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汉语翻译过来是宰牲节,在中国穆斯林中也俗称忠孝节,新马地区称哈芝节,与开斋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是穆斯林的重要节日。
    
    古尔邦节的简介
    
    古尔邦节,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古尔邦节是回族最盛大的节日在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以宰杀牛羊、聚餐庆祝为主要内容。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
    历史上,伊斯兰教以其先知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的第二天(公元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历的元年元旦。由于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其节庆时间在季节上有时是冬天,有时是夏天,有时是春天,有时是秋天。季节不同,节庆色彩不尽相同,呈五彩斑斓状。
    古尔邦节的由来
    
    古尔邦节源于《古兰经》和《圣经》里的故事。故事中主要叙述了伊斯兰教的一位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在一天晚上,梦见安拉命令他宰杀自己的爱子伊斯玛仪勒,以祭献安拉,考验他对安拉的
    忠诚。易卜拉欣尊从安拉的旨意,安拉很受感动。第二天宰杀伊斯玛仪勒时,安拉派天仙吉卜拉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代替伊斯玛仪勒作祭物的故事。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开始的3天定为“宰牲节”。
       古尔邦节的内容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因为它的隆重和盛大,有些汉族还把古尔邦当作回民的新年。古尔邦的确已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穆斯林的传统节日。
    节日那天的10点左右,清真寺传出清脆的梆子声。回族穆斯林群众头戴白帽,衣冠整洁,来到清真寺,举行节日会礼。伊麻日宣讲“瓦尔兹”(戒劝),最后穆斯林互道色俩目问好。节日里除了炸油香、摆馓子外,有条件的穆斯林都要宰牲献祭。按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而且要挑选健壮和体形美观的牛羊充当牺牲品。宰杀的牛羊肉和食品分成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亲友邻居,招待客人;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完成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根据《伊斯兰百科全书》中记载,“古尔邦”也称为古尔邦节,、“忠孝节”、“尔德节”或“古尔巴尼”。意为“献祭”“献牲”含有“牺牲”“献身”。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称作“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的,为朝觐功课的重要仪式之一,也有好多汉族人们称之为回族的春节。它是回族人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回族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