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地域文化 > 齐鲁文化 >

李家庄打造民俗文化村 年糕手艺成亮点


    年糕,谐音“年高”,有年高长寿,一年胜一年的寓意,是好多家庭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道特色美食。每年刚进10月份,即墨市移风店镇李家庄村村民李先初便开始采用传统手法制作年糕,半年多大约能制作2万斤年糕,收入达3万余元。此外,目前用传统手法制作年糕的老手艺已经成为李家庄村民俗文化的亮点。
    年糕,是中国的传统食物,因为其美好的寓意,在我国很多地区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1月21日,怀着对年糕制作手艺的好奇,记者来到李家庄村李先初家,探访年糕制作流程。刚走进屋里,一股清新的米香味道沁入鼻间,李先初正在忙着搅拌铁锅里蒸着的面,他的妻子则不停地往灶台里扔木头烧火,红红的火苗洋溢着过年的味道。
    “村庄做年糕差不多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俺家从俺爷爷开始做,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了。”忙活了一上午,李先初的脸上挂满了密密的汗珠,但是他却顾不得擦一下,一边熟练地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和记者聊着天,“我们的年糕
    都是手工制作,至少要经过10多道工序,上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味道,每年进了十月份,客户就开始打电话提前预订,买卖一直很不错。”
    年糕有南方口味和北方口味之分,和南方的年糕相比,李家庄的年糕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是原材料不同,南方年糕主要是以糯米制作而成,而李家庄的年糕主要原料是大黄米和糯米,当地人也俗称黄米糕。据悉,用大黄米和糯米做成的年糕具有“黄、软、筋、香”四个特点。“黄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功效。”李先初说。
    李家庄年糕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挑米、洗米、磨粉、和面、蒸粉、捶打、成型、冷却……过程很是繁琐,从挑米到最后一步定型,要2天时间。”李先初介绍,尤其是蒸粉和捶打这两个步骤是关键,全靠多年经验的积累。李先初每次蒸一锅面有100斤,需要3个小时,蒸的时候必须敞着口,同时要不停地搅拌,让面受热均匀,如果100斤面有一两不热,那么这一整锅面全都会坏掉。
    从17岁开始制作年糕,如今李先初已经干了20年,这份老手艺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据悉,李先初每年从10月份开始干活,一直能忙到来年5月份,半年多的时间差不多能制作2万斤年糕,最忙时腊月里每天做300斤。“现在卖5块钱一斤,成本一斤要3块5,算一下半年时间大约能挣3万块钱。”李先初告诉记者,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比上班强,更关键的是守住了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而这绝对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现在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工,但是那份纯正的手工味道是永远也替代不了的,村庄也很支持,所以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在改造新农村的同时,我们本着保留历史的原则,注重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断搜集出一大批村庄文化资源,并且加以保护。”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克光告诉记者,李家庄年糕制作就是村庄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希望通过保护,这份老手艺能焕发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