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马面裙


    
    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
    马面裙是我国汉民族传统裙装中很重要的一种,明制马面裙和清制马面裙差别相仿。按照西式裙类的名称,这种式样造型的女裙,称“间隔裥裙”。
    
    马面裙
    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有没有任何装饰的马面裙,有装饰底襕的,有装饰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的装饰,多与裙襕一体。
    上袄下裙,为明代女子装束经久不衰的典型搭配。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
    明代妇女下裳主要着裙,妇女四时的穿著几乎没有一处能够离开裙子。裙以两片共四裙门的马面裙为主,这样的形制,在南宋已初现端倪,明代则进一步发展为在裙子两侧打褶,中间有一段光面,此即“马面”。在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盖位置饰以格式纹样的宽边,称为“襕”,极具明代女裙风采。与各式的或长或短上衣搭配,成为“袄裙”或“衫裙”,如此两截穿衣的特征,并一直贯穿于后世。
    
    马面裙
    明制马面裙所用布幅为七幅左右,两片裙子,每片各三幅半,裙摆大阔。除裙子前后一块不加打褶外,其余诸处打褶,褶大而疏,缀于异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其上或织或绣缀底襕,或膝襕。裙襕的纹饰多样,且寓意丰富,如蝙蝠图案即福的象征;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洪福齐天”;灯笼纹样的“五谷丰登”;八宝流苏璎珞海螺等纹样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为流行;而愈加讲究的裙襕则为龙纹、云蟒纹。马面和裙襕的组合,为千年的女裙增加流光溢彩和几分端庄华丽。
    
    马面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