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闽台方言中的国学素养“和为贵”


    国学并非是国家之学或是治国之学,那么国学是什么呢?学术界众说纷纭。据《百度百科“国学”词条》:“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语言学等。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的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中,在传统学术分类的基础上,专列“小学”,“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名称。“小学”是开启中国文化的钥匙,而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它不仅是研究“小学”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国学的载体之一,所以国学素养方面在闽南方言和闽台文化中无处不在。
    什么是国学素养呢?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国学素养是指国学中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部分,说白了就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既要有朴素的体质,又要文明礼貌,这叫文质彬彬。
    被称为“孔子第二”的朱熹从绍兴21年(1151年)到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先后在泉州同安当主簿和漳州当知(即主管漳州的官叫知县),办过不少书院、书斋,把兴庠讲学看成是主要工作,不断地兴学授徒,把闽南造化成“崇儒之乡”, 因此儒学的传统文化渗透到闽南民间生活中,并在形象、活泼、生动的方言俗语中留下精华,这些精华被传承到台湾,生根、开花。这正如台湾学者黄清源先生所说:“台湾文化源自闽南,闽南文化植在台湾。”
    “和为贵”。中国传统观念很重视和谐、亲善,渴望吉祥如意,因为和谐、亲善才能使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世界和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子孙才能生活得美满幸福。
    “和”的本字为“龢”,“龠”读yue,闽南话读yok,是古代乐器名,形似笛。《说文》:“龢,调也。”《广韵·释诂》:“和,谐也。”“和谐”(hohai,即和顺),古代五音“宫、商、角、微、羽”本不相同,但谱成曲后就和谐动听,而社会上的“君臣、父子、夫妻、老幼、亲疏、尊卑”等虽然有别,但若能以礼相待,也能达到和睦共处。《论语·学而》:“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注)”杨树达疏证:“和”,今言适合,恰当,恰到好处。“贵”是可贵,合乎礼的要求,就能体现和的价值,和的宝贵。就像孟子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闽南话保留古汉语“和”的意义、用法,在口语中,单说一个“和”字,就能表示和谐、友好。如“伊甲人真和,无甲人冤家”(他跟人很友好,没有跟人家吵架)、“厝边头尾真和”(左邻右舍非常和睦)。闽南人从中原几经迁徙辗转到东南海陬定居后,随意而安,和原住民古百越友和相处,渐趋融合,共同开发这块宝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更加珍惜和平安定的日子,这从闽台地名“平和、同安、安溪、长泰、华安、漳平、安平、太平、和平、安定、大安、大同”等可以反映出来。“和好、和齐、和顺、和心”是常用词语。
    儒学核心为“仁”,“仁”是“人”和“二”构成的,孔子释“仁”字就是“仁者爱人也”,如何“做人、爱人”的事是永恒的。孔子是个有人性、有同情心的人,有一次,他听说家里马厩着了火,他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闽南人认为,要爱人,要学会如何做人得从每个人做起,闽南人提倡做“古意人”(古道热肠)、对人要“好所行”(朴实、热情)、待人、处事、言行要“照纪纲”(按照规矩办事)、交友要“做人”(ggao zo lang,热情帮助别人,为别人解难),遇事要“吞忍”(忍耐),求同存异,要做一个“有量、好量”(度量大)的人,“互人偏(pni)较好偏别人”(让人家占点便宜,比占人家便宜好)。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长处而学习,看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反省自己而加以改正)。《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即悦,快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恼怒),不亦君子乎?”这就是孔子对我们提出如何交友、爱友,与朋友好好相处,尊重朋友,才能达到“和为贵”。闽南话里就有“加交一个朋友加一条路,加一个冤家加一堵墙”、“一家有事大家帮”、“隔壁亲情(cin znia),礼素照行”(无论邻居还是亲朋好友,都要互相尊重,按礼素行事),不要“我看你赔赔(pupu,本指霉菌盖住食物看不清,比喻看不起),你看我雾雾”(被雾蒙住,看不清,也比喻瞧不起),因为“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们在交际中若能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就能达到交际上的和谐,因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然自己熟悉的知己、朋友,因互相了解即可直言不讳。我认为帮助朋友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正如古语所言:“助人者恒助之,爱人者恒爱人”。人人都互相关爱,事业才能成功,人生才更加美好,自己先去爱人、助人、关心人,每个人都这样,人生岂不更美好?世界怎能不和谐!
    闽南俗语中有关和谐、和为贵的例子还很多,如“家和万事兴,家不和通世穷”、“家不和,人看无”(家庭不和睦,被人家瞧不起)、“姑嫂会和好,厝边拢阿老(o lo)(姑嫂能和好,邻居都赞扬)、“呣惊(不怕)山难移,只惊心不和”、“和气生财,生理捷捷来”(和气生财,生意兴旺)、“三个人四样心,趁(tan,赚)钱无够买点心”。闽台人传承这些俗语,并用它来教育下一代,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家庭、社区、社会、国家。在这里,我联想到《论语·先进》里,孔子问其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曾参的父亲名点)的理想、抱负时,孔子对曾皙的回答特别欣赏。曾皙曰:“莫(mu)春者,春服既成,冠(gua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u,古代求雨祭祀的台)咏而归。”夫子喟(kui)然叹曰:“吾与点也。”(暮春三月,春装已经做好,成年人五六人,小孩子六七人,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上乘凉,然后唱着歌一路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点的想法”)。孔子对子路立志拯救国家、冉有立志于治理小国、公西华立志于搞好礼制等有所看法,但曾皙乐道引起孔子的共鸣,说明孔子的志向,就是要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人人过着美好的生活。曾皙所描写的老少同乐正是这一美好境界的展现。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古人用礼治来代替法治,他们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应该继续发扬,但在当代不是用礼治来代替法制,因此要用法律来约束“和为贵”。人类历史是人创造的,人有道德制约的“心和”,就有顺应大自然规律的“天和”,也就有法律制约的“人和”,三和相辅相成,其乐无穷,“和”则相让不争;“和”则生敬互敬;“和”则相忍为国;“和”则生财,黄土变金;“和”则宽,举才不遗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和为贵”。
    注:“礼之用,和为贵”,有的版本认为是有子说的。有子是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此人博学多才,雅好古道,长期肖于孔子。孔子去世后,门人思之不已,曾一度把有若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林宝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