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成都杜甫草堂
http://www.newdu.com 2025/01/16 07:01:36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成都杜甫草堂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目前,成都杜甫草堂已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毋庸置疑,成都杜甫草堂和其所代表的杜甫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成都杜甫草堂的历史溯源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草堂内的景观特征 成都杜甫草堂完整地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可谓在四川文化中最具价值的一张成都城市名片,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成都时,就曾专门前往参观。著名巴蜀文化专家、杜甫研究学者、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评价,杜甫及其优美的诗篇,因其自身价值和时代需要,历久弥新,成为矗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长河的一座艺术丰碑,成为飘扬在中华民族历史天空的一面精神旗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天府之父——李冰
- 下一篇:“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卧龙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