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资源 >

鸡文化与田园诗歌


    鸡和鸡鸣,是中国农耕时代田园生活的典型写照。它既是宇宙与大自然的一种生气、灵气,又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老子,最向往的理想社会就是:“民各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无欲无争,只听见鸡啼狗叫,没有战争的悲伤,人民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里,“鸡啼”成为太平盛世的象征。
    在中国的农耕时代,鸡与人类共同生活了数千年,所以历代田园诗中也留下了鸡的痕迹,甚至不乏名人的雅兴。如唐•杜甫《羌村三首》:“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扉。”白居易《醉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之三:“蝴蝶双双入菜花,日常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腾元在《观稻》一诗中写道:“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等等。
    虽然这些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都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了农耕社会的田园情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