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东巴文字的载体——纳西族东巴纸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现代纸张生产已进步为机器制造,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原始手工造纸。其中纳西族的东巴纸,因承载着纳西象形文字,书写了卷帙浩繁的东巴经卷而颇负盛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纳西族的东巴经因其又被称为“全世界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书写和经文内容所包含的多样性而饮誉海内外。而这种特殊文字和经书得以自古保留至今,“东巴纸”的作用如同书写他们的人和笔墨一样,功不可没。当然,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和经籍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记载在纸上,它也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历史的变化表明了纳西先民们的认识和发明创造的阶段性,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以及文化的相互交流。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纳西族的手工造纸-东巴纸融入了一些中原造纸的方法,是多元文化交汇的产物。东巴经卷帙浩繁,后来仍保留有纸1万多卷,分藏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东巴文化传承曾一度中断,再加上外来纸张的涌入和国营造纸厂的建立,对成本高、劳动强、周期长的手工造纸无疑是一个冲击,对东巴纸的需求越来越少。另外,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迫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
    源于自然,还源于自然,作为东巴文字载体的东巴纸,其古朴、深奥、神秘与东巴文化及纳西族的民族文化将一道绽放奇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