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庞朴先生论学


    法帅  整理
    一、读书得间
    至于说到研究如何进入与深入,我以为,“问题”两字是关键,就是说,发现了问题了,所以选定这个题目。古人叫做“读书得间”,“间”就是“空子”,有空子可钻。这个空子, 或者是原著者自己的论述造成的,或者是原著者与时代(前世、当时、后世)的反差映成的,或者是后来研究者们的不同意见构成的,等等。不管怎样,它多半是大家还没有发现的并且的确存在的。你抓住了,你就发现了问题,你就得间。于是你就找到了题目,乃至进入的途径。
    如何进入并展开这个题目,也是一个个去找问题、挖问题。每章每节,一定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便淡而无味,不知所云了。
    如何动笔?是把提纲写得更细更细,直至每个小节呢?还是即刻进入正式施工,一笔不苟地写下去呢?这以各人自己习惯为宜,无固定规矩。也许第一办法对年轻人更稳妥些。
    写作中,对提纲会有改动的要求,那很自然,不必担心。该改动时便改动!
    二、研究表述
    研究和表述是两回事。前者是只求无碍我心便可,后者则力求别人了然。一般文章的基本毛病是未曾分开这两回事,只是自己的研究心得,还不是供别人阅读的论文。
    一份供别人阅读的论文,必须能吸引、能打动、能潜移默化、能引人入胜。好的办法,就是花点时间读几篇时文(不同风格的、不同杂志的、不同题材的),注意它们的技巧和自己的爱憎。花这点时间,很值。
    另外,“干瘦”的原因也可能是表述上的,即只提供了结论和得此结论的原材料,而缺少必要的分析;只说“是什么”未说“为什么”和“怎么样”;只有你心中有数,未顾及读者已否明白了。
    胖和瘦的关键在于营养。文章的干瘪或丰满也在于营养,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入手之道在大量阅读。以你的年龄和经历论,有了目前的知识深广度,已属不易;但比起需要来,仍有较大距离(也不及某些同龄人)。请勿等闲视之!
    三个小节的主从关系,在思想中和行文中,必须非常明确,时刻把握好。也就是说,整个第一节,只是为了引出第二节;而第三节的出现,也只是为了表明第二节之影响或不足;否则一三两节皆无理由存在于当前课题中。
    如何做到这一点?最上乘的是从内里下功夫,即:从历史的和逻辑的演变本身,来演示第一节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到了第二节,第二节又如何必被第三节所取代。
    较次的办法是从技巧上做文章,先概括交待一下,然后说,它的形成,可以说已经历了五个阶段,于是进入第一节。这样使人知道为什么要谈那五者,不致一头雾水。然后是大谈第二节各点,在形式上、内容上、气势上都必须压过第一节,勿使喧宾夺主。至于第三节,只能作为尾声,而且要照应第二节,勿使尾大不掉。
    能人只用第一法便足,笨人多用第二法救命,常人可以二者兼用。
    三、瞎子摸象
    一切认识都是在摸象,一切学科都是在摸象。在大化面前,我们都是瞎子。而大象无形, 所以我们所摸出的结论比瞎子还瞎!
    其实瞎子并非白费功。如果将所有瞎子所摸得的印象整合起来,便是对全象的知识。所以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在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具有互补性。
    全体瞎子可以归纳为两派,或者说他们事实上是沿着两条相反的方向站立着,成为阴阳两家。在中国古代,具体说,便是儒和道。儒道各得一见,可以互补(在空间上在时间上),事实上也在互补。有时自觉,有时被动。
    魏晋是第一次自觉的互补时代。他们自觉到前人的瞎,和自己的不瞎。其实他们也未免于瞎。但他们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示:真理还是一个过程(也是黑格尔说),不仅是整体(过程〈时间〉是动态的整体〈空间〉)。因为到他们这里,人们对真理的认知过程显然形成一个段落。
    必须补充的是,这整体,这过程,都是无限展开的,永无尽时。瞎子们一波波地摸下去。
    我更瞎,瞎说一气。我也在摸。
    《易传》有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有两层意思:一半阴一半阳,合而为道(多半人这样理解);一时阴一时阳,合而为道(原意如此,少数人这样理解)。其实也许应该        这两种意思都有,盖一就空间言,一就时间言;一就静态言,一就动态言也。
    阴阳的同时存在和交替出现,形成既互斥又互补的关系,是为道。道,既阴又阳,既非阴,又非阳;是二者的合,又超越二者之上。
    儒和道,一阴一阳者也。二者(二者各代表一个色彩系列)之合与超,是为中国思想文化。所谓儒道互补。
    魏晋时代,这一现象最为纠缠。
    四、引言要义
    如果论文长到两万字以上,这些字数作为引言是可以的,如果文长减少,则引言之长亦宜相应减少。写文章和化妆是一个道理,求其匀称。写文章也和做政客一个道理,要牵着观众鼻子走,又别牵疼了;引言就是牵牛鼻子的那个环。
    引言的要义在:既要引导读者入瓮,又不能把底牌全亮出来!目前的情况是底牌亮多了,作为提纲给老师审查,是可以的(也许有人还会嫌少);作为自己写作的提要,乃至参加讨论会的论文摘要,也是可以的。作为引言,还要含蓄一些。
    不过,目前不要花时间去改写它。等全文完成以后,再来改写,就更妥贴多了。
    对你的文稿,我是竭力想提出像样的意见。但由于上面的原因,事实上不可能提出来。我所已提的,都还属于一般性的、普遍适用的,以及想当然耳的意见。你有同感之点则可接受,否则一笑置之。若觉得应接受但又做不到,也属一笑范围。
    五、贵在熏陶
    要说你受我启发而有进步,我想可能主要不在信中一本正经谈学问的时候;倒是在那些闲谈中。有时候,我能从小事中谈出大道理来;那主要是得年龄之赐,而不是聪明和智慧。黑格尔说过,同一句格言,老人说出来和年轻人说出来,味道是不同的。
    为什么我要强调熏陶呢?那样你会随时随地感受许多奇妙的。如果在我身边学习,还有两件大事要做。一个是练习毛笔字;再一个是背30篇以上古文。那时候,你便会看到我厉害的一面了。如果文章不够凝重,主要就是古文不熟,缺乏底气,不能得心应手。至于毛笔字,那是体现一个人的灵气的,也是门面,很要紧。电脑不能推倒毛笔;相反,倒使毛笔字的身价更高。
    如果常在我身边,你会在勤奋和聪明之间看到联系。很多人说我聪明,其实我只有中人之资,我的聪明来自勤奋。
    20年前,我的《中庸平议》发表,在思想学术界激起一些波纹。史学界的一位老前辈,杨向奎先生,在阅读该文的过程中,半天之内,接连给我发来五封信。
    杨先生和我在山东大学认识,但不是我的老师。从此以后,他成了我心中的五函老师,教我做学问和做人的老师。
    传道贵在熏陶,解惑尤重面命。虽曰电驰网连,千里近在咫尺;应知身教言传,百闻不如一见。
    (法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孔子文化季刊》第19期2015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