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秧歌到地方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32 中国网 康保成 参加讨论
山东有一句民谣说:周朝秧歌唐朝戏。北京的老艺人认为,老秧歌是戏曲的前辈,任何剧团都要敬上三分;已往台上正唱戏时有秧歌队路过,戏必须马上刹台,由班主请秧歌队上台表演后才能继续开台。民间的传说,充分说明秧歌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从秧歌发展、演变而成的戏曲剧种,数量非常多。秧歌堪称“百戏之源”。
秧歌源于集沿门逐疫、沿门卖艺、沿门乞讨于一体的乡人傩(宋代叫“打夜胡”)。在长时间的衍变过程中,这种形式中的娱乐、扮演因素逐渐强化,宗教、巫术成分渐渐弱化,一些民间小戏便产生了。 秧歌本来就有扮演因素,例如北京“秧歌会”中有陀头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渔翁、卖膏药、渔婆、俊锣、丑鼓等12个角色。不过秧歌的脚色一般不扮演故事情节,只用舞蹈象征性地表示简单的、众所周知的人物关系,所以秧歌主要是舞蹈,不是戏剧。秧歌中的脚色进一步发展到扮演故事,就是戏剧了。从秧歌的男女调情,发展成二小戏、三小戏,是从秧歌到地方戏的一个典型的转换模式。 东北的“二人转” 原来叫“蹦蹦”,可看作是从秧歌到地方戏的中间形态。“二人转”来自大秧歌,脚色是一旦一丑。旦一手执红绸,一手执扇,丑手拿一根霸王鞭。二人时而对唱,时而轮唱,时而齐唱,且歌且舞,丑不断向旦调情,引得观众哈哈大笑。这只能算是情节极为简单的小戏。 评剧同样源于秧歌,原来也叫“蹦蹦”。早期评剧同样只有两个脚色,为说唱体,后来拆出脚色,成为小戏。再后来又受到京剧、话剧等的影响,才发展成大戏。 清中叶,在湖北长阳,每逢正月十五便有“唱秧歌”,百戏杂陈,挨家挨户演出。主人则肃衣冠拜神,完全是“索室驱疫”、“朝服祚阶”的旨义。演出的节目有耍龙灯、狮子舞、竹马戏、扮杂剧故事等。有时“饰男女为生旦”,成为二小戏。 旧时在贵州省平坝县,元宵节之前,表演者(即为人驱疫者)先要向全村每户派发所谓“灯贴”,表示要为大家驱逐邪魅,接着便到接受“灯贴”者的家中表演。有一男一女两个演员,男呼女为“干妹”,女呼男为“情哥”。表演时周旋动作,往复歌唱,都是有关爱情的表示,很像《小放牛》之类的二小戏。在这里,驱傩只变成了一种借口、由头,而实质上却成为戏剧表演。 此外,内蒙古的“二人台”和越剧、花鼓戏、黄梅戏、花灯戏、采茶戏等,大体也都来自秧歌一类的集体歌舞,尽管其名称可能不叫秧歌。 中国网2003年10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傩与中国少数民族生育信仰
- 下一篇:从驱兽到驱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