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谈甘肃曲艺在中华民国时期的发展


    “五四运动”对闭塞落后的甘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反帝反封建行列。随着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活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抗日战争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甘肃这块古老的大地在痛苦中挣扎,在斗争中觉醒。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甘肃曲艺活动从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至1949年的38年中,经受考验,并在民间艺人不懈的努力和各界支持下得以生存和维持。
    
    中华民国期间,在甘肃曲艺中较引人注目的是评书这一曲种的普及。清末民初之际,中国内地战事频繁,军阀混战,使内地人民无以聊生。而此时的甘肃局势相对稳定。外地说书艺人纷纷来甘肃谋生。如北京籍艺人赵宏图、张玉贵,东北籍艺人石贵山,西安籍艺人何先生(名不详),四川籍艺人邓奕等人分别在甘肃各地说书。由于他们的涌入,带动当地艺人活动,甘肃籍的艺人也开始登场,如酒泉籍艺人尤先生(名不详),张掖籍艺人王福林(艺名冬娃)、兰州籍艺人秦玉书、泾川籍艺人杨中和等人。
    同时,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分区十分重视培养甘肃曲艺人才,发展创作以及对传统曲(剧)目的改革。当时在陇东地区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民间艺人和曲艺工作者,有的在建国后还担任了领导工作。其中,民间艺人孙万福于1943年出席了边区政府劳动英雄大会,受到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接见。周扬曾在报刊上专门为其撰文,高度评价了这位艺人;艺人刘志仁1944年荣获边区政府颁发的特等艺术英雄奖,毛泽东赠送给他一条毛毯,作为鼓励。当时的《解放日报》大篇幅介绍了他的成绩与经验;警三旅的两位曲艺演员李发荣、陈宽荣不但演出,而且亲自参加战斗。不幸的,这两位优秀的曲艺演员,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牺牲在对敌宣传的阵地上。
    民国期间,甘肃曲艺的演出场所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是因为外来曲种及艺人的演出习惯所导致的。为求生存,外来曲种的艺人人生地不熟,不宜于游乡串户,他们各自寻求相对稳定的场所,用以演出谋生糊口,仅省会兰州,至1949年时,曲艺演出的茶园、酒楼、*院、烟馆就达60余家。甘肃的武都、文县、酒泉、张掖、武威、天水、平凉等地的演出场所也有300余处之多。这些场所不仅供外来曲艺艺人使用,后来,受这种现象的影响,本地的甘肃曲艺艺人也开始进入些场所,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如兰州鼓子、兰州小曲子、河州贤孝、陇南说书等曲种,也有了自己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地。
    从中华民国元年(1912)至1949年的三十八年中,甘肃曲艺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革命斗争的洗礼,在中华民国文化中保持相对稳定中有所发展,但也有所苦难,这完全是一个历史时期巨变前奏的必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甘肃曲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