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海 ·〖现代新儒学述评〗(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23 未知 李翔海 参加讨论
三 概括而言,新儒学具有以下主要理论特点: (一)崇儒尊孔、谋求儒学之现代复兴的基本理论立场。新儒家认为,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学是第一期儒学,其意义在于彰显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并为中国文化确立了文化理想。第二期儒学消化了玄学与佛学的宋明理学,其意义在于复活了先秦儒家的智慧,重新畅通了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流。现代新儒学是第三期儒学,其基本的历史任务是承续儒家传统的生命精神,根本改变近代以来儒学趋于衰微的存在境遇,重新恢复儒学的活力,以使其对现代人生与社会具有影响乃至主导作用。这是新儒家数十年来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标。 (二)民族文化本位的基本理论立足点。新儒学是作为西化派的理论对立面出现的。与西化派仅仅以时代性来衡论中国文化不同,新儒家则更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在他们看来,文化的民族性才是文化现代化的前提。如果丢掉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质,那么,即使建成了所谓的现代文化,那也只能是使中国“陷入文化上的殖民地”。为此,他们根本反对西化派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理论主张,强调必须树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以我为主地吸纳外来文化,通过儒家价值系统的内在转化来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三)援西入儒的学理路数。新儒家认识到,在现时代,“只有吸收、转化利用、陶焙西洋文化才能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为此,他们积极倡导通过“援西学入儒学”、“儒化(华化)西洋文化”来实现儒学的现代重建。由此,援西入儒构成了现代新儒学在思想资源上区别于宋明新儒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对于新儒家而言,吸收西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和本位,是服从于儒家思想现代重建之需要的。也就是说,新儒家并未摆脱“中体西用”的思想范式。 (四)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内圣外王是儒家传统的义理纲维。它强调内圣道德心性是本,外王事功为末,外王是内圣的延伸。现代新儒家秉承这一精神,提出了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所谓返本,就是返儒学内在心性之本;所谓开新,就是开现代科学、民主之新。在新儒家看来,科学与民主尽管表现的领域与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是认知主体的产物,在本质上都根源于科学理性精神。由此,如何“返本”以“开新”的问题,就被归结为如何从儒家内在的理论立场出发来贯通道德理性精神与科学理性精神,如何从注重德性的儒学传统中发展出认知主体的问题。 (五)寻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的理论旨归。与对于科学理性精神的接纳相关联,新儒学体现出了寻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之内在统一的理论旨归。新儒家认为,这种统一既是中国文化生命进一步开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他们明确肯定中国文化至今依然富有生命力,并将其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已经过了从先秦到两汉和从魏晋到宋明的两度大开大阖,并自晚明以来进入了第三度大开大阖之中。现今中国文化的时代使命是完成融摄中西文化精神的大综合。由此,中国文化生命精神的进一步开展内在地要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一方面,传统儒学缺乏科学精神,现代新儒学要谋求大的发展,客观上就必须整合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这种统一也是时代的要求。在新儒家看来,现代社会是一个相对主义被推向极端,人类精神“无根无向”的时代。为挽此颓势,必须超越相对主义,为人类“重立大本”,通过将关联于不同精神层面的宗教、哲学与科学统贯为一,来为现代人确立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之源,从根本上改变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存在境遇。 为达此目标,几代新儒家都作出了不懈努力。现代新儒学的这一理论旨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针对今天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对作为人类文化之三大基本领域的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及其所牵涉到的人之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但是,由于它归根结底是要将宗教、哲学与科学均归结为儒家“良知本体”的不同表现形态,在精神取向上还一定程度上带有前现代的痕迹,这就难免在理论上存在着矛盾。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现代新儒学所代表的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保守主义思潮,它的理论中存在着明显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中体西用的文化心态、泛道德主义的理论取向以及倡导“儒家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等缺失。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承认,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新儒学对于抗击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对于面向世界阐扬中国文化的普遍意义,产生过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