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书》学关系考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18 中国孔子网 马士远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 《荀子》引《书》、论《书》都体现出了鲜明的致用性倾向。《荀子》引《书》入论的特点明显,所引23条相关文本呈现出了明显的断章取义特性,其诠释的向度多是朝向现实与未来的,而不再是以诠释原义为根底,其实质是对其前迂阔《书》学之风的纠正。《荀子》是周秦时期论《书》最多的一部文献,这在周秦《书》学流变中具有重要意义,至少说明,在经过诸子文化相互争胜之后,荀子时代的《书》不仅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反省阶段,或者说是进入了儒家《书》学观的改造阶段,荀子正是这一反省、改造运动的领军者。 [关键词] 荀子;引《书》;论《书》;致用性倾向;《书》学观改造 荀子与《书》学之间是何种关系,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的难题。史籍上没有荀子传《书》的记载,但从《荀子》引《书》多达23条、论《书》亦有6条之多的史实来看,荀子与早期《书》学的流变理应有着密切关系。 一、《荀子》引《书》考辨 《荀子》引《书》体现出鲜明的致用性倾向。 在儒家典籍的传播中,荀子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于《书》经的传播,所起作用又如何呢?为了弄清楚此一问题,对《荀子》引《书》情况进行详细考辨,就显得尤为重要。陈梦家先生在《尚书通论》一书的统计,《荀子》引《书》为14次,刘起釪先生在《尚书学史》中统计的结果是22次。在综合二家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对《荀子》引《书》有关文句与传世文献比对如下: 1、《修身》: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礼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2、《天论》:《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上述两条所引《书》之文句相同,与今传《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相比对,文句、语序、语义均相合。 3、《王制》: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惟齐非齐。”此之谓也。 今传《吕刑》篇有“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维齐非齐,有伦有要。”两相比对,文句、语序相合,语义却截然不同,从上下文语义的一致性来看,《王制》所用之意旨是:要使天下人步调一致,就必须有等级差别;而《吕刑》之原意则是:要整齐不整齐的东西。 4、《正论》: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之罪固轻也。《书》曰:“刑罚世轻世重。”此之谓也。 今传《吕刑》篇有“刑罚世轻世重,维齐非齐,有伦有要。”两相比对,文句、语序及语义均相合。《后汉书·应劭传》载应劭云:“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百王之定制,有法之成科。夫时化则刑重,时乱则刑轻。《书》云:‘刑罚时轻时重。’此之谓也。”似乎与此处所引之文,为同一来源,只不过有“世”与“时”之不同。 5、《君子》:《传》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 今传《吕刑》篇有“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郭店简《缁衣》引《吕刑》有“一有人庆,万民贎之。”上博简《缁衣》引《吕刑》有“一有人庆,万民贎之。四者相比对,除“兆”与“万”,“赖”与“贎”、“”不同外,其余文句、语序及语义均相合。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称引为“《传》曰”,而出土文献均称引为“《吕刑》云”,这对我们理解先秦传世文献中的“《传》曰”一词有一定的意义。 6、《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 今传《康诰》篇有“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两相比对,文句、语序都有差别,但其间的联系还是很显然的;在语义上亦有很大不同,《康诰》的原义为:弘扬了上帝的旨意,自己实行德政,我们统治天下的大命就不会被废弃了。而根据《富国》篇上下文之义,此处所用之旨意是为了说明:君主裕民,则自己也会有富厚之积。 7、《宥坐》:《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8、《致士》: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今传《康诰》有“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2]431-432除“予”与“女”不同外,上述两条引《书》之文基本相合,与梅本相比对,文句、语序及语义都有差别,梅本繁而《荀子》所引简略,梅本比《荀子》多了“乃汝尽逊,曰时叙”,此外“以即”与“以次汝封”、“顺”与“逊”等字词亦有不同。根据《宥坐》篇上下文之义,此处所用之旨意是为了说明:先教而后刑;而《尚书》原意旨是:判罚要依据法律,给予适宜合理的刑杀判决,不要以你封个人的意志为准;假如你完全顺着你的意志,就说是顺从上帝的意旨,那么就不能说是顺利断案。 9、《富国》:《书》曰:“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此之谓也。 今传《康诰》篇有“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两相比对,梅本繁而《荀子》所引简略,文句、语序都有差别,除“力”与“敕”、“而”与“若”不同外,其断句亦不同。根据《富国》篇上下文之义,此处所用之旨意是为了说明:若使民众心悦诚服,在尚者就必须和调累解,速乎急疾;而《尚书》的原意却是:能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民众就会信服,就会努力辛劳,和睦相处;就像医治疾病一样,使民众完全地去除罪恶。显然,二者的语义亦不同。 10、《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书》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择。”此之谓也。 今传《康诰》有“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一人以怿。”两相比对,梅本繁细而《荀子》所引简略,梅本多出了“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等内容,“择”与“怿”不同。语义亦有所不同,根据《君道》篇上下文之义,荀子此处所用之旨意是为了说明选择宰相的重要性;而《尚书》原意是指:周公告诫康叔要像文王那样心怀敬畏地教导人民,周公才会高兴。 11、《君子》:是故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世晓然皆知夫为奸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书》曰:“凡人自得罪。”此之谓也。 今传《康诰》有“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两相比对,除“人”与“民”之别外,文句基本相合,但语义有别,根据《君子》篇上下文之义,荀子此处所用之旨意是说:众庶百姓莫不服罪而自请;而《尚书》原意是指:民众大都是由下面这样的事而获罪。周秉钧《尚书易解》谓:“自,由也。自得罪,由此事得罪,指下文所言。” 12、《正论》:《书》曰:“克明明德。”……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载? 今传《尧典》有“克明俊德。”两相比对,除“明”与“俊”之别外,文句、语义基本相合。“俊”通“晙”,是明的意思,故“俊德”即“明德”。 13、《议兵》: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揖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 今传《泰誓下》有“独夫受,洪惟作威。”商纣王,名受,故“独夫纣”即“独夫受”,二者相合。 14、《臣道》: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是事圣君之义也。……《书》曰:“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 今传《伊训》有“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两相比对,从文句、语序角度看,“从命而不拂”与“从谏弗咈”、“为上则明”与“居上克明”、“为下则逊”与“为下克忠”,虽有个别字词不同,但亦基本相合,语义也有相似之处,显然,二者有共同的史料来源。 15、《解蔽》: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今传《大禹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两相比对,“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文句、语序及语义上均基本相合。《荀子》称说出自《道经》,并未明言出自《书》,这一点曾经成为论证《大禹谟》为后人收辑先秦相关资料伪造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此点恰恰证明《大禹谟》非收辑《荀子》相关文本而伪造:一个造伪者,不可能将明明出自称说《道经》的一段文本硬说成是《书》文。二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语料来源,暂阙疑不论。 16、《大略》:舜曰:“维予从欲而治。”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1]350 今传《大禹谟》有“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两相比对,“维予从欲而治”与“俾予从欲以治”,除“维”与“俾”有别之外,基本相合。《大略》篇虽未明言称引《书》,但按《尚书》的记言之特征,舜之语理应包括在《书》之内。二者语义有区别,《尚书》原意是指:舜能够随心所欲地治理天下,依仗的是皋陶彰明五刑辅助五教之美德;而荀子则是用来说明礼能使人成为圣人,掌握了礼就能从欲而治。 17、《君道》:《书》曰:“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人习其事而固。 今传《胤征》有“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两相比对,文句、语序及语义均相合。 18、《王制》:故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征而西国怨,曰:“何独后我也?”孰能有与是斗者与?安以其国为是者王。[1]101 今传《仲虺之诰》有“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伹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两相比对,语言风格相似,此处文本可能是荀子化用《仲虺之志》、《中蘬之言》等一类的语料而成。《仲虺之诰》篇名仅见于梅本篇目之中。 19、《尧问》:吴起对曰:“……其在《中蘬之言》也,曰:‘诸侯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今传《仲虺之诰》有(仲虺)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两相比对,文句、语序及语义基本相似,但不尽相同,“诸侯”与“自”之不同,意味着言说主体的不同,“得友者霸,得疑者存”不见于今传《仲虺之诰》,“自为谋”与“谓人”亦不同。“中蘬”同“仲虺”,故知荀子在此明称引《中蘬之言》。 20、《成相》:尧授能,舜遇时,……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民知孝弟,尊有德。 21、《成相》:禹有功,抑下鸿(洪),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刘起釪认为两处文本实以韵语引《尧典》、《禹贡》。此两处文本以韵语方式引用《书》文本,其实质是对《尚书》文本进行文学意义上的改造,依此推测,《书》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加以文学意义上的改造之现象,在周秦时期可能存在着一个传统,故一些《书》文本曾存在着散、韵不同的两种文本样式。 22、《大略》:汤旱而祷曰:“政不节欤?使民疾欤?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欤?妇谒盛欤?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 行欤?谗夫兴欤?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此处文本不见于其它文献,按其记言之性质似乎应属于先秦逸《书》,不确,暂列于此。 23、《儒效》: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遂。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 此处霍叔与周公的对话文本不见于其它文献,按其记言之性质以及语义时代似乎应属于先秦逸《书》,不确,暂列于此。 概而言之,《荀子》引《书》23次,去其复见2条,凡21条。其中称《书》曰者12条;称《传》曰者1条,称《仲虺之言》曰1条,称“汤祷曰”者1条,称《道经》曰者1条;称《书》篇名者有《太誓》、《康诰》2篇;未明确为称引《书》,但其文本似乎与《书》有关者5条。 从《荀子》称引《书》的情况来看,笼统称《书》曰的传统仍然存在,《荀子》主要称引的篇目为《洪范》2次、《泰誓》1次、《尧典》1次、《康诰》6次、《吕刑》3次、《大禹谟》2次、《伊训》1次、《胤征》1次、〈仲虺之诰〉2次,计9篇19次。根据文本比对,《荀子》引《书》的相关文本,均与今传相关篇名的相关文本有一定的联系,文句、语序、语义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尽相同。较之其它文献引《书》文本与今传文本比对,《荀子》引《书》文本与今传文本的差别较小,说明荀子时代的《书》已与今传《尚书》的文本极为接近。一些口耳相传的上古史料,在荀子时代还存在不少,甚至有些还是以韵语形式存在着的,若按其记言之特征来观照这些史料,将其归入《书》之列是可以的,但所称引之文本均不见于后世《尚书》之文本内。 《荀子》称引《书》之文本,所用多为断章取义,与梅本相关文本之原意不相合,这可能与荀子“隆礼义而杀《诗》《书》”的态度有关。钱宗武师将这一特点概括为:字面多同,语境、语义多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孟子车非孟子说——思孟关系考实
- 下一篇: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