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资源 >

戏曲脸谱万变 归根追源认三宗


    
    戏曲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演员用油彩或水彩在脸上勾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依照乐谱一样,故名脸谱。
    脸谱的来源历史悠久,主要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极个别的生、旦两行,也有勾画脸谱的),大约在12至13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块白斑的丑角脸谱。至于净角脸谱的源头,则出现更早,远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420—907)的乐舞节目里,就有了“假面歌舞”。戴着假面具进行歌舞,当系戏曲脸谱的最早源头。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按:兰陵王恐自己面貌秀美,威猛不足以慑敌,故戴狰狞假面,使敌军恐惧)。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这就是历代相传,脍炙人口的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
    脸谱来源于假面具的说法,只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面颊上直接涂抹色彩的化妆方法,应该是脸谱产生和逐步发展的第二个来源。翁偶虹先生对于脸谱的来源和发展,有一段概括而精辟的论述:“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孳乳为汉、唐的代面(按:即面具),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
    
    《凤仪亭》之董卓
    从面具到涂面,又发展到脸谱,从戏剧舞台的需要来看,是一种进步。因为面具虽然可以改变人的面貌,可以夸大五官部位,可以突出面部表情,但缺点很明显。面具是用纸板或是别的固定物品制成的,如果面容是个笑脸的话,它就永远是个笑脸;如果是个狰狞面目的话,它就永远是个凶恶可怕的模样,机械呆板,缺少变化,不利于戏剧表演。画在脸上的脸谱就大不一样了。人的肌肉是活的,在脸上涂上色彩,尽管夸大了眉毛、眼睛、鼻子及嘴的形状和部位,但由于面部肌肉的自由活动,因此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因剧情随时改变、变化。所以说面具和涂面两种化妆方法,在长期交叉使用和互相影响中,最后形成了脸谱。
    脸谱的画法非常夸张,无论是五官部位和轮廓的夸张放大,还是使用浓重强烈的色彩,似乎都与生活中的人脸有很大距离。那么它有什么生活根据?其画法和谱式又从何取材?我认为,生活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来源,脸谱无疑是从生活来的。但另一个来源,民间说书和演义小说,也非常重要。评书和演义小说对人物特征的描写,非常夸张,非常形象。例如形容关羽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形容张飞是豹头环眼。描写赵匡胤是“面如重枣发光芒”,等等。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关羽、赵匡胤的面部都是涂画赤红颜色,就是以这些描写为依据的。《打瓜园》《斩黄袍》中的郑子明,脸谱非常丑陋,左右不对称,歪歪扭扭,这是由于小说中说他年轻时因为救人,脸部曾被猩猩抓伤,又说他两只眼睛生来左小右大,善视妖邪,戏曲把这些描写吸收过来,就构成了郑子明的脸谱。
    《青龙关》之郑伦
    脸谱上的色彩和线条,又是怎样从生活里吸取来的?每个人的面部肌肉上都有纹理、皱纹,年龄大了,皱纹就会多些。经历比较复杂,或久经风吹日晒,也会出现比较深刻的皱纹。每个人的五官都有明显的轮廓和界限,有高低、凸凹不平的阴影。如鼻头、鼻梁、颧骨,都是隆起的部分。人中、鼻窝、眼窝、太阳穴,甚至两腮,嘴唇中间,都是下陷部分。如果把这些纹理、皱纹、轮廓、界限、隆起部分、下陷部分,都用比较夸张的线条勾画出来,观众看了就会非常清楚。同时也显示了人物的年龄、性格、品质,以至生活经历和生理特征。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脸谱线条的生活根据。
    脸谱颜色的根据又是什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经验总结的比喻性的语汇,例如说“晒得漆黑”,当然不是说与黑漆、黑炭同样的黑,但听的人立刻就能体会到黑的程度。再如有的人遇到恐惧的事情就吓得脸上变色,我们常说“小脸儿吓得焦黄”;遇到害羞的事,便说“脸臊得跟大红布一样”;碰上恐怖惊险的事,往往说“吓得面如死灰”;病人脸色不好,常说“脸儿都绿了”,等等。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带有夸张性的形容词。既然在生活当中能用各种夸张的词汇来形容各种心理活动、精神状态以及各种面部颜色,为什么不能在舞台上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呢?还有些生活中的形容词,与舞台上人物的性格或情绪表现,关系更为密切。例如形容一位正义感强烈的男子,常说是“有血性的男子汉”。血就是红颜色的。所以在舞台上表示一个人有正义感,有血性,就用红色表现他的面部特征。关羽的脸涂成红色,来源即在于此。生活里说“铁面无私”,舞台上就用黑色(铁色)的脸来表现正直无私的人,包公的黑色脸谱就是典型的例证。生活中形容某人性情急躁暴烈,常说“脸上的青筋都暴出来了”,青筋是静脉血管,是青色的,发绿色的,所以舞台上表现性情暴烈的人,脸谱就用蓝色或绿色。舞台上所用各种人物的脸谱色彩,都是在生活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将其特色凸现出来、夸张出来而已。
    戏曲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脸谱是表示忠勇义烈的人物,如关羽、姜维、颍考叔、常遇春等。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或鲁莽的人物,如包拯、张飞、李逵、牛皋、姚期、姚刚、项羽等。黄色脸谱表示凶狠残暴的人物,如宇文成都、典韦等。蓝色或绿色脸谱是表示刚强、猛烈、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青面虎、倪荣等。还有一些金色、银色脸谱,主要用于神仙、妖怪一类角色。白色脸谱是带有贬意的。凡用粉白或油白色彩勾画脸谱的,一般不是好人。用水粉勾抹白脸,表现为阴险奸诈,善用阴谋权术的人物,最典型的是曹操。此外,还有历史上被老百姓唾弃的奸臣,如董卓、秦桧、赵高、严嵩、贾似道、毛延寿、高俅、卢杞、杨国忠等。用油白色勾画脸谱,纯属坏人的,如《艳阳楼》中的高登;还有一种不一定是坏人,但刚愎狂妄,致招杀身之祸,如《空城计》中的马谡。
    
    《甘露寺》之蒋钦
    戏曲脸谱的构图样式有十几种,但归纳起来不过是三种:整脸、三块瓦脸和破脸。其它如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僧道脸、太监脸、元宝脸、象形脸、神仙脸、英雄脸、小妖脸等,都是从三种基本构图模式中派生出来的。此外,还有丑角脸谱,又名小花脸或三花脸。
    翁偶虹先生把脸谱艺术的美学指导思想归纳为五性:说明性、象征性、评议性、性格性、象形性。其论点已被戏曲理论界所肯定。一、说明性就是直接地告诉观众,哪一个人物是哪一种肤色和面形。二、象征性,又分为三种,一是用一种颜色象征某个人物的基本性格;二是在脸谱的局部上用另一种颜色象征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三是在脸谱的局部上勾画一个小的形象图案,象征这个人物的特殊标志。三、评议性,就是用脸谱鲜明地揭示出人物的善恶正邪。四、性格性,是在说明性和象征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五、象形性,是把某种动物的形象组织成一幅图案,勾画在脸上,这种脸谱主要用于妖怪精灵的脸上。
    戏曲脸谱的戏剧功能和艺术内涵,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和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是中国民族艺术创造中的瑰宝。
    戏曲脸谱不仅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创造,它的社会影响实际已远远超出文化艺术所能发挥的作用范畴以外,有些功能简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应。
    有一次我在德国汉堡,到一家旅行社去买飞机票,我看见在旅行社的大厅里,张贴着宣传世界各国风光的招贴画,画面上都是各国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标志,比如法国是巴黎的凯旋门,日本是富士山,美国是纽约的自由女神等等。我一眼就看到中国,原来不是长城,也不是故宫,却是一幅彩色鲜明的京剧脸谱!在外国人的眼里,大概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而且具有强烈艺术吸引力的就是戏曲脸谱了。确实,这幅脸谱跻身于那些世界大都的建筑物和自然风景之中,不但独具特色,而且特别耀眼触目,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此,我对于戏曲脸谱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位置、作用和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