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为学之道


    ——关于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的几点看法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对话时曾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难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暂且不说汤因比教授对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之无量妙义的甚深领会,单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礼赞就足以使人自愧弗如。一个西方学者能够公然为中国传统文化张目,不独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之伟大,更可因此使中国人对故国以往之文化生无量信心,而不至于邯郸学步数典忘祖。
    整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已被遗落了百余年。这其中固然有其近代史的原因需要细论,但不容否认的却是由此而带来的严重的文化危机与信仰危机。倘若不能以史为鉴,及早认祖归宗,回归对传统文化的信守和奉行,终不免买椟还珠,为后人笑。然而,遗落百年之后再谈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势必是一件棘手之事。一方面是如何真正接续古典文化传统的大业,另一面则牵涉到学习传统文化具体而微的方法门径。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如果没有接续传统的伟大信念,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就无法深入其中得其精髓;而只有一腔信念,不从细微功夫着手,就不免落于空处。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可以由此而彰显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一面要立意高远,如古人所说“先立乎其大者”,以接续传统文化之重任担荷在身;一面要从绵密的功夫着手渐次拾阶而上,登堂入室,把握到传统文化之精髓。
    平心而论,在当今之情境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必须首先要立意高远。不独因为当今各种学说的纷繁迷乱,容易使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更由于人们已对传统文化不再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丧失了立身、立国之根本。是故,教导当今人们学习传统文化,务必要使其从心底生出一种敬意与温情,愿意亲近并接受传统文化。佛教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要发菩提心,强调念头之重要。中国古人也常说正心诚意,而其根本则落在敬字。《礼记》中开篇即说“毋不敬”。后人注释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只此“毋不敬”三字便可涵盖。除却上根人不起心不动念不谈,中下根人起心动念还是要恪守一敬字的,即所谓的恭敬心。古人常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纵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以利益论,但诚敬心所能带来的无量福报则是无穷尽的。为后世子孙计,则不能不求此福报。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先立乎其大者。有此心态上之恭敬,方才能谈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才能够担荷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事实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先对其具有同情之了解,尔后才能识得其中之妙处与奥义,也才能够沉潜于中,得其三昧。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与精深远非一言一语所能囊括,从本质上而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圣贤教育,旨在教人成为圣贤进而拯济天下,做到对宇宙和人生真相之通达明了。概而言之,传统文化指的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是孔孟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孟子言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大旨则是以内圣外王为旨归的追求人间秩序的仁义学说,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就是其核心。重礼仪,讲孝道,强调人世间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尤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种兼济天下的精神,完全是立足于世间而又服务于世间的学说。道家则是追求道法自然和无欲无为的自然主义精神,和儒家学说互补,多半是调节儒家那种刚大方折之气而辅之以某种淡泊和洒脱,同样致力于世间秩序的和谐;佛家思想更是精微无量,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更非一言所能涵盖,但基本大义则是强调众生是佛,追求明心见性和普度众生。当然,这只是最简单肤浅的描述,更精深的思想仍然需要从对传统文化经典文献的阅读中获取。不过,倘若旨趣所引导的方向无误,便能开出向上一路,使众人得以望风而动,不至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中国古圣贤所说的“知止”大概就是此意,也就是至善之所在。佛经所说的“止观”之“止”,也是此种意思。一个人要明了自己所归依的东西究竟为何,而后才能定下心来沉潜好学敦行不怠。
    《大学》一书曾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步有一步之规矩,循序渐进,不容淆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立定信心,恭敬从事不过是第一步而已,之后需要定下心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为外缘所迷惑缠绕,直指根本穷其妙谛。孔夫子教育颜回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由博返约,由专而博,路径不同,根本却是一致的,即参透个中三昧,识得本性。具体到细微之门径,则首先不外读书践履四字。中国传统文化之经典汗牛充栋,要想得其精髓,就要选择几本能够彰显传统文化精神之著作。譬如四书五经,及后来的十三经,乃是需要长时不断翻习认真研磨的。儒家经典如是研习,道家佛家亦如是。夫子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千载而下,章学诚亦说“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也,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可见著书原非圣人本意;身体力行,躬自践履才是圣人之初衷所在。譬如传统文化核心之孝道,何尝需要言辞来润饰?孝即在日常洒扫奉事尊长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几曾要在书中找规矩方圆?只缘后人荒芜已久不能识得古人大根大本之所在,遂托之于书,只向言辞中求取。这固然有不得已之所在,但倘若不能翻转颠倒,向践履一路力行,终究觅圣而去圣愈远,丝毫不能领略传统文化之奥义,更无论发扬光大了。当然,古圣先贤去今已远,其真精神不能不通过书籍来传达,这也是衡量当今文化与思想价值之圭臬所在,离此便不知进退取舍。何况“立言”做为三不朽之一,许多古人得意处都是通过书籍流传下来的,尤其需要认真领悟。如唐太宗下令编的《群书治要》便是明证。它对贞观之治的功用乃至于后世的功用何尝一言一语就能赅尽?对经典的阅读也是要领略到其生生不息之精神所在,通达其对宇宙人生大道的证悟,而非墨守书中几句言辞达到知识的占有,固步自封。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少此功夫便不能把握到其中之精髓。
    其次,在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和践履中,还需要师长之教育和朋友之切磋。古人重视教育,尊敬师长,凸显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文解字》解释教育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教育强调的是上行下效的路径,旨在育人为善。这与传统文化强调躬行践履,止于至善是一致的。夫子教育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开启了私人独立教育之先河,对传统文化之保存与传承功在千秋。后世对夫子的仰慕,不独在其道也,亦在于其传扬传统文化之教育功效。孟子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夫子一脉相承,凸显了教育的重要与意义。千载而下,对教育的普及与扩大若是其甚,然而对既往传统文化之保存与发扬则不及古人万分之一,何也?居上者不能而在下者不及也。身居教育之职的人不能通达传统文化之核心精神,谈何能授人以渔?而在下者又找不到真正之导夫先路者,遂无法对传统文化有真切之获益。何况古人身教大于言教,尊养父母、奉事师长,于学校、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遂能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后人则既无此环境,又无此定力,失却了教育的宗旨,如何能担当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夫子在《论语》中开篇即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指的是志同道合之友朋相互交流切磋,共同增益。又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交相益的重要。《诗经》也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人与人之间的切磋交流十分赞同。而传统文化的学习何尝不如是?一人之力有限,众人之能无穷,彼此之间的相摩相荡足以使经典中的奥义彰显无遗。后人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既离不开师长的教诲培育,同样离不开朋友之交流切磋。这是需要深切关注的。
    最后,学习传统文化还要强调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彰显出来。《尚书》有言“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此八字足以作为学习传统文化之最终旨归。这与孔孟学说化成天下、“道济天下之溺”,佛家讲普渡众生往生极乐是一致的,都旨在通过人间的路径达成其超人间的关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久而艰辛的努力,这不仅需要人们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念,更需要一步一步踏实的用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作如是观。
    (汤月娥: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