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习俗 > 婚嫁习俗 >

大同婚俗漫谈之定亲


    
    定亲是婚姻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婚姻进程中最耗材的一个项目。
    通过媒人撮合,男女双方对婚事都持肯定态度,便可以正式定亲了。定亲又称订婚,一般选择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吃定亲饭”。定亲饭过去都在家里吃,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男女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能再讨彩礼了,而女方家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面子可以给,但彩礼少了可不行。
    定亲之前,男方还要托媒人给女方送见面礼。五六十年代,大同人生活贫困,有钱的人毕竟是少数,一个红布包里包上两块花布一双尼龙袜子五块钱,已经很不错了。后来生活好了,见面礼的份量也加重了,钱由十元、二十元一直发展了现今的数千元。接受了男方的见面礼,女孩儿便是有人家的人了,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考虑定亲了。常言说夜长梦多,婚姻的事儿宜早不宜迟。倘若久拖不决,就说明婚事遇麻烦了,要么是男方没钱、没房,要么是女方又看上了更好的人家。
    定亲又叫压书、下花红。定亲时,女方会可着劲儿要彩礼。上世纪六十年代,能要上一块灯芯绒布就很不错了,女人成家很多年还把那块布压在大衣柜底,向人炫耀说,这还是我跟他爸定亲时给的呢,以示富有。上世纪七十年代,定亲物品上升了,除了几百元现金,最流行的是“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飞鸽、凤凰、永久牌的,手表是英格、梅花牌的,缝纫机是上海、蜜蜂牌的,一响就是半导体收音机,大多要北京、熊猫牌的,而且还是双卡的。这“三转一响”,现在看来真是小意思,可在当年,许多人家为这“三转一响”愁白了头,有的就把要到手的媳妇没了。到了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不要了,人们又时兴要“三大件”,也就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了九十年代,定亲的彩礼又进步了,彩电要平板的,冰箱要三门的,洗衣机要自动的,音响要成套的,人们称之为“四大件”。发展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了,思想观念也更新潮了,定亲的彩礼更是五花八门,礼金要到了上万元或几十万元,物品要到了汽车、楼房、金银饰品,象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金镏子等,这些金银饰品加起来也得好几万元。
    定亲那天还真热闹。女方一般要在家中摆上一桌,招待送东西过来的男方人。当然,媒人是主角,毕竟这一大堆东西都是经他的手要来的,自然坐到了上席,邻里乡亲们还会到女方家里看,询问男方的工作、地位、家境状况。上年纪的女人们还会感叹自己结婚时如何寒酸,但也只是叹息而已。即将定亲的女孩儿眼光灼灼的,瞅得真真的,发誓自己定亲时要比这个还鲜亮,还上档次。
    定亲之后,男方就可以给女方下聘书,通知由阴阳先生看好的黄道吉日。聘书要叠成九折,表示婚姻天长地久,绵绵不绝。其实,女方家人也巴不得让他们赶快成亲,否则孩子们把握不住自己,将生米做成了熟饭,两家就显得没什么意思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