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钱凤仪:“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在70年代对“哲学”的定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属于认识论,也就是从什么角度看待或观察世界,方法论属于逻辑学。显然这个定义有政治主观和政治逻辑的倾向。
    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ein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
    中国古代就有“哲”一词,比如孔子说过:“泰山其颓乎(不畏其神),梁木其坏乎(不得其利),哲人其萎乎(不信其教)!”
    柏拉图对哲学的理解:关于理念(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学说。理念是永恒的、普遍的形式。通过理念,就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人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但人,事物,世界都是变化的,但关于人、事物和世界的理念是不变的。通过理念的不变形式,因此可以认识或描绘真实的不同客观现象。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理念用现在的西方语言来说,就是由实物抽象得出来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规划是:他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创立离了形式逻辑学并提出形而上学的概念。西方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对知识是来自理念还是来自感觉,就有了分歧,一直发展出西方大陆理性哲学和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到了300多年前,康德在牛顿时空观之下二者的统一成“理性批判哲学”,并得出人的知性部分是先天的,部分是经验的。
    康德对哲学研究主要是在认识论方面,他规划的哲学体系是:他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对本体------自在之物有所认识,但这已超出人的认识限度,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由于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康德试图通过审美判断与自然界的目的论判断以达到沟通,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以及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和外在目的性,最后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为其体系的终结。康德的哲学观是“人为自然立法”。遗憾的是,康德所采用的时空观不符合现代宇宙学所确定的时空观,是错误的时空观,因此才在逻辑上(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导致二律背反,因此康德解决理性的实践性问题时,不得不悬设“至善”的理念。因此可以断言,康德的认识论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认识论。
    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是: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爱因斯坦对哲学的定义是: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确定了科学和哲学的地位和关系
    胡适对哲学的含义的理解: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冯友兰对哲学的理解: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易经》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是儒家、道家和兵家的共同的经典。如果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物理学的相对性原理也符合《易经》提出的基本原理。
    《系辞》曰:乾坤其易之缊邪?虞翻曰:缊藏也。易丽乾藏坤,故为“易之缊”也。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侯果曰:缊,渊隩也。六子因之而生,故云“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荀爽曰:毁乾坤之体,则无以见阴阳之交易也。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侯果曰:乾坤者,动用之物也。物既动用,则不能毁息矣。夫动极复静,静极复动,虽天地至此,不违变化也。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给出的哲学蓝图是,宇宙中的天地是宇宙之本。“天”可以理解为没有任何物质的“绝对空间”(绝对空间中没有时间存在),“地”可以理解为没有空间的“绝对物质”。宇宙通过物质向空间的爆炸扩散,形成了现有的相对空间(有时间存在的空间)、相对物质(处在有时间的空间中的物质)。“形而上者谓之道”:《乾》为道,为天道,为自然法则,结果必有原因,从结果(现实现象)反推原因,为“形而上学”,获得的原因为“道”。在《易经》中,第一因就是《乾》(产生时间的起点),终极原因是太极(产生时间的动因)。以结果为原因,寻找结果,为“形而下学”,比如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泥土造器物,就是形而下学。器也为义,为宜。能真确感觉事物,属于形而下,为器,所以《易经》将《咸》卦之后的卦象归类为“形而下”。有原因就有结果,原因和结果是对应的。通过现在的结果,探索已经过去的或无法感知的原因,谓之形而上的学问;借助现在能够感知到结果,将其作为将来结果的动因,谓之形而下的学问。所以,当我们不能把握事物的充分原因时,就采取实用主义的策略——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实干,一边进行探索。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上,哲学不同于科学,科学也不同于哲学。科学永远是哲学的分支。科学是人认识到的客观规律的集合,但这些集合不是科学的本体。即使我们认识了天地运行的规律,但代替不了客观规律的动因。我们认为我们代替不了客观规律和自然界,是我们超越了科学本质意义之上的认识,是从哲学角度规划认识方式所导致的结果。认为科学可以超越哲学,等于本末导致,其原因是认为我们认识到现象可以左右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导致的认识论上的谬误。所以面对自然界,哲学永远是第一位的,科学永远是排在其后面的。
    艾萨克·牛顿给“科学”所下的定义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个定义是当前最好的定义。哲学当然要涉及科学的问题。但许多事物是不能数学化或几何化的,比如情感问题,审美问题,宗教和信仰问题,宇宙起源问题,物理定律的成立条件(如力学相对性原理)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哲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综合以上,我们可将哲学定义为:哲学是人类为了解整个宇宙的所有现象所构建的具有统辖性质的知识体系,哲学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的最基本的分支是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哲学在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门别类,从而使之成为统领所有知识分支、涵盖所有知识内容、并且使其如同宇宙的形态一样是一个有限而无界的学科。说它有限,是它对部分或分支学科的界定;说它无限,是说它的体系能够容纳无限的部分或分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