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国初期石家庄服饰变化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1:11:47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清末至民国初期,无论男女老幼,衣色以青、蓝、黑为主。衣料贫富殊异,按其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富户人家多穿绸段皮纱等,并且绣以花卉。衣式如长袍、长衫为礼服。出门做客,外加马褂,以示庄重,最低也是洋布制作。而广大贫苦者,多用土布加以粗染。衣式:男性不论长衫、短袄内社外罩,一般都是圆领和大襟,从脖领处至右臂下缀铜扣或结蒜疙瘩扣。劳动者除夏季外,多是短袄、长裤。大襟式有长的——棉的叫袍子,单的叫衫子(或大衫儿);短的——棉的叫袄,单的叫褂子。 民国初年,除少数富户男子穿绸缎和细洋布长衫、马褂外,一般民众的衣料均为当地出产的粗布(又称土布)。夏季男褂多为小圆领,对开襟(少数人沿袭清代的偏大襟),缀5对蒜疙瘩扣,口袋(多为双)明缝于前襟下部。女褂仍为清代流传下来的款式:小圆领,偏大襟(一般偏向右侧),自领口顺右前肩、腋下,沿大襟缀5对蒜疙瘩或铜制纽扣,并在大襟覆盖的小襟上缝个口袋,右手自腑向前下侧插进装取东西。男女单裤同式:宽腿大裆,另上五六寸宽的裤腰。 穿时于前面折叠掩紧裤腰,系上粗线织成的厚布腰带,俗称“掩腰裤”,前后不分,一样能穿。男子夏装多为原白色或紫花色;女子兼有浅蓝色、蓝色及白底蓝线条或蓝方格诸色。冬季穿棉袄、棉裤(内絮熟棉),肥大臃肿,男女款式悉如夏装,颜色多为蓝、黑,口袋缝于前襟内层左右两侧(女子只留1个),开口于腑下的顺手部位,插手很方便。有的男子外套件偏掩大襟、长至脚踝的大棉大袍,或是较小棉袄稍肥大而前后左右均留衩口的对襟“扼领带,老年人还习惯在棉袍或“扼领带”之外系一条粗而长的布腰带,俗称“战带”。 经常推车挑担、从事脚力者好穿“衩裤”,其样式如棉裤,裤脚前面及两侧与裤腰连接,后面臀部全部暴露,穿此裤必须内套单裤。女子棉袄外面常套件布衫,其色多为浅蓝色或靛蓝色。春秋穿夹袄、夹裤、其样式、颜色均如冬装,除夏季年轻人不绑裤腿外,其余季节,人们均习惯用寸宽、二尺半长的黑色绑腿带将裤管下端缠扎,俗称“绑腿”。 婴儿夏季穿“兜肚”,颜色多为红或大绿;冬(棉)及春、秋(夹),穿露屁股的“连衣裤”,上衣后襟带个能护住臀部的大尾马,(或另做一块护臀布,上面系于腰);三、五岁间,夏穿带松紧绳的裤衩,冬(棉)及春秋(夹)穿豁裆“连衣裤”肩上相连,暴露胳膊,另穿插小袄;六、七岁开始穿“掩腰裤”,对襟上衣,和大人的服式相同,仅颜色较之鲜艳,“缯花”较普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改穿对襟褂的多起来,城镇青年逐步流行西式裤,即“一面穿”带左右兜的裤子;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后,城镇男子流行列宁装,出现中山装。妇女兴褶子罗裙,但为数较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青年男女,特别是干部、职工中学生衣服式样变化很大。干部男穿中山服、军便服,中学生穿制服,工人穿劳动服,女干部职工穿列宁服。冬季,无论男女多穿翻领短棉大衣。“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夏秋季多穿绿军大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服装开始趋向多样化。中青年男子上衣多穿西服、茄克衫、港服,下衣多穿筒裤、喇叭裤、牛仔裤、老板裤等。冬季,中青年男子多穿皮茄克或呢料大衣,中青年男子多穿短裤,衬衣或带袖汗衫,中青年女子多穿短袖衫、裙子、旗袍、短裤,着长筒长丝袜。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必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款式追求个性化,面料追求舒适感,而且讲究搭配、协调,款式各异、缤纷多姿的时装充斥着人们的视野,装点着城市的街道。 (责任编辑:admin) |