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讲好“八德”的故事——《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评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28 孔子研究院 佚名 参加讨论
2017年2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的《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丛书共76万字,依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德目,各自成册。该书作为首部以丛书形式诠释中华传统八德的通俗理论读物,主要面向党员干部,兼顾社会大众,分别阐释了各个德目的起源、涵义和本质,论述了每一德目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修道立德的重要意义,在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中,他都表达了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殷殷期望。2013年11月视察山东时,更明确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杨朝明先生认为,如果把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看成一篇“大文章”,那么这句话应该“是这篇大文章的标题,是这篇大文章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明精华,传统“八德”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弘扬传统文化不能忽略“八德”,应该阐释好“八德”的内在价值。 《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将作为中华民族道德伦理精华的“八德”予以全面考虑,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精心诠释和细致解读。该书历时三年,九易其稿,精益求精。不难看出,作者们在“继续讲好‘八德’故事”上的努力是成功的。总体看来,《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应运而生,恰逢其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而引导国人培育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八德正确地展示给读者——尤其是“为政君子”,正是本丛书的编写目的之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依托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论语•述而》篇载孔子的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的“道”指的是价值体系,说的就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层面,要求“君子”立志高远。孔子所处时代的“礼坏乐崩”、“天下无道”,正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价值观混乱”、“是非观扭曲”。实现“道”,必须“据于德”,道德居于基础的地位。个人的言行举止,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那么他很难“成人”,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孔子家语•王言解》中记载孔子之言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正清晰说明了“道”与“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体现,人的德行表达人的价值追求,所以“德”与道德建设、与价值观体系构建密切相关。 《中庸》言“道前定而不穷”,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信仰与价值判断,才会去思考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近百年前,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在反思“近世之病源”时,深刻指出:“今日社会国家的重要问题,不在于信不信孔子,而在于成人不成人。那些破坏社会国家者,皆不成人者之所为也。”使人人知道如何做人,乃是“社会国家的重要问题”。柳诒徵先生接着说:“而讲明为人之道,莫孔子之教若矣。”要解决“人之为人”的问题,离开了孔子之教,离开了传统文化,是做不到的。中国古代非常注重“成人”教育。《左传》说:“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人能“自曲直”表现在自觉“赴礼”上,这就是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点,在孔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孔子家语》载:“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这里,“成之以文德”实际上正是使人成为有“文德”的“成人”。 孔子对弟子的教导正是根据“依仁”、“立礼”而“文质彬彬”的君子标准,追求品德修养的内外和谐与统一,教授弟子“修齐治平”的君子之道、为政之道。人道之“正”在于“政”,“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孔子家语•大婚解》)“为政者”是百姓的效法对象,“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大学》)为政者只有明白“风行草偃”的道理,自身做好了,社会风气才能好转。 正本清源,澄清误解。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干地位。由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必然有多元化特征,加之历经了近代以降传统文化的断裂,今天无论是学者专家还是社会大众,在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理解上误解重重,众说纷纭,反而令那些欲接近和接受传统文化的人更加迷茫,无所适从。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普及读物,如何更好地澄清误解,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传统文化,把握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就必须进行“正本清源”的工作。“认清儒学价值必须正本清源”!这也正是本书主编杨朝明先生的一贯主张。几年前,他就主编了《正本清源说孔子》一书,系统清理人们对孔子的误解与偏见。这一主张也是本丛书一以贯之的理念与原则。 本丛书的写作过程中,注重重新审视儒学的历史变迁,分清“真孔子”与“假孔子”,澄清误解,明辨是非。比如对“忠”德的理解,书中打破仅仅把“忠”理解为臣下对于君上的忠心的流俗的狭隘理念,从“忠”字的本义出发,说文解字,提出“忠”就是要把握“中”,把握“度”,不偏不倚,不“过”亦不可“不及”。另一方面,与儒家的中道思想精神相一致,本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将传统“八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注意提炼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阐释。比如,在对于“孝”德的把握中,出于对社会环境、工作性质、交通条件等的综合考虑,对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肯定“陪伴”的同时,也从“立身扬名”的角度理解,进行了更加符合时代意义的解读,这对于提高广大读者的认识,特别是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这种解读,更有助于澄清认识上的迷雾,理解孔子的真精神。 系统把握,整体观照。历来在丛书的写作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将“大珠”、“小珠”系统串联、整体把握,是丛书写作的难点,也是成败的关键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德目表面看来各自独立,但其实具有内在联系。“八德”丛书的写作过程,没有忽略各德目、各册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丛书以长篇“前言”的形式进行总体论述,系统解读,从“八德”各自的形成出发,在关注其并列关系的同时,也看到了八个德目的各自侧重,其中孝、悌、忠、信为第一个层面,强调的是正心诚意的内在修为;礼、义、廉、耻为第二个层面,更多的是个人修为的外化,是修身的体现。 解读至此,似乎意犹未尽,于是继续细致探究,本书提出,在“八德”中,“孝”与“悌”、“忠”与“信”、“礼”与“义”、“廉”与“耻”意义相邻相近,可分别组成一组概念,而且它们层层递进,有内在的关联。“八德”是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整套书的写作中,注重一个内在的向心力与统一性,也是各册作者一个“心照不宣”的共同理念。 也是出于系统把握、整体观照的考虑,每册书不仅在八德总论的基础上各自将每一德目从起源、成型、演变,到今天所具有的时代意义进行全面梳理,而且最后都附有一张该德目的“历史演进图”,这也是本丛书的一大亮点,可以帮助读者清晰、明了地把握每个德目的历史源流和演进过程。 学理统领,深入浅出。普及读物若不注重学理就会流于肤浅,内涵苍白;若只讲究学理又会曲高和寡,无人欣赏。《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之所以能够得到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读者的一直认可,其原因就在于它很好地将二者合理兼顾。 在行文风格方面,本丛书将一味理论“说教”抛开,把复杂的概念尽量地做到深入浅出地解说,力求雅俗共赏。本书注重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现实事例融入其中,且注重所举例子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强了可读性,可以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为了更好的阐 释“忠”的真实内涵,在从本义到引申义全面讲解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各种事例辅助。《孔子家语•致思》篇中有一段表述,记载了一个人涉险渡过汹涌河流的故事,那人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这些言论,也是极其生动的事例,对于引导正确理解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尽管社会出现了“传统文化热”,但将中华民族伦理传统中的精华进行全面考虑的著述却殊为少见,而将其分而析之,精深诠释的经典著作更是空白。《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追本溯源,深入探究,将凝练着儒家道德学说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形成系列、阐发其文化内涵,并且深入浅出做出时代的解读,使之历久弥新,可谓是“补白之作”。 (卢巧玲: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研究院建筑四人谈
- 下一篇:培养传统文化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