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六十八)
http://www.newdu.com 2024/12/05 10:12:18 国学网 陈友冰 参加讨论
2016•8—— 2016•9 1、「亚太区域的文化地景」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6年10月14日至15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中研院民族所第3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台北大学社会学系 联 络 人:江咨静,Tel: 2651-6862 连结网址:http://www.rchss.sinica.edu.tw/app/news.php?Sn=1820 内容简介 10月14日 10:10-12:00 主持人:苏国贤(台湾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成为一日「大和抚子」——台女赴日和服体验的消费实践与自我书写(庄佳颖,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田畠真弓(东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宗教冲突与民主整合——以缅甸为探讨(范俊铭,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评论人:赵星光(东海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日本进口牛肉的贸易政治与保护主义的拉锯——以「日澳经济伙伴协议」为中心(陈威廷,政治大学日本研究学程硕士生) 评论人:郑力轩(政治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13:20-14:00 【专题演讲】 主持人:蔡明璋(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专题中心执行长) 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多元想象(张维安,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院长) 14:00-15:50 主持人:蔡笃坚(屏东基督教医院讲座教授) 人口流动与部落母系认同变迁:台东都兰阿美的占卜展演(刘璧榛,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评论人:官大伟(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 内在何在: Bataille, 打坐,瑜珈(杨荣宗,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评论人:周平(南华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副教授) 帮助他人还是建构他者:短期海外志工活动助人行为的内涵与局限(黄佳玉,台湾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 评论人:周怡君(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16:10-18:00 主持人:熊瑞梅(政治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近代中国医学发展对台湾医学转型的影响(叶永文,国防医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教授) 评论人:蔡笃坚(屏东基督教医院讲座教授) 不同学门毕业生,学用相符与就业职能对劳动薪资之影响:多层次分析(林大森,佛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评论人:张峰彬(政治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法理之外:以重大杀人案件为例解析法官量刑的社会性(沈幼荪,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王金寿(成功大学政治学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0月15日 9:00-10:50 主持人:刘正(东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华人家庭的互惠网络:生命周期的分析(蔡明璋,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亚太专题中心执行长) 评论人:林如萍(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 宗教参与的性别差异:台、日、韩、美四国比较(范纲华,世新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郭文般(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Emotional Transitions among Vietnamese Marriage Migrants who Work for Migrant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张心洁,台湾大学健康行为与小区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评论人:戴翠莪(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11:10-12:30 主持人:陈宽政(长庚大学医务管理学系教授) 中国帝王瓷器在台湾:儿童的故宫导览教学做为跨时代文化资本之展现(孔建宸,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造形设计学系兼任助理教授) 评论人:李威霆(联合大学信息与社会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湾族裔化饮食地景的划界、跨域与亚太连结(高郁婷,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博士生)、(王志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教授) 评论人:叶秀燕(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学系副教授) 13:30-15:20 新移民女性在台社会资本建构与认同:2000-2010硕士论文分析(陈忆芬,佛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评论人:梁莉芳(阳明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 亚太区域国际迁移的地景:变化与趋势(林素雯,东吴大学社会系副教授) 评论人:林季平(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员) Multiple Care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Live-in Migrant Care Workers in Taiwan(梁莉芳,阳明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 评论人:郑斐文(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15:40-17:00 主持人: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点域、区域到族域:当代缅华跨国移民的族群景观(翟振孝。历史博物馆研究组助理研究员) 评论人:邱炫元(政治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从新社会运动理论探讨越南寻找其固有文化特色之社会运动:以倡导河内人重新认识汉字运动为例(武氏缘,台北教育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博士生) 评论人:叶欣怡(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从亚洲价值的诅咒到中国模式的阴影:东协人权建制的挑战与前景之评析(李明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生) 评论人:黄嵩立(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授) 2、往返之间:战前台湾与东亚的文学——美术的传播与流动 时 间:2016年10月7日(周五) 地 点:政治大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一楼数字展演厅(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二段64号) 主办单位: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 联 络 人:张惠真,Tel: 2939-3091#63178 连结网址:http://tailit.nccu.edu.tw/app/news.php?Sn=710 内容简介 9:50-11:00 【专题演讲I】 主持人:吴佩珍(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东アシアにおけるエキゾティシズムの变容——昭和モダン再考1930-1936(东亚异国主义的变容——昭和摩登再考(1930-1936))(波舄刚,日本九州岛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口译:吴亦昕(中正大学台湾文学与创意应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11:10-12:20 【专题演讲II】 主持人:白适铭(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官展のおんなたちが语るもうひとつの东アシアの近代(近代官展的女性们叙述的另一个东亚世代)(金惠信,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美术工艺学部副教授) 口译:吴亦昕 13:40-15:10 【第一场论文发表】 主持兼评论人:柳书琴(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从日治时期朝鲜美术展览会看朝鲜女性群像(萧仪珊,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生) 社群与书业——刘吶鸥的《新文艺日记》与东亚知识圈(徐祯苓,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生) 「没有钱还要恋爱」:张文环小说〈落蕾〉、〈贞操〉与〈艺妲之家〉中的不守「贞」女人(陈雨柔,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生) 15:30-17:00 【第二场论文发表】 主持兼评论人:林巾力(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 日治时期象征诗在台湾的传播与实践(张诗勤,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生) 生活就是报国——中山侑的青年剧运动(吴宗佑,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生) 杂志《民俗台湾》与柳田国男民俗学(王婷仪,台北艺术大学建筑文化与资产研究所硕士生) 3、venci’an tua paiwan:2016「排湾学」研讨会 时 间:2016年10月1日(周六) 地 点:屏东大学民生校区教学科技馆(屏东县屏东市民生路4-18号) 主办单位:排湾学推动小组、国立屏东大学原住民族教育中心 联 络 人:朱小姐,Tel: 08-7663800#23002 连结网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paiwanvuvuan/home 内容简介 10:40-12:10 【文学与艺术】 走上文化传承之路:编撰排湾古谣集的甘苦谈与经验分享(高玉枝、林志兴) 华丽再现:三地门排湾族女性婚礼服饰之美感表现研究(叶雅庭) Palegleg:sInnayan nua seSupaw(林难生) 溯源的米灵岸:排湾族歌手芮斯吟唱古调中的身体行动方法(陈羿安) 13:00-14:05 【信仰礼俗】 当代东排湾族pulingau(巫师)社群内部中的仪式实践(包惠玲) 记排湾族Tjavualji(大麻里)部落的一位男祭司(觋)(余明旗) 从代表家族系谱的手纹图案谈排湾族传统社会阶序ljaljedjeqan──以佳兴七组手纹图纹vincikan为例(邱霄凤) 14:05-15:30 【社会变迁】 世界首例国宝祖灵柱的婚礼(庄德才) 都市排湾族在都市原住民族研究的重要性之探讨(尤天鸣) 情感与专业的相遇:以原视报导嘉兰88水灾为例(章俊博) 15:40-16:50 【课程与教学】 排湾与布农国中生英语元音的学习现象(锺荣富、陈昱璇) 排湾族小米文化科学课程在幼儿园实施之研究(吕美琴) 排湾族传统祭仪内涵发展幼儿园地方本位课程初探:以土坂村五年祭为例(林永盛、熊同鑫、陈振勋) 16:50-18:00 【现代国家与土地冲突】 谁的古道?谁的传统领域?:阿塱壹古道传统领域与经营管理权的争议(潘志华) 卡夫农安kavulungan(北大武山)──排湾族圣山初探(邵定国、杨维琳) 排湾族原住民之自我殖民情状分析──以公墓更新政策为例(玛达拉・达努巴克) 18:00-18:30 【综合讨论】 4、Medicine and Modernity in Asia: The Eighth Meeting of the Asian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2016 时 间:2016年9月30日至10月1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大楼(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史语所、中研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亚洲医学史学会、阳明大学 联 络 人:ASHM Executive Secretary, E-mail: ashm@asihp.net 连结网址:http://idv.sinica.edu.tw/hygiene/ 内容简介 9月30日 9:30-10:20 【Keynote speech】 Therapy, Care, and Punishment: The Family and the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Tokyo c.1920-1945 (Akihito Suzuki, Keio University) 10:30-12:00 ►1A1 Chair:Wen-Hua Kuo(郭文华) Empire and Psychiatry: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ental Health Laws in the Former Japanese Colonies (Akira Hashimoto) Who Deserves War Pension? : The Asia-Pacific War and Psychiatric Casualties in Japan (Eri NAKAMURA) Guest Houses for Mentally Ill Patients in Japan (Osamu Nakamura) ►1B1 Chair:Chia-Ling Wu(吴嘉苓)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Schools: Chinese Medical Modernity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Child Bodies (Jia-Chen Fu) The Creation of Rare Diseases in Japan: Medical profess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cial policy (Saori Watanabe) The Population Problem: Neo-Malthusian Reconfigurations of Reproduction in Interwar Japan (Sujin Lee) ►1C1 Chair: Mark Harrison State Reach and Malaria Control Programmes in the Border Areas of Burma (Atsuko Naono) Shifting coalitions and epistemic communities for malaria control in early post-independence India (Cressida Jervis Read) Malaria and Colonial Frontier in Manchuria, 1905-1940s (Jeong-Ran Kim) 13:30-15:00 ►1A1 Chair:Ming Chen(陈明) The Gu: Disease, Witchcraft and Sorcery, Love Magic, and Chinese Empire Building (Bin Yang) Opening up the neurochem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Wenbo LIANG) Replenishing life vitality——Dietary therapy for flooding and spotting 崩漏饮食疗法(Yi-Rong Lin(林邑蓉))、(Su-Tso Yang(杨仕哲)) ►1B1 Chair:Daiwie Fu(傅大为) Enforcing Modernity, Struggling with Reality: The Rural Health Units and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in Post-World War II Philippines, 1951-1971 (Arnel E. Joven) Education as Cure: Health and Nutrition in the American Period Philippines, 1900-191 (Olivia Anne M. Habana) Toward a New Order in Medicine: Uramoto Seizaburō’s Wartime Medical Thought (Sookyeong Hong) ►1C1 Chair:Park Yunjae Modern Medicine and the State in the 20th century – The Medical Cooperative Movement of Japan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Christian Oberlaender) Medicine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India in 19th Century (Jayanta Bhattacharya) Hygiene modernity of Japan as ambition not to come true (Hiroshi Nunokawa) 15:20-17:20 ►1A1 Chair:Jen-Der Lee(李贞德) Development of Obstetrics and the Emergence of Fetal Personhood in the Late Tokugawa Period (Eiko Saeki) The medicalisation of childbirth: changing historical and feminist perspectives (Miao Wu) A Doctor at a Crossroads (Mika Suzuki) ►1B1 Chair:Sean Hsiang-lin LEI(雷祥麟) Inventing Blindness: Hygiene and the Social Politics of Medic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Anti-Trachoma Campaign in Republican Chin (Chao Wang) Gospel of Care: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Wartime China, 1930-1945 (Shenglan Li) The Battle of Survival:Manufacturing Insulin in Wartime China, 1941-1944 (Xiaoyang Gu) “Man in the Iron Lung”: medical landscape and body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Luwei Yamg) ►1C1 Chair:Shan-Jen Li(李尚仁) The Development of Colonial Pharmacy in Hong Kong, 1841-1940 (Patrick Chiu) The Encounter of modern European and Asian knowledges of materia medica: A Focus on the Xiyao Dachen (Ming Chen) Reconstruction of Western Medicine-centere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Post-liberation Korea (Park Yunjae) A Chinese Pharmaceutical Revolutio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the making of “scientific national drugs”, 1919-1937 (Xiaomeng Liu) 10月1日 9:20-10:10 【Keynote Speech 2】 Malaria and the Dilemmas of Development: British India, 1870-1940 (Mark Harrison, University of Oxford) 10:10-12:10 ►2A1 Chair:Hsiu-Fen Chen(陈秀芬) 1914: A Definition Moment of Writing Medical History in Modern China? (Hao Chen) Whose History? Writers of Medical History in Modern China, and during the Pivotal 1950s (Lena Springer) Chinese and Japanese Interest in Phlegm (tan 痰) 19th and the 20th Centuries (Natalie Koehle) Locating Medical History in Replublican China(Kuo-Li Pi(皮国立)) ►2B1 Chair:Jia-Shin Chen(陈嘉新) An International Teamwork: Mental Hygiene in 1930s-40s Shanghai(王文基) The Modernist Project of Indonesian Physicians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and the Role of Colonial Psychiatry (Hans Pols) Imaging Global Mental Health Research through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and Boundary Objects in WHO’s First Social Psychiatry Project(吴易叡) A Technique for Nothingness: Hypnotism in Japan, 1900-1930(巫毓荃) ►2C1 Chair: Nicolo Paolo P. Ludovice Medicine, Civilization, and Consumer Culture: The Branding of Cerveza in Philippine Printed Advertisements, 1900-1910 (Eliza Alvarez, Adriel Caumban, and Dale Johannsen Ng) Home and Family: Cultural Affin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s for the Aged in the 20th Century American Philippines (Juan Miguel A. Cajucom, Don Christian A. Cornel, and Marjerie Brianna S. Go) Segregation as a Constitutional Cure: Leprosy and Personal Affliction in the 1927 Philippine Case of Angel Lorenzo vs Director of Health (Samantha Nicole U. Roque and Eljine Mae T. Zhang) Policing Colonial Sanitation: Disputing Cleanliness in the Case of E. Case vs. Junta Sanidad de Manila and Heiser (Nicolo Paolo P. Ludovic) 13:30-15:00 ►2A1 Chair:Shao-Hua Liu(刘绍华) Securing Peace and Attaining Heal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Post–war Rehabilitation of Korea. (Jane Sung Hae Kim) Sensai Nagayo and the Japanese Cholera Epidemic of 1877 (Koji Ozaki) The Third Party: The role of WHO in the early years of South Korea’s national tuberculosis control policy (Kyuri Kim) ►2B1 Chair:Yi-Ping Lin(林宜平) “Since the Idaho has been stationed at Yokohama…”: American Navy Physicians as Social Actors in the Yokohama Treaty Port, 1873-74 (Chester Proshan) Indian Philanthropy and Modern Medicine in Colonial India (SHIRISH NARESH KAVADI) In Between the West and East: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Japanese Red Cross 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 (Yoshiya Makita) ►2C1 Chair:Christian Oberlaender From a poison to a patent medicine: arsenic in Hong Kong(Yi Lai Luk(陆伊骊)) Animal health, veterinary knowledge, and Japanese imperial opportunities c. 1890-1940 (Tatsuya Mitsuda) 15:20-16:10 【Keynote Speech 3】 Sex Education in Colonial Taiwan(Jen-Der Lee(李贞德,中央研究院)) 5、被遗忘的台湾人:林子瑾、吴子瑜、吴燕生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6年10月15日(周六)9:40-18:00 地 点:中兴大学人文大楼六楼607影视教室(台中市南区兴大路145号) 主办单位:台阳文史研究学会、国立台湾文学馆、台中市文化局、国立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台中林氏宗庙 连结网址:http://taiwan.nchu.edu.tw/news_detail.php?nid=456&types=is_office 内容简介 9:10-10:10 主持人:陈万益 林子瑾生平若干思维和行动实况写真:回忆林子瑾先生(林泉) 讨论人:施懿琳 吴燕生及其同时代女诗人的交游网络与汉诗书写(施懿琳) 讨论人:杨翠 10:30-12:00 主持人:施懿琳 林子瑾的人脉网络与实业经营(李毓岚) 讨论人:陈文松 林子瑾的「民族」想象:以诗文、译作为研究中心(李知灏) 讨论人:林肇豊 比较林子瑾与林履信译介西学以建构汉学主体之理路(吴毓琪) 讨论人:翁圣峰 13:20-14:50 主持人:黄美娥 林子瑾与台湾文社及其翻译文章(吴宗晔) 讨论人:黄文车 从张丽俊《水竹居主人日记》看吴子瑜与日治时期台湾汉诗坛(黄琇纹) 讨论人:余美玲 吴子瑜、吴燕生父女生平事迹考述(吴佳育) 讨论人:黄美娥 15:10-16:40 主持人:林瑞明 记得当年荔熟时──试论吴子瑜的东山乐事(余美玲) 讨论人:廖振富 以史为镜、以古喻今──林子瑾咏史诗中的故国记忆与家园书写(林以衡) 讨论人:李知灏 被动的旅游—吴子瑜诗中的空间移动与感怀(许惠玟) 讨论人:陈家煌 16:50-17:50 【家属代表座谈】 主持人:廖振富 林信宏、林泉、林彬彬、吴南俊、吴北和、陈中和、陈柏融 6、第2届东亚外交史的新视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见解与展望 时 间:2016年10月21日(周五)9:00-18:00 地 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中型会议室 (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连结网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 内容简介 9:00-18:00 【折冲尊俎与外交史研究】 神话的现实:中国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最初反应与中美关系(1899-1901)(刘芳) 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与交涉——以1932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国联对满洲国问题的申述为例(王慧婷) 部分参与: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9-1992)(詹欣) 【民间团体与外交史研究】 民国初年的日本访华团体与中日外交(1912-1914)(罗皓星) 中国俄侨反共团体:以俄罗斯法西斯党(Rossijslaja Fashistskaja Partija)为例(安德) 【历史人物与外交史研究】 进步主义在中国:芮恩施与欧美同学会的早期经历(马建标) 北洋政府对「老西开事件」的因应(孟凡靠) 《纽约时报》视野中的孙中山(1896-1925)(杨帆) 【财政经贸与外交史研究】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的国际承认与关税特别会议(蔡诚) 泰王山地计划之缘由(1969-1973)(李珆萱) 7、「日本帝国与殖民地:人流与跨境(二)」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6年10月21日至22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馆北栋3楼第一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联 络 人:Tel: 2652-5350 连结网址:http://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03_look.php?no=589&page=1 内容简介 10月21日 9:30-11:45 主持人:谢国兴(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日本殖民统治初期在台外国人的交游与社团(林欣宜,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与谈人:张隆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日治时期台湾人在东南亚(锺淑敏,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与谈人:李盈慧(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教授) 台湾人的「满洲经验」(许雪姬,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黄英哲(日本爱知大学大学院中国研究科教授) 13:30-15:00 主持人:陈培丰(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 「性╱别」、「再现」与「自我再现」:真杉静枝与坂口䙥子的「台湾书写」(吴佩珍,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与谈人:柳书琴(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日影丈吉的殖民地台湾经验:推理小说《内部の真実》中的台湾意象(陈萱,致理科技大学应用日语系助理教授) 与谈人:张俐璇(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15:20-17:35 主持人:赖泽涵(国立中央大学历史所荣誉教授) 跨域中介:日治时期大仓商事与台湾工业机械之引进(林兰芳,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与谈人:高淑媛(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国策支持」与「企业经营」之间:中日开战后日本土建会社鹿岛组之动向为例(1937-1945)(蔡龙保,国立台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兼通识中心主任) 与谈人:曾宪娴(国立成功大学都市计划学系副教授) 20世纪初台湾公益性住宅公司的诞生:台湾建物株式会社之初期性格考察(陈正哲,南华大学建筑与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与谈人:黄俊铭(中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0月22日 9:30-11:45 主持人:黄富三(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从台北帝大到台湾大学——最后一位留用日籍教授高坂知武(欧素瑛,国史馆纂修) 与谈人:郑丽玲(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文化事业发展系教授) 日据时期台商家族在日本的发展与其商业网络:就神户泰安公司陈通家族而论(陈来幸,日本兵库县立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与谈人:许紫芬(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从奈良、彰化、大连到东京——跨海的神父吉村柳里一家的故事(青木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李季桦,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文学博士) 与谈人:滨岛敦俊(大阪大学荣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 13:30-15:45 主持人:王泰升(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台大讲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战前辩护士古屋贞雄的跨境、思想与行动(陈宛妤,国立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与谈人:吴豪人(辅仁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锺壁辉的家族想象与跨境(曾文亮,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助研究员) 与谈人:蔡锦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 家族规范的跨境——总督府法院判官对台湾日治时期家族法内涵的具体形塑(沈静萍,侨光科技大学财经法律系助理教授) 与谈人:刘恒妏(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副教授) 16:00-17:00 【综合讨论】 讨论人:许雪姬(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泰升(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台大讲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锺淑敏(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8、「当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6年11月2日至4日(周三至周五) 地 点:中研院民族所第一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联 络 人:谢博刚,Tel: (02)2652-3455;E-mail: shaman@sinica.edu.tw 连结网址:https://www.ioe.sinica.edu.tw/ 内容简介 11月2日 10:00-11:50 满族乌苏关氏家族萨满文本神灵类型及其特征(郭淑云) 满族萨满石宗祥与萨满神歌(赵志忠) 13:00-14:50 巫珠因缘:排湾族女巫师的成巫之道(胡台丽) 社会文化的媒介者:当代卑南族巫师的面貌(陈文德、王劲之) 15:10-17:00 壮族末婆(memoed)仪式旅程的空间、地景与神灵观(高雅宁) 壮族布傣的佛公与仪式实践:以(弄下)桥仪式为个案的研究(潘艳勤) 11月3日 10:00-11:50 达斡尔族萨满仪式展演的纪录与分析:以斡米南仪式的萨满神歌为例(萨敏娜) 探析跨界的萨满师徒关系网:科尔沁萨满和郭尔罗斯萨满的复振为例(赵芙蓉) 13:00-14:50 母系社会逻辑变迁与男性口语文本:台湾都兰阿美的竹占与治病仪式展演(刘璧榛) 阿美族亡灵在圣俗场域的路径(巴奈.母路) 15:10-17:00 向头、尪姨与大武垄族的社会(简文敏) 「好女人」、好的「人」(thaw):邵族女巫师的性别角色与权力之转变(满田弥生) 11月4日 10:00-11:50 从花腰傣女巫的职业历程看巫术在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吴乔) 使用书写文本的萨满:广西及越南北部岱族仪式专家”then”之概述(贺戴维) 13:00-14:50 从「边缘」到「中心」︰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乩童与仪式实践(王梅霞) 探讨赫哲族萨满信仰的原始形态:以口传文学「伊玛堪」为例(于晓飞) 15:10-16:10 综合讨论 9、新丝路.新思路:2016年成功大学世界史学术会议 时 间:2016年11月4日至5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成功大学光复校区国际会议厅第一会议室及第二会议室(台南市东区大学路1号) 主办单位: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 联 络 人:E-mail: worldhistory@ncku.edu.tw 连结网址: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id=34 内容简介 9:50-10:50 【主题演讲】 题目待定(Martin van Bruinessen) 11:00-12:30 ►国际会议厅第一演讲室「新丝路」议场 【中东政治、宗教、文化变迁】 主持人: 林长宽 巴勒斯坦抵抗概念的历史探讨(1920s-2006)(包修平) 一次大战时期英国对于伊朗政府分裂之政策(陈立樵) Religious Transformation in Safavid Iran during the 16th Century(顾朋(Mahmud Qurbani)) ►国际会议厅第二演讲室「新思路」议场 【古典世界的政治与文本】 主持人: 王明月 雅典的民主与法治(黄俊龙) 古罗马共和传统的延续与变革:奥古斯都时代文学的政治意涵(庄方旗) Aristophanes喜剧《和平》的观众(许家琳) 14:00-15:30 ►国际会议厅第一演讲室「新丝路」议场 【中亚文明之传统与现代性】 主持人: 许守泯 后共时期的中亚伊斯兰(赵竹成) Modern Islamic Development in Kazakhstan, the case of Hizmet Movement (Osman Cubuk) 公共卫生与医疗史(Mirkomil Sadikov) ►国际会议厅第二演讲室「新思路」议场 【公共卫生与医疗史】 主持人:王秀云 都会脉络下的西方现代健康意识型态(郭秀铃) 传染病、贫穷与犯罪:论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公共卫生问题之转向(陈乐元) The formation of the cross-border urban markets as an evolution of clos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along the Silk Road: A case of Qing and Ozbek state’s relations(上海卫生学:十九世纪晚期的英国医学观点)(李尚仁) 15:50-17:20 ►国际会议厅第一演讲室「新丝路」议场 【南亚宗教文化史论述】 主持人: 陈玉女 身体与惩戒:印度教法论中有关神意裁判的一些问题(黄柏棋) 从经到论:印度佛教思想史上的重大变迁(关则富) The Use of Cyber Space and Its Impact on Provincial Hindu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India (Mio Minoru) ►国际会议厅第二演讲室「新思路」议场 【动乱与转变】 主持人:王琪 启蒙思想与世界主义精神的最后一役──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旅行者的政治认同问题(汪采烨) 1798年爱尔兰抗英运动的影响(张胜柏) History of Turkish Emigration to Europe: A Critical Survey on Cultural Identity(邱柏宏(Burhan Cikili)) 11月5日 9:00-10:30 ►国际会议厅第一演讲室「新丝路」议场 【现代印度尼西亚伊斯兰的发展】 主持人: Martin van Bruinessen 连结东亚与东南亚的伊斯兰史学新视野: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学生在台湾的宣教活动(邱炫元) Islam as a Protest: Indonesian Muslim Responses to Hassan Hanafi’s and Ali Shari’ati’s Thought (Mujiburrahman) Discoursing Foreign Influences on Islamo-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Indonesia (Frank Dhont) ►国际会议厅第二演讲室「新思路」议场 【欧洲文化史】 主持人:李鉴慧 从私人宅邸到国家艺术文化遗产: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初印刷文化中的英国乡间别墅(谢佳娟) 印刷书、性别与政治:论法国旧制度时期贵族的出版实践(秦曼仪) 巴黎「不协调艺术」展:反艺术与世纪末文化(杨尹瑄) 10:50-12:20 ►国际会议厅第一演讲室「新丝路」议场 【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往来及互动】 主持人:郑永常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纪念性地名(康培德) 十七世纪马尼拉与南亚的贸易初探(方真真) 华人与马来联邦的锡生产及槟城的锡贸易(1895-1930)(吴龙云) ►国际会议厅第二演讲室「新思路」议场 【历史与记忆】 主持人:郑梓 The Europeanisation of the culture of remembrance of 20th century European history(陶克思(Christoph Thonfeld) 新德国国族记忆空间之建构:从「史家论战」到「浩劫纪念碑」(潘宗亿) 文化记忆与历史文化: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陈恒安) 13:50-15:20 ►国际会议厅第一演讲室「新丝路」议场 【近代东亚政治与外交】 主持人:张启雄 明清之际东南沿海遗民与越南佛教的发展(李贵民) 大韩帝国的外交努力与列强间利害关系(河凡植) 明治时期对清条约改正的检讨──「分岛改约」交涉与外务卿井上馨(李启彰) ►国际会议厅第二演讲室「新思路」议场 【科学史】 主持人:杨倍昌 从「中国即田野」到「中国为研究领域」: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史密梭尼恩研究院于民国时期中国的科学探险(洪广冀) 以图为鉴:图象史料在当代生物医学史的启示(区曣中) 希腊古典医学与现代医学病历中的个人历史(郭莉娟) 15:40-17:10 【欧美史学史与世界史历史教学】 主持人:涂永清 俄国史学思考的创新之路(陈仁姮) 中世纪的德意志骑士团国家史在近现代德波民族斗争下的政治工具化(杜子信) 美国大学历史主修的课程分析(王文霞) 10、2016第五届屏东文学学术研讨会:原住民文学与文化 时 间:2016年11月11日(周五) 地 点:屏东大学民生校区五育楼4F第三会议室(暂定)(屏东市民生路4-18号) 主办单位:国立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联 络 人:Tel: (886-8)7663800转35201;E-mail: pingtungliterature2016@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cll.nptu.edu.tw/files/13-1107-62782-1.php?Lang=zh-tw 内容简介 一、指导单位:教育部 二、主办单位:国立屏东大学 三、合办单位:屏东县政府、屏东县阿缑文学会 四、承办单位:国立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五、研讨会日期: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六、研讨会地点:国立屏东大学民生校区五育楼4F第三会议室(暂定) 七、研讨会主题:原住民文学与文化 八、征稿方式:公开征求论文 论文范围: (一) 屏东原住民文学研究 (二) 屏东原住民文化研究 (三) 台东、高雄原住民文学与文化研究 (四) 其它与本次会议主题相关之研究 (研讨文本包含:文字、图像、影像、音乐、戏剧等) 九、论文题目及摘要截稿日期:已于5月10日截止。 十、通知研讨会论文发表资格名单日期:已于5月31日通知。 十一、研讨会发表论文截稿日期:2016年9月30日(星期五) 十二、注意事项:撰稿数据表及论文数据表(请至官网下载) 十三、联络方式:国立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900屏东市民生路4-18号 TEL:08-7663800#35201 11、2017文化研究年会:斗.阵.行(Struggle.Alliance.Action) 时 间:2017年3月11日(周六) 地 点:淡江大学(新北市淡水区英专路151号) 主办单位:文化研究学会 联 络 人:E-mail: csa.taiwan@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csat.org.tw/annualConf.asp 内容简介 2017文化研究年会将探究「斗阵」的多层意涵,诘问「斗阵」的集结与行动方式。「斗」(struggle)之于内,可以是文学艺术创作者或运动者,跟形式、素材、禁忌、传统的内在争斗。「斗」之于外,是国族、社群集聚与分离之间的张力、文艺流派阵线的竞合、社会运动中的路线和群我关系、行动的选项和结果。「斗阵」这个主题,不但意味着个人或集体的作战选项,亦提供了对「同在一起」(together-ness) 与联盟(alliance)的想象反思、也呼应了数字文化里跨形式、媒介「混杂装配」之聚合(aggregation)。不管是文学与美学路线之争,跨国社会运动,集体政治的暴力,网络与实体的集结发声,新公民运动,性别多样性的冲突,劳动权的抗争,多元成家伴侣议题,人与物件、与动物的共处同行,皆开启了斗阵的多元诠释与行动可能。这当中,斗阵行不行、斗阵如何行、能行到何处,都有其当代的新意义与开展。 子议题包括: 1.文学、美学中之连结与抵抗 2.人文及社会学科的危机与转机 3.性别研究与酷儿多样性 4.文化资产的政治与经济 5.动物研究与实践 6.物质文化研究 7.生态论述的新旧典范转移 8.影像、音乐、跨美学、艺术行动 9.劳动、抵抗与新社会运动方式 10.灾难、危机与公民行动 11.身体性、身心障碍、障碍社运 12.旅行书写的行动与文化越界 I.投稿型式: i.本次会议接受自组panel以及与本次年会主题相关之个人学术论文发表,惟自组panel具有优先权。自组panel由规划者统一寄出摘要,摘要需包括panel题目及主题说明(500字)、各篇论文摘要(500字)、panel成员个人简历及联络方式。个人发表,需提供中文摘要(500字)、作者简历及联络方式。个人简历及联络方式应含学经历、现职、著作简目、通讯地址、联络电话、电子邮件信箱。 ii.摘要及论文撰写请依学术论文格式,至本年会投稿摘要并发表论文者恕无稿酬。 II.投稿方式:摘要与全文请email至本次年会专用信箱csa.conf2017@gmail.com,信件主旨请注明「投稿文化研究年会」。 III.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IV.审查结果通知日期:2016年10月10日 V.论文全文截稿日期:通过审查之投稿者,请于2017年1月06日(星期日)前将全文(至少5000字)寄至csa.conf2017@gmail.com。 若有任何问题,请与文化学会秘书处(csa.taiwan@gmail.com)联系,或上文化研究学会脸书私讯留言。关于本学会其它相关信息请上官网:www.csat.org.tw 12、第35届全国声韵学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5月19至20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馆3楼(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中华民国声韵学学会 联 络 人:林秀莲,Tel: 02-26525000#6137 连结网址:http://conf.ling.sinica.edu.tw/ISNCHCP2017/zh/news 内容简介 会议时间:2017年5月19-20日 会议地点: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馆(人文馆)3楼 会议主题:时空的对话:汉语音韵学的多元发展 会议子题: 汉语音韵学通论 汉语音韵学个别历史阶段研究(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 汉藏语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及语音演变 声韵学相关议题 声韵学与文学、经学及语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公布摘要通过日期:2016年9月19日(一) 全文截稿日期:2017年3月31日(五) 会议语言:华语与英语 投稿类型: (1) 个别投稿:与「会议主题、子题」相关之学术论文。 (2) 专题小组(panel)投稿:自组专题小组成员3~5人(含主持人)。 摘要寄送: 请下载「2017第十五届国际暨第三十五届全国声韵学学术研讨会发表人资料表及论文摘要表」,填写后掷交Word檔及PDF檔各一份至:isnchcp2017@gate.sinica.edu.tw。 拟筹组专题小组者,所有成员均须分别下载及填写。 撰写须知:摘要内容应包括:主旨、研究问题、取材、方法、预期成果等;以上内容请以500字为限。 摘要审查: 投稿摘要均须经「2017第十五届国际暨第三十五届全国声韵学学术研讨会」议程委员会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始得发表。无论是否录取,大会均将个别去函通知。 ※本研讨会发表者需为声韵学会会员,详情请参见官网。 13、2017年第七届「开创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之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5月19至20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中原大学(桃园市中坜区中北路200号) 主办单位:中原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 联 络 人:李紫菱,Tel: (03)265-6904;E-mail: asclc@cycu.edu.tw 连结网址:http://2016conference.weebly.com/ 内容简介 一、会议宗旨 从事华语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对急速改变的现况,必须充分体认各国华语文学习环境的在地化,及华人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做全盘的考察与建构,才能使华语文教学与国际教育接轨。面对世界各国学习华语文热潮,产官学界应集思广益,进行脑力激荡,举凡编印教材、培训师资,以及推动全球网络华文教学等,提出对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的看法;此外,如何在我国着有绩效之侨民教育基础上推动海外华语文教育亦是重要的课题。有鉴于此,中原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期盼透过本次「开创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之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邀集从事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之产官学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促成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的携手合作,共同为开创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本次会议延续去年举办规模,将举办多年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与本会议合并举办。 二、研讨会会议子题 1、华语文产业研究 2、华语文教学与习得研究 3、华语文教育研究 4、华语文数字应用与教材研究 5、华语文本体研究 6、侨民教育 三、研讨会会议形式 1、专题演讲 2、论文发表 3、教学工作坊 4、墙报发表 5、学术沙龙 四、研讨会会议议题 1、华语文产业研究 (1) 华语文海外驻点计划 (2) 华语文教材、师资、课程输送计划 2、华语文教学与习得研究 (1) 华语文创新教法 (2) 华语文习得研究 (3) 华语文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4) 华语文测验与评量 (5) 专业华语:商务、旅游、宗教、新闻等 3、华语文教育研究 (1) 华语文政策研究 (2) 华语文行政研究 (3) 华语文师资培训与评鉴 (4) 华语文师资认证与推广 4、华语文数字应用与教材研究 (1) 华语文数字化教学 (2) 华语文数字教材发展 (3) 华语文行动学习 (4) 华语文数字游戏研发 (5) 华语文教材发展 5、华语文本体研究 (1) 华语语音研究 (2) 华语词汇研究 (3) 华语语法研究 (4) 华语语义、语用研究 (5) 华语言谈分析 (6) 古代汉语研究 (7) 汉字研究 6、侨民教育 (1)侨民教育政策、措施 (2)侨民教育师资培育 (3)侨民教育教材编撰 (4)侨校经营 (5)各国华文学校现状 (6)侨民教育回顾与展望 7、其它相关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议题 五、研讨会举办日程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 论文摘要审查: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 论文摘要录取通知: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 论文全文截稿: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研讨会议程公布:2017年5月2日(星期二) 研讨会举办日期:2017年5月19日(星期五)、5月20日(星期六) 六、投稿资格 1.投稿分「专家学者组」和「研究生组」 2.投稿分组说明: (1) 研究生组限现就读研究所之在学生。 (2) 多人合着论文视第一作者职位选组投稿。 (3) 若同时身兼教职又既为学生身分者请自行选择投稿组别。 3.投稿论文请于2016年11月13日(星期日)论文摘要截止日前,至会议网站填写个人资料与论文摘要,并上传论文授权书;会议结束后,论文将送《中原华语文学报》编审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予以刊登。 七、报名 有意参加会议者请径至官网报名。 14、「世界史中的中华妇女」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7月11至14日(周二至周四) 地 点: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联 络 人: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E-mail: schuan@gate.sinica.edu.tw 连结网址:http://www.mh.sinica.edu.tw/PGNews_Detail.aspx?tmid=21&mid=58&tableName=Event&eventID=845 内容简介 最近20多年来,中国妇女史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从「父权压迫」到「女性自主」,从「她的故事」到「性别建构」,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们所发出的也不再限于幽微的「无声之声」。不过正当妇女史的知识积累日益丰富而细致,我们发现到,中国妇女史研究也出现相当的局限性,特别是承袭着「中国」的框架。近代中国的女权发展无可避免地卷入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也因此探讨近代中国妇女史几乎不可能绕过国族主义。然而,国家是否为妇女史研究的最重要关键?我们是否可能像十多年前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所提议的,「把妇女史从民族国家拯救出来」? 基于这样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将于2017年7月11-14日召开「世界史中的中华妇女」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中华妇女」为主题,即希望超越民族国家的界线来研究中国(包括华裔)妇女史,一方面把中华妇女放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重新审视,例如:她们对「域外」的想象、书写及经历,她们与外国人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或误解),中国与外国妇女的经验异同比较等。另一方面,吾人正身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球村里,许多区域性的政治动乱、经济危机、环境变迁其实都是全球议题。不论我们是否同意「全球化」的命题,「全球性链接」俨然是认识区域文化的一把钥匙。这种全球性链接与中华妇女有何关系?全球性的视野对于中国妇女史研究提供什么样的新观点与洞见?至于时间跨度上,本次会议上溯古代,下至1970年代,意在提供长时段(longue durée)研究的对话机会。换言之,本次会议将从跨地域及跨时代的角度,重探中华妇女的历史。 与会学者交通费请自理,大会将提供与会学者(大台北地区以外)5天住宿,从2017年7月10日入住,15日退房。与会学者若拟延长停留时间,大会可以协助订房,但须自行负担费用。 15、性别.(后)解严? ──台湾文学、语言、文化与性别政治 「第十届台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9月8~9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B1国际会议厅(台中市南区兴大路145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 联 络 人:E-mail: taiwanconference2017@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tcll.ntnu.edu.tw/news/news.php?Sn=627 内容简介 「台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主办,多年来,以发展台湾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学术研究及交流为主要宗旨。第十届将于2017年举办,适逢解严三十周年,特以「性别.(后)解严?──台湾文学、语言、文化与性别政治」为主题,冀能重新思考性别论述及时代脉络的多重关系。 以往解严常被视为台湾性别政治的分水岭,但民主体制上的解严,能否代表性别的解严?解严三十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探究性别政治在不同场域中,复杂多样的脉络。在台湾文学、电影及文化艺术中,常展现出有别于主流性别框架的另类思考或前卫性,进而促进各种性别批判与反思,如多样的女性文学艺术、同志文学与电影,乃至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文学文化、关心边缘政治的纪录片等;但这些艺文表现与解严的相关程度如何,仍值得细察。本会关照性别政治在各文化脉络中的差异性与复杂性,期待能突破性别政治与解严关系的单一论述倾向,引起更丰富的学术讨论。另外,重新挖掘解严前的性别伏流与多样化表现,如战后的文学再现、台语电影、社会写实电影、戏曲文化、本土语言所蕴含的性别政治,乃至重新理解日治时期的性别课题,也有助于重省性别政治与时代脉络间的关系。如何在大叙事里正视性别课题,分析阶级、国族、种族、族裔、社运议题与性别政治的关系;如何以底层与边缘的观点介入,反思中产化、洁净化的时代风气与性别论述倾向等,都值得进一步申论。 本次研讨会将重新思考/置疑性别政治与解严的历史关系,同时鼓励重探解严前后、乃至日治、战后台湾文学文化语言中丰富异质的性别多样性;期待在反思性别与族群、阶级、社会、国族等议题多重交织的复杂度与视野中,提出更具批判性的性别论述与文化实践。 大会广征台湾研究中有关性别政治的稿件,举凡与性别议题相关之文学、文化、语言、艺术、影像、电影、媒体、历史、社会现象等学术论文,都欢迎投稿。以下列举部分主题,但不限于此范围。 (1)置疑∕反思解严与性别政治的关系 (2)底层、边缘族群的性别文化、政治抵抗与反思 (3)台湾文学、文化、电影、纪录片中的性别再现 (4)性别文化的跨国、跨区域阅读 (5)女性∕同志∕酷儿文学文化 (6)语言、族群与性别政治 (7)媒体与通俗文化中的性别现象 (8)剧场与表演中的性别展演 (9)社会运动中的性别再思考 (10)母语教学与性别研究 (11)男性研究 (12)性别∕同志∕酷儿研究的回顾与省思 (13)其它性别议题的台湾研究 摘要截稿日期:2017年1月5日 摘要投稿方式:请填写「投稿者数据表」寄至:taiwanconference2017@gmail.com *请附姓名、论文题目、摘要(700字内)、关键词3-5个、现职、 个人简历、学术著作目录(近五年) 摘要录取通知:2017年2月 论文缴交日期:2017年8月1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元人小令鉴赏之十
- 下一篇: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