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王夫之的思想


    王夫之的思想,是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王夫之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因晚年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唯物主义方面,他主张“太虚一实”的唯物论思想,强调强调气是一切变化着的物质现象的实体,是客观存在。他认为,整个宇宙除了“气”,更无他物。他还指出“气”只有聚散、往来而没有增减、生灭,所谓有无、虚实等,都只有“气”的聚散、往来、屈伸的运动形态。还主张唯物主义的道器观。坚持“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的唯物主义道器观,系统地驳斥了割裂、颠倒道器关系的唯心主义思想。强调“所不在内”,“必实有其体”和“能不在外”、“必实有其用”,二者不容混淆、颠倒的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思想方面,他提出“物动而已”,“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把自然界看作永恒运动化生着的物质过程。还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把荣枯代谢、推移吐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法则。王夫之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明确地归结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万殊之生,因乎二气”。
    王夫之的政治伦理思想
    
    他主张从历史本身去探索其固有的规律,“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他说的“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过程,“理”,是体现于历史现实过程中的规律性。即民见天的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
    他提出了“性者生理也”的观点,认为仁义等道德意识固然是构成人性的基本内容,但它们离不开“饮食起居,见闻言动”的日常生活,这两者是“合两而互为体”的。,王夫之主张生和义的统一,强调志节对人生的意义,认为人既要“珍生”,又要“贵义”,轻视生命、生活是不行的,但人的生命、生活不依据道德准则,也没有价值。在他看来,人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日生而日成”。即有欲斯有理的伦理思想。
    王夫之的美学思想
    
    王夫之在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认为美的事物就存在于宇宙之间,这种美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王夫之对艺术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二者“虽有在心、在物之分”,但在任何真正美的艺术的创造中,景生情,情生景,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真正美的艺术创作,应该“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王夫之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情景交融的观点,对此作了深入的阐发,在客观上启迪了后来王国维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
    王夫之的动静学说
    
    他说:“天下之变万千,而要归于两端。”意思:世界变化无穷无尽,究其原因,是由于气中存在着两端,“两端”就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比如阴和阳、刚和柔、动和静、聚和散等。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这“两端”。
    他认识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批判宋明理学的形而上学不变论。他认为动静是辩证的关系,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17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章太炎也称道说“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船山遗书序》)。他的思想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也是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等的思想导师,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启蒙思想的先导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