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盐谈“河东文化”(中)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40 黄河新闻网 小慧辑 参加讨论
清王朝取代明王朝政权之后,在运城盐池继续实行垦畦浇晒法,并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盐业政策上进行重大调整,实行“畦归商种”,即由清政府将运城盐池的盐畦租让给盐商晒盐,并向盐商征收畦课(税)。畦归商种以后,运城盐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盐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盐商既是盐的生产者,又是盐的运销者,集生产、运销于一身,而经运销盐的业务更为有利可图,也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盐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盐商经过的盐号(盐厂)虽规模大小不一,却都有了相当数量的盐工,劳动中有了分工,有了一套经营管理系统。这样的盐号,其实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手工工场。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3.独特的制盐方法 运城盐池在唐、宋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起伏波折,但还是有所发展的。就垦畦浇晒法来说,自唐代出现之后,经过各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盐方法。 一是硝板上晒盐。 垦畦浇晒须有畦地。运城盐池晒盐的畦地——即结晶畦,是建造在硝板之上的,这是运城盐池生产的特点之一。它不仅是结晶畦的构筑问题,而且具有深刻的科学技术内涵。 硝板是硫酸钠(芒硝)和硫酸镁结合的食盐,其中还包含有少量的氯化钠(食盐)、硫酸钙及不溶解物。学名为Astrakanite,即白纳镁矾。它的颜色呈白、乳白、灰白、灰色;味涩,咸苦,溶于水;一般是半自它形晶体,有时也呈短柱粗颗粒或它形的细小颗粒。是一种品位高、质量好的矿物。 运城盐池硝板生成的原因,是由盐池卤水的成分决定的。由于卤水中含钠、氯、硫酸、镁,每年到了冬季,便会生成硫酸钠(芒硝)。但是,到了春季气温上升以后,又起逆反作用,分解为氯化钠和硫酸镁。氯化钠在夏季气温炎热时结晶析出,而硫酸镁则留在水中,到秋季温度达到22℃—245℃之间时,就生成硝板。由此反复,一年又一年,硝板便愈结愈厚。硝板的厚度大致在1—35米之间,总储藏量有1600万吨。晒盐的结晶畦就建造在硝板上面,面积不等,有1—2亩大的,也有10亩上下的。硝板表面很坚硬,如同石块一般。硝板下面有蜂窝状的空隙,卤水可以贯流其间,俗称“肚子”。每个结晶畦的四角都打有斗窝,即从硝板表面打个圆形或丁字形的洞直达到硝板底层;也可以在畦里打一条一米宽的沟代替斗窝;其作用是晒制前灌进达到饱和程度的卤水,俗称“换肚子”,达到畦肚子畅通利水,以保证盐能在结晶畦里顺利生成,结晶。待盐结晶生成之后,又可以通过它,将结晶畦里残余的水顺利撤到肚子里去,以便于铲盐。结晶畦每年都要在春天整修,达到平整、光洁、坚实、利水的标准。 硝板在盐业生产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是化学变化作用。就是利用气温变化的条件,使放进硝板制成的结晶畦里的卤水,能够在适当时机,将硫酸钠和硫酸镁析出成为复盐,附着在硝板的表层,使卤水中氯化钠的含量提高,既有利于盐的结晶,又可以提高盐的质量。 第二方面是吸热保温作用。在晒制盐的过程中,硝板上的结晶畦和硝板下面的肚子里都有卤水,结晶畦表面的卤水在阳光辐射下温度升高,除促使蒸发外,还会将热能通过硝板传导到下面肚子里的卤水中,使其保持一定的温度。白天,结晶畦里的卤水上有阳光的辐射,下有肚子里卤水的蓄热,上下交攻,促其蒸发。到了夜晚,结晶畦面上卤水温度降低后,而肚子里的卤水由于藏蓄在硝板下,其温度不会迅速降低,这时就会将其保存的热能通过硝板传导给结晶畦里的卤水,使它不致于和白昼形成巨大的温度反差,从而有利于盐的持续结晶。 第三方面是助长晶析作用。运城盐池盐的生成分为两个阶段,一为结晶核的生成,二为结晶核的生长。晒盐的卤水,由于化学变化的作用,使食盐结晶析出,首先成为结晶核。这些结晶核在硝板上昼夜温度变化适宜的条件下,便能够徐徐生长,最后凝结为颗粒大、形体完整、色彩洁白的食盐。 运城盐池在硝板上制畦晒盐,是前人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在运城盐池特定环境中的独特创造。在国内和世界天日晒盐的产区中,还没有发现同一类型例子。 二是卤水中搭配淡水。 运城盐池在晒制盐过程中,须给晒盐的卤水中搭配淡水,这在天日晒盐中也是非常独特的现象,是其他天日晒盐区中所没有的。搭配淡水最早的记载是在垦畦浇晒法出现的唐代。可见,它是由来已久的。而且,搭配进卤水中的淡水质量越纯净越好。如果盐在结晶过程中遇到适当的雨水,由于雨水最为纯净,所以,产的盐质量就最好,被称为“雨水盐”,是盐中佳品。 按一般理解,晒盐的卤水浓度愈高愈好,搭配淡水,使卤水稀释,无疑起到逆反作用,不利于结晶。运城盐池历来要给卤水搭配淡水,似乎不合常理。这种怪异现象,是由晒盐的卤水决定的。由于晒盐的卤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硫酸镁、氯化镁。卤水的饱和浓度一般在30°左右,但浓度并不意味着含盐量的高和纯净,因为还有上述硫酸镁等成分在内。在这种条件下,盐在结晶过程中,硫酸镁等成分就不易析出,而会随着盐的晶核生成,因此,就会影响盐的质量,盐质不纯净,会发苦。搭配淡水后,一方面使卤水浓度稀释;另一方面,由于淡水温度低,卤水温度高,咸淡调和便使温度得到调整,降低到硝板生成所需要的22℃—24.5℃之间;在此条件下,通过化学变化作用,卤水中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先后析出,并结合附着于硝板,卤水便得以纯净,盐分便增高,就极容易结晶成盐。 搭配淡水的另一作用,在于使结晶在结晶畦里盐与硝板表层的结合不很坚实,铲起来容易。如果不搭配淡水,由于硫酸镁的参与结晶,会使盐与硝板的表层结合相当紧密、坚实,铲盐时就会困难、费力,而且盐质不好。 搭配淡水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往结晶畦里灌进卤水,然后再灌进淡水;二是卤水和淡水同时灌进结晶畦里。搭配的淡水不宜多,应该适度。如何才算适度?全凭工头用手伸到水里去测试,“手感”适度完全依靠“经验”。直到解放以后才用仪表测定。 三是“南风起盐始生”。 运城盐池在晒制盐的过程中要借助南风,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在运城盐池流行有一种说法:“南风起,盐始生。” 天日晒盐,阳光是成盐的重要因素,但是,风力也不可缺少。运城盐池夏季多南风。认识南风与成盐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虞舜时期。传说,虞舜曾在盐池之畔,抚五弦之琴,作了一首《南风歌》,歌词为: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它道出了南风与运城盐池的盐生成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当时对自然界认识的高水平。自然界的南风可以“解愠”、“阜财”,有利于民。那么,南风在运城盐池晒制盐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天日晒盐过程中,阳光曝晒卤水会产生水蒸汽。如果在绝对静止的空气中,这些水蒸汽只能飘浮在结晶畦上,形成一个隔离层,影响阳光的幅射,这就会对卤水的继续蒸发产生不利影响。而南风吹拂,将飘浮的水蒸汽不断驱走,便会使阳光直射结晶畦里的卤水,促使其持续蒸发,从而促进盐的生成。 另一方面,当南风吹拂盐滩时,除了驱走结晶畦上飘浮的水蒸汽之外,还会促使结晶畦里的卤水微微波动;卤水在不断的波动中会比静止状态时增加承受阳光曝晒的面积,这也会促进卤水的蒸发,有益于盐的生成。 在运城盐池,除南风之外,正东风也能够促进盐的生成。但是,如果在晒制盐的过程中遇到东北风或西南风,便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结晶畦里的卤水会变成如同滚沸的米粥一样,盐工称这种现象为“粥发”。这种粥状的盐味道苦,盐色不好,不能食用,须将它刮起来抛弃掉。东北风和西南风不仅仅会形成“粥发”的现象,而且,还会形成“饼干”状的块体,那也是劣质的盐,不能食用,也要抛弃掉。 形成“粥发”的因素有三:一是风力,在夏、秋之季,运城盐池多是南风和东风,而东北风和西南风是少有的。如果出现了东北风或西南风,而且风力过大,便会搅动结晶畦里的水不能正常结晶,又会使气温骤降;二是卤水受东北风、西南风的影响,温度会迅速降低,即使有硝板下的卤水的保温调节作用,也不能维持其正常的水平;三是卤水在气温低的条件下便产生一些化学变化。只有在这三种因素具备时,晒盐过程中的“粥发”或“饼干”现象才会形成,而且这也是晒盐过程失败的现象。 运城盐池天日晒盐中的这些独特之处,是一种特殊的科技文化现象,是垦畦浇晒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成熟的标志,为世人津津乐道。 三、盐业铸就的辉煌遗迹 运城盐池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蕴藏,又率先使用了天日晒盐技术,开发利用的时间非常悠久,因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仅解决了人民对食盐的需要,而且也创造了大量财富。随着财富的积累,进而带动了当地文化、教育、建筑、城市建设……等事业的发展。众多辉煌的历史遗迹,至今仍展现出一种非同一般的风采。 1宏伟的池神庙建筑群体。 在运城盐池内的卧云岗上,有一个以池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落,这是由运城盐池发展派生出的建筑文化。 池神庙是奉祀盐池之神的。运城盐池有神的历史是很久远的。据说,最初的神被称作(gǔ古)宗”,在唐代以前,便建有宗庙,只是规模不大,处于偏僻角落,并不引人注目。 到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由于阴雨连绵,酿成灾害,民户房田多被损坏,运城盐池生产也受到很大损失。当时兼任河东租庸盐铁侍御史的崔陲时曾祝告上天保佑。后来,果然雨住天晴,而且在盐池里还结晶生长出了红盐,他便认为是祥瑞的征兆,便向朝廷报告。当时的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正发愁雨水霖涝,影响盐课收入,得知这个信息,虽明知有诈,却迫不急待地报奏唐代宗,由此骗得了唐代宗的欢喜,便诏封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又封盐池之神为“宝应灵庆公”,随之便在盐池里的卧云岗上修筑了池神庙。 唐代封谥盐池之神后,其后的各个朝代也不甘寂寞,屡有封谥:如宋徽宗崇宁年间分别封东池神为资宝公,西池神为惠康公;到大观二年(1108年)又将东、西二池神进爵为王。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诏赐池神庙号为宏济祠;到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又封东池神为永泽资宝王,西池神为广济惠康王,并立石碑为记;元代还对池神庙建筑多次予以修缮。明王朝建立后,于洪武初年(1368年)正式诏定运城盐池神号为“盐池之神”;到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赐池神庙号为灵;明代也对池神庙多次进行过修复。到了清代,除了重修池神庙之外,还在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加封盐池之神为“昭惠裕阜盐池之神”;还规定,每年的三、六、九月要祭祀池神,并召募僧人朝夕供奉香火。 此外,在运城盐池里,受到封建王朝重视并封赐神号的还有众多的神,而且还为他们建造了神庙。诸如:条山、风洞之神。条山(中条山)和风洞(盐风洞)原来为一神,名为盐风神。原来的盐风神庙在池神庙的右侧。宋代崇宁年间封盐风神为荐宝侯。到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又被进爵封为成宝公。时代洪武初年(1368年)又改封为中条、风洞之神。到明神宗万历年间,巡盐御史蒋春芳将条山、风洞二神又分开祀奉。池神庙主体建筑有三大殿,中殿祀奉盐池之神,左殿祀奉条山神,右殿祀奉风洞神。 太阳神。太阳神庙又称日神庙,在池神庙东。太阳神庙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由巡盐御史汪以时和盐运使林国相建筑的。 雨神。雨神庙在太阳神庙的左边,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01年)由巡盐御史杨师程创建。 甘泉神。池神庙前有两眼淡水泉,经冬至夏,泉水汨汨不断。淡水为晒盐所必需的,所以才被封为甘泉神。宋徽宗崇宁年间封甘泉神为普济公。甘泉神庙也在池神庙前。甘泉神庙始建年代不清楚。明思宗崇祯年间由巡盐御史杨绳武主持重修过。 土地神。土地神庙在池神庙西。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01年)由巡盐御史杨师程建立。 关帝。关帝庙在池神庙东侧。据民间传说,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另一说法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被轩辕黄帝杀死的蚩尤的精灵在运城盐池作乱,影响盐业生产。宋朝皇帝依照护国张天师的建议,摆设香案,祈告已经成为天神的三国名将关羽的神灵下凡除妖。后来,关羽果然率领天兵天将来到运城盐池讨伐蚩尤,并又一次将他杀死,这才使运城盐池的生产恢复正常。这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关公战蚩尤》故事。由于关帝也有“功”于运城盐池,所以,他也受到特别的奉祀,而且,在各家盐号(盐厂)里都敬奉有关帝的神位,为他建造了祠宇。 为什么会在池神庙周围建造这么多的神庙供奉诸神?是因为条山神、风洞神、太阳神、雨神、甘泉神、土地神、关帝都是有“功”于运城盐池的,功德无量,才得到奉祀。 这样一来,就在运城盐池的卧云岗上,以池神庙建筑为主体,配以众多的神庙建筑,以及池神庙前建造的地宝天成坊、海光楼、歌薰楼(为纪念虞舜作《南风歌》),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建筑群体。这个建筑群体经过历代工匠的精心构筑,具有相当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它是运城盐池经济发展派生出的建筑文化艺术成果。可惜的是,池神庙及左右的建筑物大都毁于战火,现仅保存下来池神庙的一些主体建筑了。有关方面在那里设立了运城盐池历史博物馆,仍然是运城盐池一个历史文化遗迹、旅游景观。 在全国许多产盐之地,都有敬奉的“盐神”。如海盐产区以煮海为盐的创始者宿沙氏为盐神,井盐区以不同的历史或神话传说人物为盐神;而且,又都以各种原因配祀一些神;从而构成了一种封建迷信色彩很浓的文化现象。运城盐池崇奉盐池之神及其他众神,也是属于这种文化。比较之下,这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海盐、井盐产区的盐神,大多是以历史的或神话传说中的“人”为偶像而被群众予以神化;而运城盐池却不同,是以“物”(盐池)为偶像树立为神;而且,这个盐池之神是自上而下由封建王朝统治者皇帝封谥的,不是由下边的老百姓崇拜而树立的。其他如条山神、风洞神、雨神、甘泉神……等,也都是这样树立的神灵,也多曾由皇帝封谥,这种文化现象是独具一格的。 2运城——历代惟一的盐务专城 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对运城盐池的经营都很重视,都相应地采取过一些重要措施。当历史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它经营运城盐池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修建运城。于是,在我国,惟一的因盐务而建立的城池就出现在河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我国产盐的地方很多,海盐、井盐、池盐,分布全国各地。但是,因盐务而修建的专城,却只有运城一处。它的建城与发展和运城盐池的生产、运销、管理息息相关。人们说:运城没有盐池的存在,它就不会建城;而运城盐池没有运城这个城市也难以统管。这种说法,充分说明了运城和运城盐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运城最早见于史书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由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宋国以及中山国联合出兵攻击秦国。多国联军到达“盐氏”便退回去了。这个“盐氏”就是运城的古地名。它以“盐氏”命名,就可看出它和盐池的关系。 到了汉朝,在全国28郡设置盐官,河东盐官称河东均输长,便驻节运城,当时名为司盐城。到汉章帝时,又称监盐城。不过,虽然名为“城”,但是并没有城池建筑。当时的地方行政官吏,都没有设衙门于运城,仅有朝廷盐官驻守于此。司盐城或监盐城充其量不过是个小村镇而已。它的地位并不高,也不显要。 汉代以后,到唐、宋时期,虽然运城盐池盐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运城的建城问题却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直到元代才有建城之议,并付诸实施。 元太宗时,运城还是个名叫潞村(路村)的村镇,位于盐池之北。当时任河东盐运使的姚行简绘制了图形,向皇上提出建议,要在潞村修建一座城池。但这个建议被搁浅了,建城工作没有进行。到元仁宗延年间,由于盐池遭受雨灾,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减免了“引钞”,老百姓感谢元朝皇帝的“恩德”,所以,将潞村改名为圣惠镇。但那时也还没有建城。直到元代末期,惠宗至正年间,才由盐运使那海德俊主持修筑了城池,名为凤凰城,运城才真正有了城池,潞村也才被命名为运城。当时建筑的城池围长九里十三步,呈正方形,城墙高二十四人。绕城一周开有五门(到明代改为四门,东门名放晓,西门名留晖,南门名聚宝,北门名迎渠)。从此,我国惟一的盐务专城——运城,便建成定名传世,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运城位于运城盐池中禁门北二里处,它东距安邑15里,西至解州40里,南至平陆县50里,北至猗氏县60里,东南至夏县50里,西南至芮城县100里,距太原920里。 运城在元代建城之时,已初具规模。后来,到明、清两朝又多次进行增修、扩建,使运城城池建筑更加完备,规模更大,逐渐发展成为河东一座名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运城于元末建城之后,驻节于此城的多是盐务官署,地方行政机关并不在此设立衙门。直到许多年以后,地方行政机关才移驻于运城。 在这里集中了众多的盐务机构,仅据清代盐业志记载的盐务机构就有:巡盐察院、盐运使署、运同(判)署、经历司署、知事署、库大使署、三场大使署、解州州判署、都司署、把总署、运学教授署等。盐务机构之多,是空前的。 运城城区内的市政建设,也逐渐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具有盐业特色。到清代,运城城内已建成九坊,即:厚德坊、和睦坊、宝泉坊、货殖坊、荣恩坊、贤良坊、甘泉坊、永丰坊、里仁坊;九坊总分为四街,而且还建成了运储仓、运阜仓、储备粮食;设有养济院、习艺所、公桑园、牛痘局、养病所、育婴堂、粥厂、同善义园、义仓等。这些街坊的命名有很多是与盐池相关的;众多的公益慈善事业,大都是由盐商和盐务官员出资兴办的,它的服务方向也多和运城盐池有关。 同时,运城建城后,为了适应盐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运城城内百货、手工业、饮食业、旅店、盐栈、票号……纷纷兴起,形成了一个围绕盐业生产、运销事业为核心的商业、手工业、服务行业、金融业的经济体系和繁荣的市场。 清朝道光年间有位山东举人郭书俊写有《鹾城绝句》六首,其中有一首是写运城的市场景象的: 居人艳说凤凰城, 百货纷纭闹市声。 向晚葡萄美酒熟, 醉乡有梦不分明。 从诗意中,可以想见运城市场上的热闹繁华气象。 运城在元代出现在河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具有浓郁的盐务专城的氛围。这主要是在于: 从客观形势方面来看,在元代以前,历代管理运城盐池盐务的官吏,大都设衙门于解州。解州虽然是州府地方行政要员驻地,而且靠近盐池西部,但是由于环绕盐池一周,先是在唐代筑有“壕篱”,到宋代又有“拦马短墙”,其后更有明代筑的“禁墙”,对运城盐池封闭很严,仅开东、西、中三个禁门通行客商;有些朝代还把东、西两禁门封闭,仅开中禁门通行;解州的地理位置不适中,失于偏,对运城盐池管理不大方便。而位于运城盐池东部之安 邑县,也失之于偏,不是理想之所在。运城盐池盐务管理事业的繁杂,需要一个较之解州、安邑更适中、更大的城市去统辖。同时,由于自唐、宋以后,运城盐池的产盐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生产就需要采办大量的、必需的各种物资;而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盐运事业的兴旺。运城盐池的盐历来行销于秦、晋、豫三省。那个时候,盐的运销全靠车马驮运。在这种形势下,向运城盐池销售物资和往外地运销盐的商贾云集,车马不绝;解州、安邑城小而且偏,潞村弹丸之地,完全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盐业经济的需要。只有建造一个较大的盐城容纳商贾,解决盐业生产供需、运销中的矛盾,才能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主观形势来看,是由于运城地理位置的优越。运城(潞村)位于运城盐池中部的北面,尽管它最初不是通都大邑,只是一个小村镇;但是对运城盐池来说,它位置适中,处于交通要道,南来北往,东去西来,极为方便。在这里建造盐务专城是最为理想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关于尧文化
- 下一篇:山西黄河根祖文化游:明天的奶酪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