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浅析碉楼等羌族建筑美感的几个形成因素


    我们知道,羌族建筑是集建筑实用性、宗教信仰性与强烈的审美性为一体的艺术。它既具备中国建筑的庄严、肃穆的传统装饰风格,又有西方古堡式建筑的高大、坚固等特点。在羌族艺术研究论著里,一般以宗教因素为主来评价碉楼的建筑美感。也就是说,在羌族建筑中,碉楼承担着战争防御职能,这是碉楼的主体功能;而宗教信仰是民族的精神寄托,是碉楼建筑辅助功能的承担者,这两个因数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
    
    一、羌族建筑在战争与宗教之间相互融合
    1、生存的需要:由于历史缘故,羌族有过几次大的迁徙。艰难的迁徙使羌民族希望有一个稳定的、能让自己生存的居所。带着对民族生存的期盼,他们选择了在岷江河谷的大山里筑起了碉楼。碉楼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承担着生存中的防御、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及审美等诸多功能,逐渐地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西部羌族民居建筑风格。
    2、宗教信仰的理由:羌族宗教也是依据其社会和政治条件产生的。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除了自身劳动创造价值以外,还寄托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需求,把劳动所得的成果一半归于神灵所赋予———神的恩惠,另一半才觉得是自己生产劳动的结果。而且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都忘不了祈祷神灵以保证以后日子的风调雨顺。
    二、由战争防御体系的修筑逐渐形成的建筑装饰美
    羌族一些现存的高大的主碉楼最具有战争防御的代表性功能。在建筑防御性中,它凝聚了羌族建筑师的高超技能和聪明智慧,从内到外集战争功能和建筑美感为一体,体现了羌族建筑的独特个性。碉楼大门前一般都是数十步台阶通向屋里,从后门下梯便可直达楼底的战争通道。从屋内上楼便是独木楼梯。因为河谷、大道旁的村寨除了历史上的内部械斗之外,更强大的外敌则是汉人。整个官寨就在这防卫工事的保护之中固若金汤。
    三、战争与宗教两支巨笔写成羌碉永恒的美
    尽管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造就了羌族碉楼永恒的美,但是我们认为,正因为是战争需要,才迫使古羌部落把碉楼修建得高大牢固,才能抵抗外敌的侵略。它的高大牢固才保留了今天羌族火种,才有了残留于岷江大河谷中羌族和他们的碉楼,也给我们留下了研究建筑装饰美的实用价值。
    羌族建筑除以上谈及的建筑美、艺术美而外,同时还具备了多种实用型功能。从艺术角度看:它是民族建筑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与建筑的典范;从战争角度看:它是坚固的工事;从宗教角度看:它是崇高的神台。 战争和宗教因素形成了羌族碉楼雄壮的建筑美感,羌族祖先把建筑审美学上的宝贵财富留给了后人,成为我们今天探索羌族人民建筑高超技艺的不歇源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