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斩后奏”的典故
http://www.newdu.com 2024/11/17 01:11:5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先斩后奏,通常指臣子对皇帝的报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此成语来自《汉书·申屠嘉传》:“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颜师古注:“言先斩而后奏。”,还包括《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圣人命俺巡抚江南,敕赐势剑金牌,体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斩后奏。”《元曲选·窦娥冤》:“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等等。 《窦娥冤》的剧情梗概是:善良的贫家女子窦娥三岁丧母,父亲窦天章是个穷书生,为了偿还欠下的债务和换取上京赶考的路费,把女儿送到蔡婆婆家里去做童养媳。十年后,窦娥的丈夫不幸早死,于是她就和蔡婆婆两个相依为命过着守寡的日子。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垂涎欲滴地窥伺着这两个寡妇。张驴儿本来想毒死蔡婆婆,结果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反而诬陷窦娥,逼迫她顺从。官府断案不明,斩杀了窦娥。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当了大官,奉旨访察民情,惩处贪官污吏,回到离别十六年的家乡,终于替女儿昭雪了冤案。 窦天章是朝廷命官,深受皇帝信任。在戏中窦天章有这样一段独自: “老夫我为官廉洁清正,情操坚强、刚直,皇上怜爱我,叫我担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职务,四处审讯囚犯,查阅案卷,赐给我象征权势的宝剑和金牌,让我监察贪官污吏,并允许我先斩后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谈谈陶渊明的“五斗米”
- 下一篇:“百废俱兴”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