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表演程序


    “哈库麦”是达斡尔族的民间歌舞艺术,也是嫩江流域流传已久的古老艺术。它一般是在农闲时节和喜庆的日子妇女结伴娱乐。尤其是春节,每到傍晚,妇女们到房屋宽敞人家跳起“哈库麦”,即兴方散。
    
    传统的“哈库麦”表演程序的三个段落
    第一段以歌唱为主,舞蹈为辅。两人一组相对而舞,唱的民歌大都是问答式的“杭给”等,有时即兴填词。曲调明朗,节奏平缓,抒情性较强。演唱什么曲目由表演者先协商好,先唱什么再唱什么。这一阶段歌舞具有赛歌的性质,大家相互比着唱由一个人领头,大家随唱、慢慢跳、看谁会唱的歌多,一直唱到一方说行了,这第一阶段才算结束。舞者先转圆圈,两人对转,三人串花,走蒜辫或向内举手向外转体,场记随情绪变化与空间大小而定,随意性很强。动作双手向左右手伸展,上下摆动压腕子,像鸟儿翅膀似的煽动,脚前后左右均是拖步,双脚不离地面,塌拉着鞋不提跟往前挪动,上身保持平稳,双腿可大步或摆胯。表现内容有狩猎、禽飞、兔跳、鹿奔、熊斗等动作。
    第二段以舞蹈为主,歌唱为辅。民歌多是两句一段或四句一段的短小、活泼、跳跃式的曲子、节奏紧凑、越跳越快。动作基本上是第一段的重复,速度加快。表演者加上妇女日常生活的洗脸、梳头、照镜子等动作或农耕劳作;如春耕、夏锄、秋收捆个子、摘豆角、赶牲口等。表演者情绪越来越高涨,跳的汗流浃背、气喘嘘嘘,将歌舞推向高潮。
    第三段为呼号,也称为“郎吐”,即“拳斗”之意。跳者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于头上随着呼号有节奏地摆动,两手交替摆动,好像两人相互对拳打斗的样子,模仿各种禽兽的呼叫声:“罕伯、罕伯”“扎咕、扎咕”,“嘿古啦、扎古啦”等呼号,气氛十分热闹。有时双人跳舞中插入第三者为劣势者加油,优势者则把插入者视为攻击对象,一直到被不断插入者“打败”,方告结束。妇女如果然兴致高,则反复轮流上场打斗,呼号加快,一直到深液方散。三段式的舞蹈结构一直流传至今。
    当前,由于改革开放,达斡尔族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大大变样了。而作为反映他们新生活的民间文化形态之一的“哈库麦”的表现内容和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哈库麦”的传统风格。因为,它既是民族的又是地方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可以说,“哈库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