。”另外“三量”章“非量”条、“九缘”章“染净依”条、“三性”章“有覆无记”条、“六位心所”章“根本烦恼”条以及“二障”章等都对此作了申明。由上可知,第七末那识是八识中最恶者,是人们修行中的最大障碍,也是人类自私自利的根源。世人要想修行成功,必须擒贼先擒王。即先剿灭第七末那识才可。“迷悟二门”章“还灭门”条说:“于七识命根一刀斩断,绝灭无余,六识枝蔓随之摧折。七识灭则六识灭,六识灭则七识后念灭,前五同时意识、八识见相二分皆灭,”另“八识转四智次第”章与“八识心王流转图”也皆持此意,可见首先剿灭第七末那识的重要性。《西游记》中悟净就是这样一个恶人:自私自利,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每取经队伍内部出现分歧之时,悟净往往保持沉默,充当和事老角色,这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自私自利倾向。
    四、第八阿赖耶识——唐僧。“三性”章认为,阿赖耶识属“无覆无记性”,并且“唯八识一位无覆无记,余俱有覆。”此特点使得阿赖耶识具有了“藏”意的可能,所以玄奘将其译为“藏识”。“八识三藏”章对此做了详细解释。
    第八阿赖耶识是“前七作总报主”。“八识心王流转图”章说“现在八识俱过去七识熏成,结真如藏为业识藏,作总报主,受罪福果”。“八识十证”章“夙习熏染善恶等因乃至不相应心所不于当时当位当类得果,而此识流转趣生为总报主。”《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三个徒弟前七识的总报主,受罪福果。唐僧是悟空等人的师父,西行取经,渺渺茫茫。因此他受苦最多,同时享福也最多。总之,西天取经路上,事无论好坏,非由唐僧承担不可。这就是“八识十证”章所说阿赖耶识“执持一切善染种子”的反映。
    阿赖耶识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叫永不灭坏。“梵语阿赖耶,意为无没,我国译为藏识。称无没者,是亦因它历劫生死流转永不灭坏。”“八识十证”章对此做了申明:“一期报尽,前七俱已消灭,唯此八识实有不亡,恒相接续,遍生五趣中,趣意而分段不杂。随其善染,周历五趣。”又说“其依之而住者,乃此八识,一类相持,无有间断”。《西游记》中妖魔鬼怪都想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就是因为唐僧代表的第八阿赖耶识,历劫生死,永不灭坏。
    以上所说是首章“八识”,继之再说尾章“八识转成四智”。
    转识成智是相宗成佛理论的核心。“识”分为八,“智”有四种。“八转识成四智”就是转舍有漏之八识,转得无漏之四智。转识成智,又叫做“转依”、“生死涅盘”、“流转还灭”等。《相宗络索旷迷悟二门”章所说“流转门”和“还灭门”即是此意。“流转者,五趣生死之门也。”“还灭者,灭妄还真。非灭妄不能还真,还真则妄自灭,此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也。”从“流转门”转入“还灭门”即是转识成智。《西游记》一大群妖精中,不少是佛菩萨、太上老君的座骑眷属或徒弟等等。这就隐喻了相宗“转识成智”的道理。比如狮子精和大象精原本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座骑,是大智大行的方便,在菩萨行中不可缺少,隐喻八识烦恼。不应断灭,应将其转为智能,这时,狮子精大象精等就归位了,重新变成菩萨的座骑,帮助菩萨去普度众生了。
    那么识和智有何区别呢?弥勒菩萨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相宗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以识为根源转变而生,都是虚幻假相。由此可见相宗根本义理就是“万法唯识,识外无境”。或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五位唯识”章对此做了详尽分析。其中罗列五位唯识,五位唯识皆不离识,故曰唯识,“四分”章对此所谈更为具体“所见者非真实相,因我能见,认为实相,见异则相亦异。如罗刹见雨成刀,雨遂有刀相。”《西游记》的作品主旨恰如唐三藏所言“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明朝袁于令《西游记题词》云:“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佛,未佛皆魔。”可见《西游记》中无论妖魔鬼怪,还是诸佛菩萨,以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
    《相宗络索》“八转识成四智”是: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即“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西游记》中的悟能最终被如来封为“净坛使者”,就是“成所作智”。如“八识转成四智”章所言“以眼耳鼻舌身现诸功德,成其所作,随缘利物。此佛果位中用此智为化身大用。”又如《西游记》如来所说:“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
    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就是“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正如“八识转成四智”章所言“妙观察者,观中察出入法双空,不同二乘有相观也,能使极略极迥之法昭朗现前。”《西游记》中的悟空最终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就是“妙观察智”。此时悟空已将第六意识染污相除去,并具有了能够妙观诸法差别之相、众生之机而施展说法、断疑、生信之用的无漏智慧。
    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就是舍弃我执,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恰如《成唯识论》所言“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西游记》中的悟净被如来封为“金身罗汉”,就是“平等性智”。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修习到此位,即能断一切与“我执”相随的四大烦恼,脱离生死轮回。悟净最后被封为“金身罗汉”即表明灭尽末那识,功德圓满。
    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即“八识本体即如来藏,无有境量而大,无有亏欠而圆,无不普照而如镜。”《西游记》中的唐僧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就是“大圆镜智”。他象征的是阿赖耶识此时“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并能够圆照诸法的无漏智慧。
    相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烦恼与菩提都是我们一念心所摄。“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们要把烦恼转为菩提,而不是灭除烦恼也不可能将它灭除,唐僧、悟空、悟能和悟净虽然西天取经终成正果,但四人还是这四人、未曾转成他人,所转的只是烦恼成了菩提,并且这个转只是转名言习气种种虚妄分别染法,使之成为纯粹无漏的净智,非别有实物可转,实物可得也。恰如孔子由十五有志于学的凡夫少年转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圣人,孔子依然是孔子,但境界已是由凡成圣了。
    

    参考文献:
    [1]谢路军:《王夫之援佛、道入儒家思想评述》,佛教导航ttp://wwwfjdhcorm/wurnin/HTML/6109html。
    [2][3][5]王恩洋:《中国佛教与唯识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617、617、616页。
    [4](台湾)林申治:《西游记与唯识》,台北大圆出版社1998年版。
    [6]蔡相宗、李荣昌:《<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的唯识学解读》,《运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蔡相宗:《从佛教唯识宗谈<西游记>中沙僧形象》,《时代文学》2008年第6期。
    [8]于凌波:《向知识分子介紹佛教》,福建佛教协会教育基金委员会1962年版,第98页。
    [9)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57页。
    [10][11][12][13]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6、716、716、715~716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